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大学教育论文 » 正文

大学教育症结及症解

2021-4-9 | 大学教育论文

一、大学德育低效的症结与症解

德国教育家洪堡认为,“大学的真正成就应该在于它使学生在可能,或者说它迫使学生至少在他一生中有一段时间完全献身于他个人道德和精神上的完善。”英国教育家纽曼也指出,大学不仅应教授精确的知识,还应该进行道德教育[3]。可见,大学德育是大学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笔者看来,大学德育历来是也永远是培养人的德性、塑造人的灵魂的教育活动,它对大学开展的其它教育活动起着保证方向和维持动力的作用。然而,反观我国当前的大学德育后发现,“大学在不自觉地向社会放逐着道德的流浪儿”[4]。那么,究竟是什么让大学德育遭遇如此低效的困境呢?

(一)大学德育低效的表现:认知与行为背离

改革开放以来,东西方文化常常在大学里发生碰撞,西方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很容易使大学生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产生迷茫、困惑和疑问,尤其在我国社会分配不公和价值观巨变的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相对性和世俗化。不少大学生被多种道德观念困扰,在进行道德判断和选择时,容易陷入道德情感困惑和迷茫、道德信念模糊和易变、道德行为多面和叛逆的误区。一部分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出现失衡现象,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渐渐地滋生蔓延起来。从具体的大学德育来说,经过思想品德教育,大学生基本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信仰,也就是说基本上内化为道德信念。然而在内化为信念的过程中,却在外化为行为时出现了背离现象。就是说,大学生在观念上认同的道德规范,却常常不能从自己做起,变为实实在在的道德行为。比如:大多数大学生在观念上认同甚至崇尚先公后私,但在行为上却表现为“先己后人”或“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有时甚至以自我为中心;在观念上认同“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崇尚“舍生取义”的壮举,但在行为上表现为价值取向功利化和实用化;在观念上认同修养是安身立命之本,应该加强修养,但在行为上却难以做到“慎独”,有时甚至无视社会公德;在观念上认为应该仁爱为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但在行为上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别人采取一种冷漠的态度,有时甚至自私自利;在观念上认为应开拓创新、成就事业,但在行为上却表现为毅力、恒心不够,奋斗精神较弱;在观念上向往纯洁甜蜜的爱情,但在行为上却表现为爱情的随意性;在观念上认为应孝敬父母,勤俭节约,但在行为上却往往无视家庭状况,盲目攀比;在观念上认为应自尊自爱,行为上却爱慕虚荣;等等。大学生道德认知与行为的矛盾和双重标准,充分反映了处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复杂心态,也暴露出我国大学德育未能很好解决大学生道德上知与行背离而处于低效的状态。

(二)大学德育低效的症结:认识与实践脱离

早在1995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对大学德育的目标明确的表述为: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觉地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并从中培养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基于德育目标的德育内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为主,也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和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以及法制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等,所有这些构成了较为完整的、明确的德育内容体系。基于德育内容的教育方式以老师讲述为主,通过讲述让学生明白道德观意义和人格内涵。基于德育方式的评价方法以课程考试成绩为核心尺度,对学生进行道德评价。从以上我国大学德育目标、内容、方式与评价来看,确实是非常完整的有效的体系。可是,从德育实施的效果来看,确实出现了大学生道德知与行背离的低效现象。对于这两个“确实”,许多学者进行了反思与研究。综合各位学者的看法可见:我国大学德育目标的理想化,普遍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只重视远大理想的树立。过于理想化、至善化的道德与人格,毕竟不能成为社会生活中普遍的道德现象。与此相应的德育内容大而不当,宽而无边。一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在不断得到强化,另一方面又存在道德教育在不断被弱化的问题。在德育方法上,主要是机械灌输,过于简单陈旧,缺乏新意,习惯于对学生进行外在的强化灌输,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体验。实际的德育评价,还是一种应试教育模式,以课程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评价的核心尺度,它是学生能否评优、能否升学、能否毕业的主要依据,而学生真实的道德素质和修养却显得无足轻重。总而言之,我国大学德育中认识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是造成大学生道德上知与行背离的主要原因。

(三)大学德育低效的症解:认识与实践结合

反思我国大学德育中认识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大学德育与现实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只有不断地与时俱进,作到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才能达到德育效果。在西方国家,大学德育目标都是培养学生的爱国心和民族情怀;在德育的内容和途径上,大学很少设立专门的德育课程,而是把德育的整个过程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人文教育及其他的专业教育中,倡导多渠道、全方位渗透,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完成道德和人格的修养。德育生活化就要始终以人为对象,以人的发展为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紧密结合大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德育。回归生活就要从片面的理想化的误区走出来,回归现实生活,尊重大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让大学生在生活中陶冶道德情操、锻炼道德意志、确认道德信念。同时,还要及时地为大学生提供道德实践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活动、自我发展。由此完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质的飞跃。在以上德育观念指导下,大学德育目标、内容、方式等均要发生相应的改变。德育目标应该具有现实性,应紧紧围绕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开展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自信心、效率感,创新性,合作与竞争精神。德育内容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可接受性和富有时代特色。德育方式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从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出发,合理运用现代传媒、网络等技术手段,冲破传统的道德灌输方式,注意培养大学生道德主体意识,实现德育手段、方法的变革,增强德育的说服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德育评价主要从道德认识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保障德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在道德上知与行的统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