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音乐技能论文 » 正文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指挥技能的培育

2021-4-9 | 音乐技能论文

 

本文首先阐述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指挥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和现状,接下来从掌握准确动作、培养良好乐感、优美肢体语言表达、形成指挥习惯、勤于练习实践等五个方面详细提出了指挥技能培养的具体途径,最后创造性地提出针对幼儿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育手段和指挥方法的设想和建议。

 

一、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指挥技能培养的现状和意义

 

纵观国内,大多高校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专业设有钢琴、声乐、乐理、视唱练耳、舞蹈等课程,但是没有设置合唱指挥课程,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也没有学习专业的指挥教学法以及指挥常识,因此在实际的儿童音乐教学中,缺乏如何训练、指挥合唱队、乐队的技能。可见,作为幼教音乐教育专业的基本课程设置目前尚待完善和健全。而实际上,指挥教学在提高幼儿音乐综合表现能力和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引导幼儿步入丰富多彩的音响世界,启发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获得美的熏陶,增强艺术修养,特别是让幼儿在这些音乐活动中通过学习如何与他人沟通、合作、协调,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的指挥技能可直接引导幼儿进入音乐教育活动,提高、培养幼儿的兴趣,影响教师对课堂气氛的控制。在幼儿园的音乐课堂上,需要教师根据音乐的特点,指挥孩子们唱歌或者演奏,并设计相关游戏。如根据音乐指挥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律动,或认识歌曲结构,分组使用乐器演奏音乐;如果教师的指挥能力不够,必然会降低幼儿的上课兴趣,导致课堂无序混乱、表演效果大打折扣,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指挥能力是未来的幼儿音乐教师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

 

二、怎样培养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具备良好的指挥技能

 

1.掌握准确的动作教师只有正确、清楚地掌握指挥的各种节拍动作,才能使幼儿迅速理解音乐语言。节拍图示是教师运用手势、表情、身体动作把音乐节奏演化成的一种直观的音乐语言,借助这种直观的音乐语言,教师把对音乐的要求及演唱的意图传递给幼儿,帮助其正确演唱,以达到最佳的演唱效果。一般来说,右手是掌握主旋律,掌握重拍;左手是感情,提示辅旋律。学前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应从基本的指挥图示开始,将不同拍子的指挥图示练熟、记牢,当遇到具体作品时学生再根据需要以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使指挥更具表现力。动作的准确性应为指挥的第一要则,清晰的击拍点是指挥的灵魂,是音乐时值准确的体现。无论快慢及各种复杂的拍子的交替,只有掌握好击拍点,幼儿才能达到整齐和统一。即兴动作也必须慎重,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动作练习基础之上,且忌讳过多。当然,指挥动作应避免单调而机械的重复,这样会缺乏变化与活力。总之,指挥的拍子、图形是基本不变的,但指挥的主观能动性和巨大的潜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2.培养良好的乐感

 

(1)稳定的节拍感和韵律感。准确的节拍感对于教师非常重要。音乐教师如果不具备稳定的节拍感,很容易造成幼儿演唱或者演奏速度越来越快,或忽快忽慢,影响幼儿的节奏感培养。(2)完美表达乐曲感情。只有掌握乐曲的感情,才能把握音乐的灵魂,达到感人的效果。调动幼儿情绪非常重要,因为很多情况下,幼儿的行为都是与情绪相对应的,有很好的情绪支持,那么幼儿演唱和演奏起来会更加配合、投入。在指挥过程中,教师应依据歌曲的思想感情、风格、音乐的旋律、速度、力度、音乐节奏及对乐器的轻重要求等不同内容将指挥拍子图示以线条化、音乐化的形体语言演示出来,帮助幼儿表现出歌曲中的思想感情。教师指挥的每一个动作和手势都应符合美学的要求,有音乐的旋律感觉,并服从于歌曲旋律的抑扬顿挫所表示的感情变化,以启发幼儿正确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和音乐情境。(3)表情丰富,动作夸张。“眼神是灵魂的窗户”,透过教师的眼神和丰富的面部表情,幼儿可以感觉到教师的喜怒哀乐之情,从而激发幼儿全身心的投入演唱,达到音乐学习的最佳效果。幼儿教师要面向学生,将眼睛的注意力转向学生,善于用眼睛传神,用眼神和面部表情来启发孩子,这两方面也是指挥的重要语言。指挥的手势是传达教师内心语言的工具,而教师的表情和眼神则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它像一座无形的桥梁在教师和幼儿之间架起了一条感情的纽带。例如需要兴奋的地方要让嘴角和眼角都笑起来,进入比较忧伤的乐段适当皱起眉头,身体微缩,让幼儿能直观地感受音乐,然后表现出适合乐曲的歌唱或演奏。指挥讲究个性和风格,没有一个固定的程式,靠在实践中摸索,但是忌讳僵硬、刻板的面部表情。可根据幼儿特点,用一些孩子易懂、有号召力的简单手势指挥孩子唱歌,如在练唱“somido”时,可用下楼梯的手势简洁、有力的提示幼儿,使幼儿明确教师的要求并做出相应的反馈。

 

3.肢体动作表达要优美流畅

 

教师在指挥站立时,上身要挺直,两脚自然稍分,略成丁字形,左脚可稍上前一些,要站得稳而美观,将身体倾向被指挥者,用眼睛注视孩子,用体态和表情激起孩子的热情,用动作表现节奏和音色的变化,使自己的动作与音乐协调一致。指挥过程中切忌身体大幅度摇摆。手腕、手指的关节要灵活,并富有弹性,做到柔中有刚,刚中有柔。掌握动作的中心部分是手腕,一般指挥快速的动作,主要靠手腕去表现,速度越快,动作越小。大臂主要用于速度慢、力度大、较辉煌、声势浩大的作品,小臂则根据作品强弱快慢的变化起一个枢纽带动作用。

 

4.形成良好的起止、强弱习惯

 

幼儿音乐教师要形成用动作表示“准备”“开始”“结束”的习惯,把起拍、呼吸拍和结束拍用指挥手势准确表达出来,使音乐的开始和乐句中的换气以及乐段的结束整齐划一,并使自己的动作清楚、明确,易于让被指挥者做出反应。例如“开始”,当教师站定指挥位置后,要首先通视一下全体孩子,这既是对孩子们的站定、注意力以及其他准备情况等进行检查,又相当于一个动作提示,即告诉大家做好最后的准备,安静下来。开始指挥,可以左手心向上、左臂平举的姿势给大家提示,这一动作稍慢且到最高点要有一个短暂的停顿,也叫预备拍,这是一个虚拍,即提示准确的速度、强弱的力度、音乐的感情是坚强有力还是优美抒情,无论怎样的作品,当它发出声音的一刹那,最能抓住和影响听众的情绪。收拍,就仿佛是话说完了,故事讲完了,无论是热情的、激烈的、宁静的、柔和的或是神秘的,指挥需用手势鲜明地交代清楚,给观众以完美的结束感。反之,如果不确切、不干净、不适度、不恰当,就破坏了音乐的完整性,可能会前功尽弃,所以收拍是表演成功与完美的关键。同时注意指挥的礼仪,在指挥前要面对观众施礼,结束时再向后转面对观众施谢意礼,礼毕、左转、下台。幼儿的思维是很直观的,如果没有直接显示,幼儿很难明白教师的意思。需要教师适当处理歌曲的强弱,指挥手势的强弱可以通过高低来表示,最高一般不超过头顶,最低不低于“肚脐”,渐强的手势一般是从低往高和向外,渐弱正好相反,最弱时有时指挥还会把眼睛闭上。没有注意到音乐的强弱是我们学前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最容易犯的毛病之一,很多学生双手永远都是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没有变化。在指挥时把手放得很低,表示要唱得轻,把手放得高表示要唱得高,音量大、强,手势轻柔缓慢表示要唱得慢而连贯,双手握拳表示休止,什么时候要唱得轻,什么时候要唱得慢,什么时候要把声音收住,对整首歌曲应该注意的地方只要一看手势就知道了。如歌曲《迷路的小花鸭》第一段描写小花鸭迷路了,非常着急,非常伤心,教师在指挥时要用舒缓的手势指挥幼儿用轻而连贯的声音去演唱;第二段描写小花鸭回家非常高兴,教师应该用跳跃的手势要求幼儿用欢快的声音演唱。

 

5.勤于练习,提高指挥能力

 

(1)多学习。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要抱有“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提高自身音乐知识水平,掌握先进的儿童音乐教学方法。如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中的手势音符教学法对音高的具体表达,就是一种非常直观形象的方法,可运用于指挥教学中。另一方面,要多看一些高水平的指挥专家或教师,电视上的名家演出,或者购买有关指挥的学习光盘,观摩高水平指挥者的现场表演。

 

(2)多实践。指挥是一门技能技巧性的学科,只有加强动手能力,积累较多的指挥和舞台表演经验,才能达到收放自如、形美、情真、神契的状态。

 

三、针对幼儿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育手段,创造性使用指挥方法

 

1.用模仿乐器演奏的动作来指挥

 

在打击乐中让幼儿看指挥来练习节奏及演奏乐器,是幼儿园常见的音乐教学活动。我们除了常规的节拍指挥图示法,还可创造性的用模仿乐器演奏的动作来指挥幼儿,如串铃就用双手摇动,碰铃用有弹性、短促的感觉,鼓用坚定有力的手势来表示,幼儿在演奏中一看到教师的指挥动作就知道是用哪种乐器或者哪个乐器的声部要开始演奏。另外还可通过让幼儿使用打击乐为乐曲伴奏的方式,从中深刻的感受音乐的节奏与强弱。教师在指挥的时候也要给予充分的提示,不要出现强弱不分明、速度不均匀等情况。

 

2.注重多声部教学的指挥技能培养

 

多声部教学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多声部教学能使儿童一脑多用,通过学习与别人合作,培养和锻炼对自己的控制与把握能力,是一种具有较高教学效益、培养学生高素质音乐素养的教学方式。例如,合唱能培养孩子们的多声音乐思维能力,培养懂音乐的“耳朵”,它也能培养幼儿的音乐结构思维能力,使幼儿对音乐结构形成完整的观念。让幼儿学会看指挥,理解不同的演唱形式:领唱、合唱、两声部轮唱,如用左右手指挥分声部演唱,双手平甩表示合唱。在音乐活动中还可以采取将孩子分成小组,由易至难,由浅入深,由二声部逐渐进入三声部、四声部,逐步培养多声部能力的指挥方式。

 

3.有意识培养小指挥

 

在学前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不但要自己懂指挥,还要注意培养小指挥。由于幼儿具有好模仿的特点,而教师在指挥时采用的动作大部分都简单易学,幼儿在教师指挥时通常都会跃跃欲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请幼儿来担任小指挥,让幼儿通过学习看指挥演奏乐器和自己来做小指挥,既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又能让幼儿享受成功的喜悦、体验交流合作带来的愉快,懂得相互关注配合。此外,学习指挥的过程同时又是一种音乐学习的方式,孩子也可以学会如何运用音乐的指挥技能。这种对音乐节奏的掌握过程,孩子们是非常乐意并且觉得充满乐趣的。事实上,幼儿的身体触感相当敏锐,当幼儿听着一首曲子来打拍子时,他的身体会根据音乐的强弱等特点表现出不同的反映,这自然有利于幼儿对音乐情感的掌握。《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提到的“巴学校”就是让孩子一边听音乐,一边按音乐的节拍走动,并且手上按着节拍来指挥。运用这样的方法来训练孩子的音乐敏感度和音乐素质,非常有效。每一首音乐作品都蕴含有内在的情感,让幼儿运用指挥动作将这种情感表现出来,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表达音乐的方式。

 

总的说来,对于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成为未来优秀的儿童音乐教师,掌握帮助幼儿通向音乐殿堂的金钥匙,就必须从大学阶段开始,不断学习、实践、掌握指挥技能,为将来的音乐教学工作服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