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形式逻辑论文
疑问句(简称问句)是自然语言中“问题”相对应的语言形式,问句逻辑作为现代逻辑的一个扩充型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就是如何建立问句逻辑的形式系统。它是指通过创建或构造形式系统以及形式语义模型的技术手段来处理“问句”,并实现“问句”的全面符号化,以此能够使问句具有精确性和严格性,从而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目前,这项研究相对于问句的描述性分析并不是问句逻辑研究的主流,虽有一些学者已经做出了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例如,阿奎斯特在1965年出版的《问句逻辑研究的新出路》一书中建立了一个把命令逻辑与知道逻辑融合为一的系统,并通过这个系统对问句开展语形和语义的处理[1],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面对自然语言中“问题”的多样性和歧义性,建立一个完善完整的问句逻辑的形式系统并非易事。因此,在建立问句逻辑的形式系统之前,对自然语言中的问句进行必要的形式分析,将其精确的符号化,这是建立问句逻辑形式系统的前提和基础,这也是现代逻辑方法应用的重要体现。在现代汉语中,问句的类型可以从问句的结构上分为初等问句和复合问句。初等问句是按照汉语语法中单句形式的疑问句,而那些由初等问句与陈述句或者是初等问句与初等问句组合而成的称为复合问句,一般是汉语语法中复句形式的疑问句。本文将针对“初等问句”展开相关探讨。
一、对前人“问句的逻辑形式分析”的相关研究
评述一阶逻辑理论和系统是目前最为完善的逻辑理论体系之一,依据这一体系,我国的逻辑学家宋文淦先生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问句逻辑的形式系统做出了进一步探讨。他给出了一个以一阶逻辑为基础,外加疑问算子(?)扩展而成的问句逻辑系统,这个系统所使用的形式语言被称为LE。其中重要的前期工作就是对从逻辑上分类的问句加以形式分析,这也是目前我国国内关于问句形式分析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宋先生的问句形式分析,采纳了贝尔纳普关于问句类型的“两分法”,即“抑问句”和“孰问句”之分,以及他对直接解答集的研究。“基本抑问句”与“一元孰问句”在贝尔纳普那里都被称为“初等问句(el-ementaryinterrogatives)”[2]。首先,对于基本抑问句,宋先生针对此类问句主要采用命题逻辑的形式分析方法。基本抑问句都是在问句中提供任意个有穷多个供选命题,要求被问者从中进行选择并给出该问句的“直接解答”。概括起来,含有任意n个供选命题的基本抑问句,总共产生了三种一般形式的抑问句———?nm(p1,…pn)、?nm!(p1,…pn)、?nc(p1,…pn),它们分别表示的意义为:n项举m例的抑问句、恰好m个择取抑问句以及全列抑问句。其中?nm、?nm!、?nc为抑问句形成算子,n表示这三类问句都提供的供选命题的个数,令其分别为p1,p2,…pn,m表示从供选命题中择取至少能成立的命题个数,m!表示从供选命题中择取恰好m个成立的命题,c则表示从供选命题中择取出全部可成立的命题个数,并且1≤m≤n。[3]16例如,问句<1>“明天学生党员开会吗?”用p来表示这个问句的“直接解答集”,那么问句刻画形式为<1'>?21(p,p)。
另外,宋文淦先生对一元孰问句的形式分析主要集中在对一元孰个体问句,即“哪个(些)问句”的形式分析上,宋先生在这部分中采用的是一阶谓词逻辑作为分析工具。与基本抑问句相对应,一元孰个体问句也可以分为举m例孰问句,恰好m个择取孰问句与全列孰问句三种。这类一元孰问句形式分别表示为(?mx)P(x),(?m!x)P(x),(?cx)P(x)。其中(?mx)、(?m!x)、(?cx)都是在问句逻辑形式语言LE中含有自由变元的疑问量词;而P(x)是一个一元命题函数,可以被看成是表示x具有某种复合的(包括简单的)性质[3]16。例如,问句<2>“我们学校哪一个年级的学生党员开会呀?”我们用G(x)表示某一个年级的党员,用M(x)表示参加会议的党员,根据这个特指问句的直接解答,可以将它形式为:<2'>(x)?(G(x)∧M(x))。宋先生的逻辑形式分析方法建立在一阶逻辑的基础之上,结合了问句“直接解答集”观点,于是将问句的逻辑形式与问句的解答之间建立起某种特定的联系,从而将对问句的形式分析转化为对解答的形式分析,因为问句的解答从本质上讲就是一个命题,因此问句的形式分析最终归结于命题的形式分析。这种方法使用的形式语言是一阶逻辑的扩充系统———问句逻辑系统的形式语言LE,该方法的优势之处在于通过利用经典命题逻辑与现代一阶谓词逻辑来对自然语言中基本问句类型内部的形式逻辑特征做出了清晰明确的描述,尤其是对问句中一类质疑含有数量关系的“哪个(些)”问句的进行了严格的形式刻画;另外,从语法上考虑问句之间的逻辑推理与演算,也具有直接性的特点。然而对于问句的形式分析来说,该方法还有不足之处。
在自然语言中问句是纷繁复杂的,那么对问句进行形式分析,能否找到一种方法相对将多样化问句通过该方法加以形式刻画这是关键。具体来说,在现代汉语中,我们会在日常生活中提出以下几个问句:<3>明天学生党员开会吗?<4>学生党员什么时间开会呀?与问句<1>相比不难发现,问句<3>中的“明天”主要负载了提问者所需要了解的信息,是该问句的提问重点,这样的提问重点被称为“对比焦点”,是指“问句提问时说话人要有意强调的信息或着重说明的部分,通常在汉语疑问句中是运用重音进行凸显,在口语交际中表现十分突出”[4],问句<3>显然与问句<1>不一样。如将它们不加以区分都采用“直接解答”的逻辑形式分析方法,最终问句<3>的形式还是要表达为与问句<1>相同的形式<1'>。这样就无法分析到问句内部,也就无法准确地刻画不同问句的逻辑形式。另外,问句<4>是以“什么时间”(when)为标志的特指问句,对于这一特指问句要得到它的所有直接解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可以说出“明天学生党员开会”、“明天上午8:30学生党员开会”、“下周一学生党员开会”等等若干个满足<4>的直接解答,如采用刻画问句<2>那样的方法,就会得到一个有无穷长析取支的析取式,宋文淦先生曾指出类似<4>的问句有无穷直接解答,是一个无意义的问句,这显然和我们的常识不符,所以逻辑形式分析方法也不适用于这种特指问句。由于该方法对于现代汉语中一些特殊的初等问句,无法根据其规则进行形式分析,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此我们在研究方法上需要另辟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