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现代动漫产业论文
在经济全球化的态势下,经济也愈加文化化。于是,在文化产业上,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发展战略的着眼点瞄准了动漫产业,换而言之,促进动漫产业化,已成为21世纪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的新潮流。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较之已经实现动漫产业化的美、日、韩而言,尚处于起步阶段。并且,所谓动漫产业化,是通过产业链的形式体现出来。之所以称之为“起步阶段”,是因为我国的动漫产业链还存在着诸多薄弱环节,绝大部分动漫企业还没有形成“链”。基于此,本文就动漫产业链的特点、我国动漫产业链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如何把握其特点强化薄弱环节作以如下探讨。
一、动漫产业链的内涵及特点
所谓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这是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6•32号文件)给出的权威解释。透视这一概念内涵我们可以看出,动漫产业具有较强的创造性、爆发性、辐射性和增殖性的特点。它涉及文学艺术、传播媒介、文教用品、衣着服饰、饮食文化、民俗风情以及历史遗产等诸多领域和门类。而所有这些,又无不是通过“链”的形式体现出来。形象地说来,动漫已涉及人们(不仅是儿童)的衣、食、行、娱这诸多领域,其各个学科如同一颗颗珍珠,在产业的链条上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闪烁着光芒。所谓动漫产业链,是通过创意策划开发的动漫资源以多种产业形式作用于消费者文化与物质生活的一种经济形态。它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下述方面:
1.创意的核心性
动漫资源的丰富与充裕,但绝非“采到篮子就是菜”,无论是动画还是漫画,从它形成“胚胎“的初始阶段,就是艺术家创意的产物,是作家艺术家生活阅历、艺术底蕴、灵感迸发、才情睿智综合作用的结果,于是,使创作的形象得以诞生。当这一形象的深度开发,比如出版图书、拍成影视、制成音像、搬上舞台,以及生产服装、制作玩具、衍生为电子游戏,同样是创意策划的结果。由此可以说,创意,贯穿于动漫产业化的始终,也贯穿动漫产业链的始终。没有创意,就没有整个动漫产业。在长长的动漫产业链条上,创意的核心性伴随产业发展的全过程。
2.形象的独特性
不言而喻,动漫初始创意的胚胎凝结在形象上。如果说,创意是潜在的、隐形的、不易为文化消费者所察觉,那么,作为创意载体的形象既与创意如影相随,又凸显于台前,它始终活跃于消费者的视野之内,并为消费者所认知、所喜欢、所眷恋。而之所以如此,在于形象的独特性。哪吒、(《哪吒闹海》)、小蝌蚪(《小蝌蚪找妈妈》)、一休(《聪明的一休》),这些动漫形象为不同年龄段的消费群体所接受,无不得益于形象的新颖别致,用恩格斯的话说,是独特的“这一个”。因此,形象独特性是整个动漫产业链的基石。可以说,独特形象的生动性与丰富性,决定了动漫产业基础的雄厚性与坚固性。
3.产品形态的转换性
所有动漫产品在其问世之际,无不是以文化产品的面貌呈现在消费者面前,无论是动画还是漫画;当它被二次开发,则转换了文化形态,或是图书,或是音像,或是影视;当它被三次开发,又可能转化为物质形态,或是服装,或是食品,或是玩具,或是主题公园。这其中,唤起消费者共鸣的是形象,确切地说,是形象的文化内涵,它始终活跃在产品之中,并将产品不断拓展。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当它一经转化为物质形态,产业初始阶段创意的形象则成为一种标识,甚至凝结成一个符号,并被消费者牢牢记在心里。这恰恰是动漫形象文化底蕴的魅力之所在。
4.产品品牌的增殖性
伴随动漫产业链的不断拓展与延伸,受众的层面愈加广泛宽阔,可以说,产业链条愈长,受众层面愈众,二者成正比。所以如此,动漫创意初期的形象,已形成了巨大的品牌优势,为受众耳熟能详。这已为美、日、韩发达国家的动漫产业所充分证明。以美国的迪斯尼公司为例,其动画片一经制作完成后,即掠人眼球,在电视屏幕上强势推出,形成全球性的广泛影响;继而通过品牌授权、连锁经营,获取利润;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漫形象的明星效应,或开发衍生产品,或置于主题公园,无论是衣、食、娱,品牌形象再一次与成千上万的受众“亲密接触”。可见,引人入胜的是品牌;赚取利润的是品牌;融入生活的还是品牌。并且,产业链终端的品牌效应,又激活了开端动画产品的热销,可以说,产品品牌已步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正是伴随产业链的延伸,动漫产品的品牌得以不断传递,品牌的附加值愈发增加。动漫产业之所以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其奥秘正在于这种产品品牌的增殖性。
二、我国动漫产业链存在的薄弱环节
我国的动画作品具有发端较早的历史: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万氏兄弟即在上海制作动画短片《大闹画室》;40年代,二人又制作了亚洲第一部动画影院长片《铁扇公主》[1]。尽管我国的动漫产业起步较早,但是,时至今日,已经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虽然在“十一五”期间诞生了《蓝猫淘气三千问》、《喜羊羊与灰太狼》这样优秀的动漫作品,但是,无论是产业规模、产业效益尤其是产品附加值都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拟、相抗衡,这与我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形象极不相称。那么,其原因在哪里?我国的动漫产业链存在着一定的薄弱环节,或者说尚未真正形成。具体说来:
1.原创力不足,动漫形象尚未形成品牌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创意、开发与研究,积极创造条件扶植动漫产业,动漫基地已经覆盖沿海与内陆,有企业过万家,有相当一批动漫形象已经问世。仅以黑龙江动漫企业为例,自动漫基地创办以来,已有《帽儿山的鬼子兵》、《探索地球村》(第一、二、三部)、《雪娃》、《龙娃》、《大志有话说》、《酷酷小吉之钩钩岛》等8部富有黑龙江地域特色的动漫作品在央视播出,其中,有4部作品入选全国少儿节目及动画节目精品,有3部作品获国家优秀动画片奖[2],应该说,取得了可人的成绩!然而,这些动漫形象有多少像蓝猫、喜羊羊、灰太狼那样为受众所熟知?换而言之,尚未形成品牌。由此,动漫衍生品的开发,也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原因何在?有学者在分析河南动漫产业实用人才匮乏时指出:“有一定文学艺术素养的却不会电脑制作;擅长电脑制作的,艺术功底又薄弱。动漫设计人员对历史文化知识以及地方特色了解不多,就更别提利用这些文化知识去搞动漫创作了”[3]。实事求是地说,我国动漫产业不仅创意人才、创作人才匮乏,致使原创力不足,专业动漫营销人才亦匮乏,又导致销售力不足,潜在市场未能得到开掘。试想,若人才济济,必将会有一大批蓝猫、喜羊羊和灰太狼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