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城市建筑论文 » 正文

建筑表皮艺术构图的特征

2021-4-9 | 城市建筑论文

 

每个人都有对城市建筑形态的审美与记忆。然而,随着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对人们自由漫步的剥夺,人们对城市建筑的审美价值和艺术追求亦随之发生了改变。人们对建筑的体验,由内部感动更多的转向为外部感受。这时大众所关注的可能不是建筑空间的灵动组合,更不是建筑设计的晦涩理念,吸引市民目光的可能只是建筑的表皮图案———当代城市建筑文化正在被读图时代的大众审美价值取向所慢慢压缩,并逐渐由其表皮价值所主导[1]。在此背景下,人们对城市建筑表皮二维形象的审美价值追求,在当代已经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表皮图案化的艺术趋势

 

建筑表皮有抽象和具象的双重内涵。在抽象的意义上,建筑表皮是建筑与外部空间直接接触的表面,是传统的立面概念所指;在具象的意义上,建筑表皮是具有一定厚度的,人可以通过触觉、视觉直接感受到的建筑表层。建筑表皮图案是指,建筑表皮的形式构成元素,通过一定的编排组织关系,建构出的某种艺术构图或视觉符号[2]。

 

1.表皮艺术构图的历史演进

 

当代建筑表皮图案化的艺术趋势,并非横空出世的建筑风格,而是社会文化渗透、时代科技进步与建筑表皮艺术构图嬗变的产物。就建筑表皮艺术构图的历史演进来说,建筑表皮艺术构图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真实表现、初步独立、复杂形态、自由表达”等四个阶段(图1)。帕提农神庙是古典主义建筑表皮“真实表现”的代表作品,其建筑表皮受制于建筑的结构与功能,此时人们强调的是建筑立面对数理美学和宗教伦理关系的表现(图1-1)。萨伏伊别墅的“自由立面”,是现代主义建筑表皮初步获得独立的“新建筑”宣言,其建筑表皮开始摆脱自然逻辑和现实指涉的束缚,注重吸取现代构成艺术的新成果,创造了表皮构图的抽象艺术形式(图1-2)。螺旋大厦则以一系列不同尺度的正方形,模糊了建筑的尺度,制造出一种混乱与秩序并存、片断性与整体性同在的立面构图(图1-3),较好地反映了后现代建筑复杂性与矛盾性的美学追求[3]。数字北京大厦是为北京奥运会提供信息服务的办公大楼,其表皮图案造型设计成集成电路板上的芯片,用建筑外立面上的“数字信息”传达建筑的使命,建筑成为信息的载体[4],“电路板”图案自由明快,清晰地表达了当代建筑表皮自由化、图案化的设计追求(图1-4)。

 

2.表皮图案化的当代趋势

 

建筑表皮形式在经历了古典主义的真实表现、现代主义的初步独立、后现代主义的复杂形态等三个阶段后,迎来了当代建筑表皮功能复合、表皮结构独立的自由创作阶段。当代建筑表皮脱离了自然和功能的束缚,并由此喷发出自由化、图案化、整体化、媒体化、复杂化等多元的艺术形态[5]。在当代建筑表皮丰富多彩的艺术化过程中,注重表皮图案化视觉特征的立面设计手法正在为大众所接受,并逐步成为主流的设计趋势(图2)。不难理解,建筑表皮自身功能与构造的嬗变、读图时代直接获取图像化建筑信息的审美环境与审美追求、符号消费文化的大众审美意识、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等等,是当代建筑表皮涌现出图案化艺术趋势的时代背景。上海世博会捷克馆,白色外墙上由63415只黑色橡胶“冰球”拼出布拉格老城区的平面图,形成了具有结集构成效果的肌理立面,直接了当地表达了捷克古老的城市文化和捷克人民的体育爱好(图2-1)。而北京百盛购物中心,以自身模仿树木的抽象元素构成的近似肌理立面,散发着使人过目难忘的独特艺术魅力(图2-2)。“0-14”大厦位于迪拜商务湾的核心区。其外壳与建筑主体之间留有近1米宽的空间,以制造具有“烟囱效应”的微气候缓冲层,它能使热空气上升,有效地冷却穿孔外壳后面的玻璃窗表面。由于建筑表皮功能的复合与结构的独立,设计师就可以根据结构、视线、日光辐射和照度等需求,进行较为自由的参数化设计,形成独特的建筑表皮意象———圆形近似构成的多孔织物状表皮图案,进而可较好地表达当代建筑表皮图案化的迷人魅力和主流趋势(图2-3)。

 

二图案逻辑化的艺术追求

 

图案逻辑化是指,建筑表皮视觉图案的理性组织关系。建筑表皮图案形式的理性组织关系,可以是形式外在的、显性的构成秩序与形式规律,也可以是形式内在的、隐性“理式”秩序及其科学规律。

 

1.立面构图的数理逻辑

 

早在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学派就认为,万物最基本的原素是数,数的原则统摄着宇宙中的一切现象,美的物体在形式上均具备一定的比例关系。所谓比例,简单地说,也就是物体的各部分或构件与整体之间,存在一种倍数关系,谐调的比例可以引起人们的美感,同时还具有满足理智和合乎逻辑的特性[6]。建筑表皮艺术的立面构图,用数理逻辑来推敲,就是建筑表皮元素以及元素与整体之间,必需遵循某种比例的关系,良好的建筑立面构图,一定是建立在比例逻辑基础之上的理性秩序构成(图3-1)。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现代数学逻辑对当代建筑表皮艺术的渗透更是影响空前,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模式变换,如折叠、函数连续变换(包括旋转、螺旋、卷曲等);二是新几何学,包括多面体几何、拓扑几何和非欧几何学[7]。当然,创新的特色构图并不一定完全是由高深的数学理论所形成,有时在简单的几何法则指导下,也会产生惊人的艺术效果。如马德里LEON会堂呈现出的繁复立面构图,通过简单的辅助线分析即得到了所有立面构图的网格交点,这种令人惊奇的效果就来源于简单的几何网格逻辑(图3-2)。

 

2.图案形式的构成逻辑

 

现代建筑表皮在注重表皮要素数理关系的同时,亦开始对表皮要素构成关系进行探索。构成是一种近代造型概念,最先起源于包豪斯,发展于1960-1970年代。构成是以基本形为素材,按照美学原则、力学或心理物理学原理进行组合,赋予其秩序,重新构建成具备新的感受意义的形态。常见构成包括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等。就建筑表皮图案形式而言,其构成逻辑有“重复构成、近似构成”等8种形式(图4)。重复构成是指,建筑表皮的同一构图元素,连续有规律地重复出现的排列形式(图4-1);近似构成是指,具有相似特征的建筑表皮构图元素,反复出现的排列形式(图4-2);渐变构成是指,建筑表皮的构成元素循序渐进,呈现一种规律性变化的构成方法(图4-3);发射构成是指,建筑表皮的构成元素从某一中心出发,逐渐向外扩散,呈现出辐射视觉效果的排列方式(图4-4);变异构成是指,建筑表皮在重复构成的肌理上,一个或几个构成元素突然发生变异的构成(图4-5);结集构成是指,数量众多的建筑表皮元素,在表皮的某个位置结集,呈现出或疏或散的视觉效果(图4-6);对比构成是指,形状大小、颜色深浅、明暗不同的建筑表皮元素,依照某种数理关系所形成的变化构成(图4-7);错视构成是指,利用透视学中的视点、灭点、视平线等原理,建筑表皮在视觉关系上所形成的变幻形态(图4-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