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三生教育教学论文 » 正文

三生教育育人功能研究

2021-4-9 | 三生教育教学论文

本文作者:宋惠平 单位:楚雄师范学院艺术系

一、“三生教育”内涵

2008年8月13日,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书记、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在云南省实施“三生教育”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所谓“三生教育”是指在各级各类学校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简称“三生教育”),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

(一)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Educationforlife),是生命文化与生命智慧的教育,最早由美国杰.唐纳.华特士(J.DonaldWalters)于1968年提出。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海德格尔指出:物性的过分扩张就会导致人性的匮乏与生存危机。面对这种情况,必须反思教育,使教育重新承担起拯救生命、唤醒生命意识的责任和使命;帮助学生认识、尊重、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

(二)生存教育

印度洋海啸中幸免于难者的遭遇让人深受启发,更引起人们对生存教育的反思。“5.12汶川大地震”最大的警示就是:学校必须高度重视生命、生存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生存观念,学习生存知识和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以及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面对自然灾害、事故事件、各类突发事件时,能做到冷静判断、规避风险、自救救人,有强烈的保存生命的意念。

(三)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是我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他认为“生活即教育”,“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1]让学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组成的复合体,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生活观念、生活目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

二、校园文化与文化育人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什么是文化?《易经》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大意为用儒家的诗书礼乐来教化天下,使社会变得文明而有秩序。校园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由学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活动中共同营造的活跃校园气氛、陶冶情操、寓教于乐地展现时代风貌的物质形态、精神财富与文化氛围。[2]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行为文化、校园精神文化(主导群体共同遵循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及其作为表现形式的校训、校风、学风等);观念意识形态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国内外著名的高等学府都有自己的学校精神(CollegeSpirit),或称为校园精神,是被广大师生高度一致认同的优秀的文化教育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以凝炼的语言体现出这座学府的历史传统、办学思想和精神风貌。[3]

(二)文化育人的内涵

文化育人,即以文化培养人,大而言,是文明继承与薪火相传,小而育是人品、修为、学识的养成。作为将人类优秀成果转化为个体内在力量,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文化育人,不仅要给教育对象以知识,还强调对价值理性的关注。在校园,就是要以优秀的校园文化培养、培育人成长成材。[4]教育的“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就是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校园文化的价值目标和终极追求。因此,作为教育的文化育人实质是哲学意义上的“以人为本”。[5]使教师形成良好的师德、高尚的情操和必备的专业知识等,学生则形成良好的人品、学识、能力(创新),最终日标是使所育之人(师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使其“成功”、“成材”,其中对学生的培育是主体部分。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的文化育人主要通过文化载体进行,在不断的创新与变化中,为校园“文化育人”的提出与实施提供了厚实底蕴基础。

(三)“三生教育”中高校校园文化育人的功能表现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已构成育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1.导向与激励功能

校园文化从不同的层次、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导着学生成长成才的道路和方向;优良的校园文化有一种催人奋进的积极作用,可以激发每个学生高昂的学习和工作热情。

2.规范与约束功能

校园规章制度维护了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促使学生养成文明的举止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典礼、仪式等,以学校群体价值观和群体行为规范的方式也熏染着学生;[6]为生活在其文化氛围内的学生提供了内在的尺度,使学生用这种尺度自觉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群体规范。

3.协调与陶冶功能

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先进的设施装备、品高业精的师表形象、求实进取的敬业精神、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谐融洽的人际交往、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等,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励他们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热爱人生;使学生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规范,维护学校良好的学习环境,也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必要的文化条件。

4.教育与自我教育功能

学生既是文化影响的对象,又是文化建设的主人,每个人都是受教育者,同时又是教育者。校园文化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使他们的管理、社交、自主、创造能力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挥,最大限度地展示个性、体现优势、挖掘潜能,完成大学生塑造自我的过程。

三、在“三生教育”中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欲知明日之社会,须看今日之校园。高校校园在“三生教育”中要实践校园的文化育人,就要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以制度文化为保障,以行为文化为重点,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学校环境建设的文化内涵和层次,营造有利于“三生教育”的良好校园文化环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