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三生教育教学论文 » 正文

农校三生教育的融入

2021-4-9 | 三生教育教学论文

本文作者:杨甲荣 单位: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1在农学类高校的“三生教育”中融入“三农”教育的意义

在2009年举办的“第三届信孚公益论坛”上,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科学家蒋高明教授曾呼吁“:农业院校应当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不能为摆脱‘农’字而丢掉‘三农’特色”[1],因此,在农学类高校的“三生教育”中融入“三农”教育,对彰显农业院校的“三农”特色和探索“三生教育”的实现途径都具有相当的意义。现行“三生教育”教材是开放式的教材,有待进一步开发。“在一定意义上‘,三生教育’课程是作为标本课程进行开发和实施的。标本课程开发是指在‘三生教育’理念指导下,以学校教师为开发主体进行的适合学生发展需要和学校资源条件的课程开发活动,在‘三生教育’的课程开发活动中,学校和教师参与到其中,就课程资源、教学方式、考核方式进行自主决策,依据现有的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等相关资源,结合本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实现‘三生教育’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及教材的标本化、师本化和生本化的改造。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地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沟通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回归社会现实中的生活故事和案例,把身边的生活引入‘三生教育’课程与教学之中”[2],因此,在实施“三生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家庭之间、学生群体之间、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注意分类指导、分层实施和因材施教。当代大学生比较注意个人价值的形成、发展和实现,注重现实和讲求实际,而现行“三生教育”中理论教学的价值取向、内容与教育对象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表现出理论教学在价值取向和内容上某种程度的片面性。这使“三生教育”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直接影响了教育的实效性,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主体和个性。因此,如果农学类高校能结合自身实际,在“三生教育”中融入一些“三农”教育,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解决“三农”问题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当代大学生必须接受“三农”教育。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特定的重大社会问题,需要有责任心的年轻人去担当,目前“,三农”问题是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担当起的历史责任。当代大学生百80%的来自农村,作为农民的后代,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改变三农的现状。但是,大部分同学从小到大就被灌输了走出黄土地的思想,长大后总想脱离农村“,跳出农门”,因而选择了抛弃农业、远离农村、脱离农民的道路,对“三农”问题默然视之,甚至有些人都不知何为“三农”问题,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这与党中央“三农问题重中之重”的发展战略是不一致的。在此背景下,以服务“三农”为办学宗旨的高等农业院校迫切需要准确把握历史方位,明确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积极推进高等农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和高水平农业大学的建设,以更好地服务“三农”、服务社会。对农学类大学生开展“三农”教育的同时实际上也是进行很好的“三生教育”。“三农”问题在对当代大学生提出新的历史责任的同时,也是在给当代农学类大学生提供了新的人生机遇。一方面,农村、农业迫切需要有现代知识的青年,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村和农业,提高农村、农业的科技水平,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农村、农业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长期困扰着国家,其主要原因还是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不愿再回到那个环境待遇不是太理想但可以让他们学以致用实现人生价值的农村,绝大部分大学毕业生宁愿呆在城市做一些不能让他们发展潜能而且为别人服务的事情,或者说没有自己到农村开辟自己事业的意识,大学生就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他们就业观念。因此,如果能在农学类大学生“三生教育”中带入“三农”教育,有利于现代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观念的转变和创新创业观念的培养。

2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三生教育”中融入“三农”教育的状况

2011年5月份,笔者就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三生教育”中融入“三农”教育的状况及效果进行了走访式调查和问卷式调查。本次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四方面的内容,即“学校在三生教育中融入三农教育的基本做法”、“学生对三农问题的认知情况”、“入学与就业的意向性”以及“学生对三生教育与三农教育相结合的认可程度”。本次调查共发放736份问卷,收回712份,收回率96.74%。通过走访和对所有回收问卷的归纳整理和统计分析,笔者得到了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三生教育”中融入“三农”教育的基本状况。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评价和阐述。

2.1学校在“三生教育”中融入“三农”教育的基本做法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三生教育”,根据《中共云南省委高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决定》(云高工[2008]44号)和《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关于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实施意见》(云教[2008]31号)的要求,学校成立了“三生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三生教育”实施意见》,后经多次修改,逐渐摸索出一套具有农学类特色的“三生教育”工作经验,这些经验集中体现在“实践性”和“三农性”上。在进行“三生教育”时,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非常注重实践教学。根据《实施意见》,学校将“三生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校宣传部,把“三生教育”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二者各占1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部分由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专门负责,实践教学部分由学校宣传部、学生工作处、保卫处、招生就业处、各系部团委分工负责,在全校一二年级学生中开展“三生教育”。在进行“三生教育”时,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有意识有计划地将“三生教育”与“三农”教育结合起来。作为农学类高校,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三生教育”中始终坚持“学农、爱农、务农”的教育理念,将“三生教育”与“三农”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进行实践教学时,招生就业处组织全校学生开展了“结合专业、创业设计、放飞梦想”的“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学校团委组织开展了“抗旱救灾,节约用水”的征文比赛,学生工作处组织了一年两次的“三下乡”活动,学校宣传部先后邀请了原云南农业大学校长黄仁跃同志、原云南省农业厅副厅长孙伟同志等农业专家给全校师生进行“三农”知识专题报告。在进行理论教学时,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的教师结合农学类高校实际,有意识有计划地将“三生教育”与“三农”教育结合起来,在16学时的理论教学中,专门安排了三次《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应如何开展有“三农”特色的生命教育》、《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应如何开展有“三农”特色的生存教育》、《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应如何开展有“三农”特色的生活教育》专题教育。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摸索与实践,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将“三农”教育有机的融入了“三生教育”之中,把对学生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引领与今后学生服务“三农”的现实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