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现代文学论文 » 正文

研究性学习现代文学教学的运用

2021-4-9 | 现代文学论文

关于现代文学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近年来已成为业内教师一个热议的话题。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很多,总体来看,大家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共识:一是现代文学的边缘化地位。二是现代文学课时的一再压缩。三是学生学习现代文学的兴趣不高。四是现代文学课堂教学死板,教学模式单一。针对这些问题,广大教学科研工作者做出了不懈的探索,提出了“现代文学教学一方面要重实用,对学生进行知识(文学史知识体系)的传播和技能(与文学有关的语言表达、写作等)训练,又要从审美和精神上对学生施加尽可能大的影响”[1]的教学目标;在教的内容上,“淡化史的线索,突出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的分析”,强调作品细读,让文学回归文本;教学方法上重视开展课堂讨论,采用启发式教学,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等等。以上关于现代文学的教学现状与对策的研究,主要围绕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几个方面进行,是站在教师位置上进行的思考,没有真正立足于学生。笔者在从事现代文学教学过程中,感觉到要提高现代文学教学效果,需加强学生的主体性,改变学生跟着老师转的教学思维模式,从以教师为主考虑“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转到到以学生为主体考虑“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上来,才能为现代文学教学注入更多活力。

一、从老师“教什么”到学生“学什么”

现代文学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一般来说,在极为有限的课时内全面讲授现代文学是不可能的,即使只对重要文学事件、重点作家、经典作品进行学习也难以实现的。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必有所取舍,通常哪些内容讲哪些不讲,哪些精讲哪些略讲,是由老师来决定的,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兴趣,某种程度上会扼杀学生积极性,不利于教学的有效进行。因此从教师要“教什么”转变到学生想“学什么”上来,让学生来选择学习内容。之所以这样,一方面是因为现代文学不象理工科那样,前后逻辑性强,必须按部就班地学习,这为打破常规顺序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文学的“史”的流变不是学生掌握的重点,没有必要一定遵循时间顺序进行讲述(多数教科书以时间为序编排)。更重要的是这样能更大程度地增强学生的主体性,真正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

1、学生选择“学什么”能够凸显学生的兴趣点

让学生来选择“学什么”,乍看太自由,会失去控制,也难以照顾到所有学生。其实这并不难解决。因为首先老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确定一个宽泛的学习范围,在这个范围内由学生来选择更感兴趣的内容优先学习;其次,虽然每个人兴趣点不同,但对于同时代的学生来说,在价值取向、审美取向还是有相对的统一性,其共同点要多于差异。只要是大家的共同兴趣点上切入教学,就不会失控和顾此失彼。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兴趣入手学习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讲现代文学时,我就让学生们选择第一位要学习的作家,不同班级的学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海子。从他们选择时的热烈和郑重以及言语中流露出来的那一份能明显感觉到的肃穆和尊崇,都说明了他们对这位英年早逝的诗人的喜爱和尊敬。谁说现在的学生不懂艺术、不懂文学、不懂生命的价值?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被打动。尽管从文学史的划分上,海子不是“现代作家”,但他是“现代的作家”,是离学生更近的作家,学生们众口如一的选择足以说明海子及其诗作能引起当代学子的强烈共鸣。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我把讲授的主动权给了蠢蠢欲动的学生,围绕海子,由同学们自己搜集资料,阅读原作,制作课件,登台讲解,充分发挥个人的见解,一时间,班上兴起了一股小小的“海子热”。现代文学课教学因为一个当代诗人有了一个浪漫唯美的开始。

2、学生选择“学什么”能够反映出学生对文学的一种理性判断

学生的选择既透露出他们的兴趣点,也能体现出对文学的理性判断。在选择现代作家时,选择先讲鲁迅和沈从文的几乎各占一半,这个选择一时间令我颇为震撼。因为这两位作家正是现代文学教学的重点,虽不能说他们各自占据了现代文学的半壁江山,但说他们代表了现代文学的两种文学形态却不为过。众所周知,在现代作家中,鲁迅是永远绕不过的话题,如果说鲁迅代表了“五四”文学形态,那么,沈从文代表了“五四”之外一种超时代、超功利原始自然本真的文学形态。沈从文的文学史命运几经曲折,他曾遭到批判、长期被遗忘、到80年代以来成为研究的热点,这种遭遇本身就能够反映出许多文学之内和文学之外的东西。正如陈思和曾说:他(沈从文)被冷淡并不完全是政治原因,“他在小说中呈现的很多东西,如果用‘五四’的话语来衡量它,的确很多东西无法被解读。并不是说20世纪文学只有‘五四’,而是我们这个学术圈就是在被人为构筑起来的‘五四’传统下思考的,而看不清之外的东西”[2]。如今,打破“五四”话语一统天下的局面,沈从文的存在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什么在现代文明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人们反而更向往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为什么当年沈从文建筑的精神家园如今成了都市人争相栖息的精神净土。这无不说明,有了适宜的社会文化背景,曾经被遮蔽的文学存在会焕发出独特的魅力,文学是可以超越时代的,这是文学生态平衡的体现。我们不仅需要鲁迅的“赤子其人深沉其文”,我们更需要沈从文的“赤子其人星斗其文”。学生的这种选择也许只是一种感性的选择,但却抓住了核心。从理论的角度分析,这未尝不可以看做是学生对现代文学两种文学态势两种风格的理性提升,尽管是无意识的,但却道出了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决定了文学的接受程度,文学既可以冲锋陷阵成为社会进步的先行者,对社会、对文化产生不可或缺的影响,如鲁迅;也可以构筑起精神的家园,给人心灵以抚慰,获得审美的愉悦,如沈从文。让学生选择学什么,是对学生兴趣的尊重,对学生价值判断的肯定,能激起学生强烈的自主意识和探索积极性。在学生选择的过程中,不能因为学生兴趣与教学无直接关联而粗暴否定,其实,我们应该相信学生,他们已经具有了初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能力,学生的选择是可以给老师带来更多的启示和感动。

二、研究性学习———从老师“怎么教”到学生“怎么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