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考古研究论文 » 正文

石匣子楚墓墓葬资料的认识与分析

2021-4-9 | 考古研究论文

 

前言近十年来,文物考古工作者对忠县石匣子一带的古遗址、古墓群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发现了一大批新石器时期至六朝时期的遗址和墓葬。目前被学界命名的“哨棚嘴文化类型”,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中期,往后至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也都有发现。石匣子墓群是忠县地区一处规模较大的墓地,在这里共清理新石器时期至六朝时期墓葬多达100余座。在发掘出的各个时期的墓葬中,战国时期的楚墓几乎占半数以上。关于巴国疆域,《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其地东至鱼复,西至?k道,北接汉中,南及黔涪”。鱼复,即奉节。那么,在巴国腹心地区的忠县,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一大批、且时代相对集中的楚墓呢?这种现象对于研究楚势力向西推进、巴国势力逐渐退缩的社会历史意义重大。为此,本文拟对这批楚墓时代以及在巴国腹地出现的原因来进行讨论。

 

一、石匣子楚墓的资料概况

 

忠县石匣子墓地位于忠县县城东2公里,长江北岸、井河口东边的台地上,包括崖脚墓地(分A、B、C、D区,本文中采用B、D两区资料)、石匣子墓地(简称石M)、周家院子、洞天堡墓地(简称洞M)、田坝河墓地(简称田M)。据当地村民介绍这一带统称为石匣子。墓地海拔高程在140~175米之间,面积达10万平方米,共发现墓葬多达100余座。其中,战国时期的楚墓40多座,年代多为战国中、晚期。崖脚(也称半边街)墓地分为A、B、C、D区,B、D两区发现楚墓较多。自1997年至2007,共发掘战国墓葬42座。其中楚墓27座,墓葬中出土随葬品中除少数为巴文化器物外,其余绝大多数是典型的楚文化器物,其中2座墓葬中出土有铜鼎,青铜剑等铜器。另还有巴墓打破楚墓的现象。据发掘报告中介绍,最早的墓葬其年代不会晚于战国中期[1]。石匣子墓地与崖脚毗邻,先后两次揭露共发掘清理战国墓葬4座,楚墓1座(编号石M66)。周家院子墓地海拔稍高,目前,在这里除发现有东周时期遗址以及汉代至六朝时期的数座墓葬外,尚未发现战国时期墓葬。洞天堡墓地是这一带墓葬分布密度最大的墓地,2006、2007年先后两次共清理战国墓7座,均为楚墓。在这一墓地还发现有几座土坑墓因其他原因未发掘。但根据勘探情况(墓口尺寸及墓圹深度)推测,也可能是楚墓。田坝河(亦称罗家桥)墓地位于这一地带最东端,经过前后两次发掘,共清理战国墓10座,其中楚墓9座,另1座为巴墓[2]。据统计,目前发掘并见于报道的考古资料可知,在石匣子一带发现战国墓已达60余座,其中楚墓40多座。具体数据见下表(部分资料尚在整理中):

 

二、对墓葬资料的初步认识

 

从这一地带的地理环境观察,如果从井河口算起往北至田坝河(罗家桥)沿江边长约1500米的范围内,其间的山嘴、缓坡、台地、小平坝等地都有墓葬分布;其中,洞天堡墓地,在一面积不大的山嘴上,经2006、2007年先后两次发掘,共揭露面积1100平方米,发现墓葬17座,是这一带墓葬分布最密的地区。17座墓葬中有楚墓7座,汉墓10座。另石匣子墓地、田坝河墓地的墓葬分布情况(结合前几年的发掘情况)大致与洞天堡墓地一样,分布也比较密集。仅就发掘的楚墓资料来说,这批楚墓相对集中地分布在三个区域,即崖脚、石匣子;洞天堡;田坝河。三个区域相互间有水湾、冲沟相隔,以崖脚、石匣子墓地面积最大,发现楚墓最多,共28座;其次,是田坝河,共9座。再次是洞天堡,共7座。这些墓葬基本上都在海拔高程150~160米之间。

 

这批楚墓多为长方形宽坑,多数为长宽比例近3∶2的长方形,口大底小,一般较深,最深的达3.5米,四壁经过修整,葬具为一棺一椁,多数腐朽不存,仅1998年发掘D区M8、M9、M11保存较好。墓圹内多数有二层台,二层台高度基本上与椁盖板或略高于椁盖板,椁下两端一般都放有用于垫置棺椁的横木。墓向不一,从45°~355°不等。随葬品数量不多,一般为1~4件,个别较多。以陶器为主,器物组合为:鼎、敦、壶;鼎、豆、盂、壶;盂、罐、豆;铜器少量,主要有鼎、兵器等;玉石类有石璧、玉璧;此外还有料珠及其他饰件。这些随葬品多放在头端,部分放置一侧。从这批出土器物的形态上看,与三峡东部楚国腹地的湖北当阳、枝江、荆门、江陵等地的楚墓中出土器物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与当地哨棚嘴文化及巴文化中常见的器物明显不同,我们推断这些楚墓中的部分随葬品可能是楚人西移由故土携带至此的实用器,而非本地生产。尽管如此,巴文化对此处楚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洞天堡M13中出土的1件陶鍪,此鍪为圜底,器身饰绳纹,肩部有一环耳,还有的墓葬中发现有圜底罐,圜底釜等,这些都是典型的巴文化器物。可见,楚人也汲收了巴文化的某些因素。

 

(一)墓葬的类型

 

根据近十年来考古发掘的墓葬资料,这批楚墓可以分为二种类型:甲类墓,根据随葬品数量多少可细分为,甲A类墓和甲B类墓。这类墓中出土的随葬品中有铜礼器、仿铜陶礼器及少量玉石器;乙类墓,此类墓出土随葬品皆为实用陶器。(1)甲类墓甲A类墓有BM3、BM4、DM11、田M10等4座。这类墓中随葬品一般为5件以上。其中BM3和DM11出土有铜器,两座墓都出土有青铜剑、青铜矛。另外,BM3出土青铜鼎1件,另有青铜戈、铜?、铜镞,DM11中出土铜钺、铜刀各1件。这两座墓葬长4米多,宽近3.45米,残深2.5米以上,都有二层台,分别位于崖脚B区和D区,是目前在这一地带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两座墓葬。从墓葬在墓区的相对位置看,二者皆位于墓地前端(背山面水)。从随葬品数量来看,除DM11外,其他3座墓中仿铜陶礼器均为2套。仿铜陶礼器一般为鼎、壶、豆、敦。其中,BM4被晚期巴墓打破。甲B类墓有BM1、BM9、BM18、BM20、DM3、DM5、DM7、DM9、田M2、田M11等。这类墓中随葬品数量不多,一般为5件以下,不见有铜器,或仅有1~2件铜饰件,这些饰件有的可能是棺上装饰品。有的墓葬中还出土有玉器和料珠。如,BM4出土有铜铃、料珠、料管;BM18出土有5件铜铃;DM3和DM7中出土玉璧,其中DM3出土3件,DM7出土1件。这类墓葬墓圹较小,有的设有二层台。分布规律不明显。乙类墓有DM4、DM8、DM11、石M66、洞M1、洞M3、洞M11、洞M13、田M7、田M9。这类墓葬随葬品均为陶器,以罐、盂组合为主,没有礼器。玉石器类仅有石M66出土石璧1件、洞M1出土玉佩1件、洞M13出土2件玛瑙环(其中1件已残)。从以上墓葬的类型、数量及所占比例可知,当时,这里应是一处规模较大且又相对集中的聚落点,居民中包括统治者、富有者和一般平民或庶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