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传统文学发展论文 » 正文

网络文学传统审美价值观

2021-4-9 | 传统文学发展论文

1话语权力:解构“宏大叙事”,建构“心灵自由”

网络文学是一种游历于网络之中的个体生活对理想网络的渴望,“网络写作实现了从制度的藩篱和商业气息的彻底出走、自由平等的表达成为可能。”网上发表的作品直接、简单和无规定性,它使一切“离经叛道”的作品都获得了话语权力,一切处于压抑状态的思想都可以淋漓尽致地表达。但是,这些网络写作的特性无论是出于对传统文学惯例的反叛,还是出于一种对“正媒体”实验游戏的依恋,在文化逻辑上都造成了对宏大叙事的能指的漂浮和对理性逻各斯的后现代性消解,导致人类诗学信念的技术化蚕食。网络的本质就是非中心化的,每个网民都是中心:网络的辐射消弥了时间上的距离感和历史上的深度感,每个终端节点都只关注现在(虚拟空间)和眼前(视窗),这个空间是平面化的、无深度的空间,是拒斥历史感的,因而它一般不接纳任何宏大叙事、历史母题和权威话语。网络只关注所指,其能指正被疏离或悬置,成为无限的漂浮者,隔膜者。于是指代价值、深度意义、诗学向度的理性逻各斯传统,在网络及其文学中被艺术的技术性所消解,又被技术的艺术化所闲置,精英、高雅、典范的“光晕”被技术复制手段改造得无影无踪,平面化的所指在消除历史传统和个人记忆的同时,也把“审美的技术”打造成了众声喧哗的聊天室和技术游戏的电子文章。巴赫金在分析民间文化的内部形态时指出,民间文化包含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各种狂欢节类型的仪式或演出形式;二是各种诙谐性的语言作品,包括戏仿作品;三是各种形式和体裁的不拘一格的广场语言[2]。如果我们把具有开放性特征的网络比作一个广场,那么网络文学就是这个广场上的一场狂欢仪式或演出。如果说巴赫金的民间狂欢化对官方文化具有批判意义,那么具有非中心化的后现代主义特征的网络文学实现了对传统文学宏大叙事的颠覆。因为传统文学的作家在创作时,往往受到出版、发行、市场、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干扰和约束,因此他们的话语权实际上是有限的。而普通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面对的则是作者的话语霸权,批评的权力知识被批评家和知识分子精英阶层掌握。在网络时代,话语权力重新分配,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更多自由和平等的机会,使我们能随时随地在网上畅所欲言,施加自己话语的影响。在网络上,现实生活中的等级、身份、规范、游戏规则等毫无意义,由此带来的是传统的规范、禁忌特权在网络世界中的失效。

有一句经典网络名言是这么说的:“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而这种狂欢的颠覆性正是网络文学的一种后现代特征。利奥塔将后现代定义为“针对元叙事的怀疑态度”,因此一旦网络文学开始怀疑作为“元叙事”的传统文学,那么传统文场话语权就面临强大的挑战,“元叙事”将不再有效,写作不再是一件崇高的事业,而是一种悦心快意、自娱娱人的网络游戏,作者不再是“灵魂的工程师”或“社会良知的代言人”,而是网上灌水的“闪客”和“撒欢的顽童”;作品不再有宏大叙事和深沉主题,也无须是“国民精神所发出的火光”和“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鲁迅语)而成了随用随取,用过的文化快餐。开放性和话语权的重新分配是网络文学话语自由的结果。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是“人类心灵的最高定性”(黑格尔),又是人文精神的终极追求。网络的出现,为传统的审美价值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广阔的虚拟空间,给众人以最为广阔的话语特权,所以它是对自由精神的一种敞亮。法国当代思想家布迪厄认为,一个社会共同体依赖于符号体系得以分享,“符号权利是建构现实的权力,是朝向建构认知秩序的权力。”网络文学多自由的意义,就在于它给予了每一个人以平等的符号权力。在网络中,文学传播载体的日益廉价和便捷所诱发的文化民主,把文学的主导权交到了民众手中,给予文学以“回归民间”的契机,昔日发不出文学声音的文化弱势人群开始浮出文学地平线,“人人都能当作家”已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在整个创作和传播过程中,主体主宰了一切,摆脱了既往体制的束缚,也剔除了含义暧昧的功利目的,使创作心态显得更加自由开放、无拘无束、绝对自我。没有外在的限制和规约,网络写手表现的更可能是本我的真性情,文学也因此更像是回应了自身的约定。另一方面,网络在给予人们以文学话语权自由的同时,也给了人们精神的自由,心灵的自由,张扬个性的自由,舒展自我的自由,实现和丰富人性的自由。网络使文学失去的是束缚,而使人类得到的却是文学与精神的双重自由。自由是网络的本性,也是文学的本质,文学之需要网络或曰网络之接纳文学,其根本的原因是它们都有着“自由”这一特质,“自由”是网络与文学之间最根本的粘合点。

2阅屏模式:解构了语言的“韵味”以及语言

带来的想象性、多义性、模糊性,建构了语言的立体感受,带来文学样式的革新人类的传播媒体经历了“口传媒体→文字媒体→印刷媒体→影视媒体→网络媒体”等几个阶段,这是一个越来越视觉化、媒体化的过程。网络文学提供给人们的是屏幕电子文本,而不是纸介印刷的作品,用希利斯•米勒的话来说,这叫“技术的发展超出我们所能控制的部分”。以“读屏”替代“读书”,“阅读”变成“观看”,“想象”变成“直观”,这是计算机网络带来的文学媒介革命,也是后现代社会“视觉消费”对文学诗性体验的拆解。由此我们也可以小结出网络阅屏模式文学与传统的文学相比有这样一些区别:传统文学网络文学单媒介多媒介抽象符号具象符号静态线性动态多维想象性韵味依从性刺激心灵体悟感官消费因而,网络阅屏模式文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类型,带来了文学样式的革新:面对传统文学的单媒介、抽象符号、静态线性、想象性韵味、心灵体悟等特性,网络文学具有了多媒介、具象符号、动态多维、依从性刺激、感官消费等特性。从审美效果上看,网络阅屏模式与传统文学阅读模式的根本区别,主要表现为淡化了欣赏时的审美经验,阻拒了艺术欣赏中最宝贵的“品位”通道,抽空了感美、品美、悟美的艺术心智基础,消解了语言带来的想象性、多义性、模糊性。因为就文字读屏模式来说,为迅速吸引网民眼球,一般网络原创作者都篇幅短小、句式简短、诙谐搞笑,具有“让文字动起来”的特点。另外,由于金钱和时间的限制,网民的欣赏方式可能是即兴漫游,“冲浪”的最高境界是一目十行甚至百行。如此一来,就来不及细细体味,这对于以表意为主的汉字作品来说,是诗性审美之大忌。语言的审美在于一个“审”字,即对于语言文字的仔细端详,把玩和品评。语言艺术的诗性魅力是间接的、渐进的和想象的,要通过对语言形象的经验还原、想象填充和韵味品咂才能把握其美感和意蕴,即所谓“辨余味而后可以言诗”(司空图)。网上阅读追求的是畅神和逸趣、自适而快心,往往是网恋故事读情节,神怪作品看稀奇,幽默文章找乐子,大都省略了诗性体验、审美品位和艺术感悟等重要环节,任由文字和影像从眼前飘过,却不容许展开想象的翅膀,更谈不上追求克莱夫•贝尔所说的“有意味的形式”和康定斯基所倡导的“艺术里的精神”。文字的诗性韵味被速度蒸发了,“字立纸上”的诗化平台被声光电屏拆解了。但是就接受模式而言,伊瑟尔在接受美学中提出“阅读是双向交互作用的动态构成”之说。他“反对单向的被动接受那种外在的给予,认为文学的特质在于由读者从文本内部去把握对象”[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