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生态质量论文 » 正文

地方森林生态质量评估

2021-4-9 | 生态质量论文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文件明确了我国林业发展的总体战略思想: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广东省一直以来大力加强林业和生态建设,先后实施了十年绿化广东、森林分类经营、建设林业生态省等战略部署,林业和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2005年2月,省委、省政府公布了《关于加快建设林业生态省的决定》文件,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并提出要加强对森林、野生动植物、湿地和红树林等资源及生态状况的动态监测,开展生态效益评价,及时掌握和定期发布全省林业与生态情况。本文拟在广东省2005年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数据分析基础上,描述全省森林生态状况,评价全省森林生态质量,以期为全省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制定林业生态建设方针、政策等方面提供数字依据和参考,从而更好地为全省林业生态建设服务。

1森林资源数量

2005年全省林业用地面积为1087.33万hm2,活立木总蓄积36074.40万m3,森林覆盖率59.2%。林地面积按森林类别分:生态公益林(地)面积357.74万hm2,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32.9%,商品林地面积729.59万hm2,占林地面积的67.1%;按地类分:有林地面积910.03万hm2、疏林地面积4.83万hm2、灌木林地面积69.28万hm2、未成林地面积51.39万hm2、无林地面积51.25万hm2,苗圃地面积0.35万hm2,辅助林地面积0.20万hm2。

2森林生态状况监测体系

2005年全省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建立在固定样地监测、地籍小班监测和林业专题监测等3个体系基础上,技术形式主要为抽样技术、模型技术及“3S”技术,其成果数据为固定样地调查数据、地籍小班调查数据和林业专题调查数据等多方面数据的综合和融合数据。

2.1固定样地监测根据系统抽样原理,在全省范围内按公里坐标系6km×8km机械布设了3711个固定监测样地,样地正方形,面积为1/15hm2,样地四角均设置固定标识。2005年抽取其中三分之一数量的样地进行年度复查,其目的是掌握各类型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的年度生长动态变化趋势和变化规律,为地籍小班档案更新提供更新模型或参数。

2.2地籍小班监测地籍小班为全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时根据不同的山头地块所区划的林地地籍小(细)班。全省通过二类调查已建立了130万个地籍小班的基础数据库。地籍小班监测主要目的是通过“3S”技术,建立突变小班(如采伐、征占、造林)台帐数据库,同时结合本年度固定样地监测所提供的更新模型,对全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档案数据进行更新,从而形成新一年的地籍小班档案数据。2005年度,按系统抽样原理,提取了1228个地籍小班进行年度监测调查,获取林木生长与消耗变化规律,更新林地地籍小班档案数据库。

2.3林业专题监测为摸清石漠化、沙化等特殊资源生态状况,本省相应开展了湿地、岩溶地区石漠化、沙化土地、古树名木调查、林地征占用等林业专题监测,监测信息和成果直接反映全省部分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的建设质量,可作为评价生态质量的数据依据和分析标准。2005年,根据国家林业局的部署,广东开展完成了石漠化监测、年度征占用林地调查、森林资源消耗量调查等专题监测。

3监测方法与内容

3.1监测方法抽取的地籍小班调查采用本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方法进行;抽取的固定样地调查采用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方法进行;生态专题调查采用遥感技术、GPS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实地区划进行。以地籍小班调查获取的数据分析林木生长与消耗变化规律,建立林木生长与消耗模型,应用于地籍小班森林资源数据更新;以固定样地监测数据分析森林生态因子年度变化规律,建立森林生态因子年度更新模型,应用于地籍小班生态因子更新。

3.2监测内容固定样地和地籍小班所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因子:林木蓄积量、森林植物生物量、林分生长类型、林龄(组)、经营措施、森林结构类型、森林植被凋落物生物量、立地质量等级、森林生态功能等级、森林自然度、森林健康度、林地土壤侵蚀状况(类型和等级)、森林景观类型、主林层森林植物群落结构等;林业专题监测内容按国家技术规程要求来确定。

4森林生态质量

4.1树种结构全省森林乔木林面积874.98万hm2,按优势树种面积比例计,杉木林面积占9.52%,马尾松林面积占25.44%,湿地松(含国外松)林面积占5.71%,桉树纯林面积占7.8%,黎蒴纯林面积占1.16%,速生相思林面积占0.74%,南洋楹面积占0.4%,木麻黄面积占0.27%,荷木林面积占0.36%,其它软阔面积占11.98%,台湾相思面积占0.66%,其它硬阔面积占6.24%,针叶混面积占4.45%,针阔混面积占9.67%,阔叶混面积占7.22%,经济果林面积占8.38%。

4.2森林郁闭度等级将森林郁闭度划分为3个等级,其中郁闭度大于或等于0.8为Ⅰ级,郁闭度大于等于0.5且小于0.8为Ⅱ级,郁闭度小于0.5为Ⅲ级。郁闭度等级为Ⅰ级的森林面积95.33万hm2,Ⅱ级森林面积541.70万hm2,Ⅲ级森林面积271.71万hm2,分别占全省森林总面积的10.5%、59.6%和29.9%。

4.3公顷蓄积等级将乔木林公顷蓄积量划分为3个等级,公顷蓄积大于90m3为Ⅰ级,公顷蓄积大于或等于45m3且小于90m3为Ⅱ级,公顷蓄积小于45m3为Ⅲ级。全省蓄积量等级为Ⅰ级的森林面积71.21万hm2,Ⅱ级森林面积243.74万hm2,Ⅲ级森林面积559.99万hm2,分别占总面积的8.1%、27.9%和64.0%。

4.4公顷株数等级将乔木林公顷株数划分为3个等级,公顷株数大于1500株为Ⅰ级,公顷株数大于等于1000株且小于1500株为Ⅱ级,公顷株数小于1000株为Ⅲ级。全省森林公顷株数等级为Ⅰ级的森林面积522.01万hm2,Ⅱ级森林面积180.82万hm2,Ⅲ级森林面积172.11万hm2,分别占总面积的59.7%、20.7%和19.6%。

4.5森林植物生物量全省森林植物生物量为4.737亿,t林地公顷生物量为43.56t。其中乔木层生物量3.524亿t、下木层生物量0.474亿t、灌木层生物量0.572亿t、草本层生物量0.167亿,t分别占总生物量比值的74.4%、10.0%、12.1%和3.5%。乔木层内,树干部生物量1.862亿,t树枝部生物量0.570亿,t树叶部生物量0.281亿,t树根部生物量0.811亿,t分别占乔木层总生物量比值的52.8%、16.2%、8.0%、23.0%。

4.6森林生态功能等级以森林生态功能等级划分,全省森林(地)Ⅰ类林面积58.41万hm2,Ⅱ类林面积627.59万hm2,Ⅲ类林面积291.92万hm2,Ⅳ类林面积109.42万hm2,分别占全省林地总面积的5.4%、57.7%、26.8%和10.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