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大学教育论文
本文作者:吴延枝 单位:合肥学院建筑工程系
一、面临的困惑
1.大学的目标是什么
有学者曾总结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六大困惑,提出“中国大学的目标是什么?是上各种排行榜吗?是短期内加入世界一流大学吗?”[1]这反映了中国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主阵地,在“适应”和“紧跟”时代的进程中,恰恰模糊了自身的根本职责,出现了“浮躁”。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提出“教育即生长”的概念。他认为,“‘教育即生长’意味着教育是一个不断改造、不断开拓、不断转化的过程”[2]。而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嫁接”的痕迹却屡见不鲜。实施一项教改措施,就“必然”或“必须”在短期内“卓有成效”。这种单一的正对应关系是在“排行榜”上占有一席之位的有效保证,而且,只要上了“排行榜”,就会有“靠山”,有政策支持,有项目和经费,有好的办学条件和优等生源。为了“排行榜”上的进位,许多大学变着花样扩大规模,抬高形象、推出各种招牌举措。武汉大学前校长顾海良曾经预测“未来十年部分高校将面临破产危机”[2],这并非危言耸听。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就业结果与社会期望差距加大,当家庭投资得不到理想回报时,必然会减小投资,投资将归于理性。部分高校将面临破产,这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种共识。目前各类高校“大跃进”式发展,不遗余力地“抢抓机遇”,也正是为了争取榜上有名,享有优先发展的特权。这是为保证自己不被淘汰、不被开除出局的应急措施和办法。
2.大学教育的根本职责何在
实际上,“大学”与“大学教育”是两个概念。“大学”实体的存在状态并不完全等同于“大学教育”,“破产”涉及的是“大学”生存问题,教育则是一个相对平稳持续发展的过程。教育的成效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特点,不可能通过现有“指标”完全概括。“大学教育”或许会在“部分高校破产”的同时,能够真正回归根本责任,或许会迎来一个更加协调的发展契机。然而在当前,“排行榜”却代表着教育主管部门乃至社会对该“大学”及其教育水平的权威性仲裁,这种仲裁往往以“表象”代表“实质”,以“大学”的实体代表“大学教育”,用“物质”去衡量“精神”。正是由于这种“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情势,各高校意识到“适者生存”的大道理,为了长远发展,所以不得不强化“大学”的实体,而弱化“大学教育”的实质内涵。忽略大学教育的根本职责,过度关注“排行榜”,这与政策的强烈刺激不无关系。
3.如何认知大学与社会的关系
当前的大学教育正处于一段特殊的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网络化”趋势明显[4],急功近利思想渗透社会各个行业。在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子系统的“适应”中,教育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一些是“磨合”过程中的问题,是社会大环境综合影响的结果,是教育单方面难以解决的问题。尽管如此,实行收费教育以来的大学以其特有的“服务”意识,竭尽所能地“适应”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为了完成“毕业学生”向“社会人”的快速转化,很多大学留出最后一个学期,让学生提前进入社会去寻找实习和就业机会,甚至有些大学还在酝酿留出一年时间。这种把“果子”提前摘下来催生早熟的通用做法,在短期内的确能缓冲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满足一些社会行业对大学毕业生拿来就能用的需要。然而,这种做法无疑会逆向波及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心态,造成学习心理上的浮躁,影响他们的专业学习。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时候,不少大学又提出了“创业教育”,加大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提倡“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几乎是社会需要什么专业,大学就设置什么专业;社会需要什么能力,大学就重点培养什么能力;社会遇到什么问题,大学就努力解决什么问题。高等教育对社会的单向同步跟进,虽然表明了大学主动“适应”和“服务”社会的诚恳态度,但也可能有悖于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甚至割裂学生培养过程的系统性,使教育体系内部出现漏洞。
二、导致困惑的原因
1.功利主义盛行,缺乏长远规划
为满足社会及大学自身多层次的功利要求,大学教育一直在改革,而这种改革的共同特点基本可以概括为:形式上的扩张。校舍建筑、占地面积在扩张,学生的课程数、课时量也在无序扩张。某些专业大学生课时数平均达到每周30多节,还不包括其他的课外活动、实验及第二课堂。近些年随着课程设置的调整,学科的系统性被打破,课程间缺乏必要连接与相互支撑,课程体系庞杂、知识结构松散,有些专业已看不出自身特色。在这种情势下,学生上课疲于应付,课下也无力钻研。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因社会行业接受不畅或因组织上重重困难,导致很多实践课时荒废。在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也没有考虑学生能力提升的逻辑顺序,不把学生的能力培养合理科学地融入教学及考评测试之中,一味走外延拓展的路子,重视一项能力就增设一门课程,或增加一项活动,头痛医头,脚疼医脚,不考虑学生的精力分配,也不合理规划学生的教育实效。正如有学者提出的,“功利主义思想以及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有损现阶段我国大学教育的核心使命和神圣职责”[5]。
2.大学教育组织管理及实施过程缺乏明确的“向心力”
教育学理论表明,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作为人类重要社会活动之一的教育,具有鲜明的目的性,教育既体现社会教育目的,又体现个人教育目的。“社会教育目的要求教育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及其发展服务,个人的教育目的则要求教育为个人全面发展以及未来幸福生活的目标服务。教育的社会目的与个人目的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共同组成完整的教育目的整体”[6]。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育目的必须通过学生的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来实现,大学各项组织管理工作应以“学生”为中心形成明确强大的教育向心力。“管理”服务于“教学”,“教学”服务于“学生”。近些年,许多大学由于过度关注外显形象,各出奇招,推行一项又一项改革举措,在轰轰烈烈的教育教学改革中,一些传统务实的教育组织管理形式及实施办法因见效缓慢而被废弃;而对一些场面上的工作,如政策部门的教育检查、调研及高等教育教学评估等工作,却毫不懈怠地倾注全力,甚至有时候不惜放下教学,让师生参与到“迎评”“迎估”中去。“学生”似乎不再是教育的中心,而是教育管理领域里的最基层,大学要显示哪方面成绩,学生就必须在这些方面加大努力,取得耀眼的成绩。教育管理和实施环节非但没有明确指向“学生”,反而形成了由内向外、由下向上发散的“浮托力”。在这种“浮托力”的作用下,大学中很大一部分能量无效耗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