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三生教育教学论文 » 正文

中学品德课三生教育渗透意义

2021-4-9 | 三生教育教学论文

一、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三生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中学生在校园里自杀、故意伤害和自残现象呈上升态势。初中学生一般都是12-15岁的孩子,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主渠道的思想品德课,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将珍爱生命、生存智慧、健康生活等有关生命、生存、生活的“三生教育”内容渗透进去,把“三生教育”和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从初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并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以“三生教育”为主要内容开展德育教育,贴近生活,容易被学生接受,所以我认为在初中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中应渗透“三生教育”。只有这样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才会变得“有用”和“有效”。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渗透“三生教育”

1.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感悟生命的意义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的教育。初中学生正处在心理断乳期,对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人生的意义等问题有了一定的思考,但仍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在思想品德教材中开展各种活动进行生命教育,告诉学生世界因生命而精彩,要珍爱生命;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应轻易放弃生的希望;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懂得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应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去年在一所中学七年级的思想品德课“自强”一课上,老师先播放了一个关于自强的视频:主人公因多次遭受重大挫折,坐着轮椅来到江边,准备跳江自杀。老师随后问学生“:如果是你,会跳吗?”没想到一大半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会”。老师一下子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因为当时正在教学有关“自强”的内容,老师觉得学生的回答应该是“不”。于是,老师迅速调整了思路,与学生一起探讨起关于生命的话题:如果我们碰到一点点挫折就放弃了生命,我们给自己、亲人、朋友和社会留下的是什么?如果我们活着,我们给自己、亲人、朋友和社会带来的又是什么?通过激烈的讨论,在老师的启迪下,学生正确地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要珍爱生命,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不应放弃生的希望。生命最宝贵,不仅属于自己,更属于他人和社会;生命是基础,一个人如果丧失生命,一切将化为泡影;生命是保障,只有有了生命,才能做一切事情,快快乐乐地度过每一天;生命是前提,只有有了生命,才能享受亲情、友情和爱情。总之,对生命我们要无比珍爱,永不言弃!为了让学生巩固认识,老师还以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宋雪、谭千秋等人的英雄事迹为例,让学生懂得,只有知道生命珍贵的人,才会为了拯救别人而不惜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他们的生命虽然已经结束了,但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生命的内涵,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永远受到人们的崇敬和怀念。当然,作为青少年,在危险的时刻,既要勇敢,又要机智,要在保护自己生命的前提下去拯救别人,这也是一种对生命内涵的感悟。

2.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生存教育,让学生适应社会,学会生存

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通过生存教育使学生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学会并培养在生活中、社会中的一些必备的生活技能和生存能力,从而使生命得以维持和延续。在讲授思想品德七年级教材《保护自我》时,一位老师创设了以下的教学情景。情景一:在放学路上遇见歹徒拦路抢劫,可能会出现哪几种情况?应该怎么办?经过学生讨论,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1)逃跑。评价:助长了歹徒的嚣张气焰,客观上纵容了犯罪分子,无疑会助长非正义行为的扩散,是自私、懦怯、无正义感的表观。(2)与歹徒勇敢的搏斗。评价:敢于匡扶正义,精神可佳,但不值得学习,因为歹徒是凶残的,特别是敌我力量悬殊时更不能硬拼,硬拼只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3)用智慧保护自己。评价:面对不法侵害,要依靠自己的智慧,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判断,要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如可采取“呼救法”、“周旋法”、“恐吓法”等及时脱身;记住犯罪分子的特征、去向,事后及时拨打报警电话,主动协助公安、司法人员调查,保护犯罪现场,保留证物,积极同非正义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正义,见义巧为,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保住最大的合法权益。在此情境中,学生的身心自然能够进入所扮角色中,最深切、最生动地经历角色的心理活动过程,这样的教育效果比直接灌输式、注入式的教学效果肯定好得多。情景二:上课时,突然发生地震,我会……面对地震,有的说赶快逃下楼去,有的说从楼上跳下去,有的说躲在讲台桌下……等学生说完了,老师再引导他们通过讨论最后明白:在遭遇意外险情时,一定要冷静,以保全生命为前提,要学会根据具体的情况运用最有效的救助方法。在人的自然生命不断成长完善的过程中,培养人的生存能力,是每一个人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生存中所需要的每一项技能,都是通过教育来获得的。当前,不少中学生的生存能力较弱,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的生存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学习有关自护、自救知识和技能,有利于远离危险与侵害,从而使生命得以维持和延续,同时又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3.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生活教育,提升学生的生活、学习质量

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生活观念的教育。初中阶段是学生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交错的时期。他们一方面已产生独立感和成人感,但另一方面,对“自立”带有不少片面的理解,对父母、老师以及他人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生活教育就是克服依赖父母和他人的习惯,学会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会自我服务,学会感恩,学会照顾自己的生活,做生活的主人,以提升自己的生活、学习质量。如针对学生普遍对考试会产生焦虑的心理,在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学会调控情绪》的教学中,可以在课堂上开展题为“克服考试焦虑情绪”的专题讨论。从描述自己考前、考场上、成绩出来前的情绪感受和变化说起,通过交流,同学们逐渐感受到“考试焦虑”是一种普遍的情绪反应,很快产生体验的共鸣。进而又引导他们通过讨论共同分析造成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适时请四位同学扮演心理学专家,提出对该问题的分析和建议。之后针对那些有代表性的表现和原因,结合专家的建议,开展小组合作,大家群智群策来找对策、想办法,学会控制焦虑情绪和排解这种情绪对我们的困扰。由于这是解决自己关心的实际问题,同学们都很专注地投入到了探究、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中。这样的专题活动不仅帮助学生解决了实际问题,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培养和锻炼了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思想品德课是有用的。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开展“三生教育”,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强调以人为本,创设教育情境,让学生亲近大自然,激发起融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培养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走向社会,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道德境界,努力使自己成为该角色所需达到的道德境界。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引入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提高了德育实效。总之,在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把“三生教育”和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思想品德是有用的,就能切实提高初中思想品德的课堂实效。渗透“三生教育”也就能适应现代素质教育和现代人才培养的需求,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健康的发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