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互联网管理论文 » 正文

虚拟社会管理强化与革新途径

2021-4-9 | 互联网管理论文

 

一、引言:研究述评与问题提出

 

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虚拟社会是基于互联网的虚拟空间,以虚拟的人为中心,以信息生产、交换为纽带,并在虚拟认识、虚拟实践和虚拟交往等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虚拟联系和关系的人化的场域,虚拟社会具有虚实二重性、有机整体性、开放与广域性、分散与脆弱性和整合与优化性的属性[1](29-36)。为了便于研究,本文中的网络社会是指基于互联网虚拟空间的网络社会,并且与“虚拟社会”是同一所指。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在社会管理包括虚拟社会管理论和实践方面不断探索,取得了重大成绩。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人民日报社时进一步指出:“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十七届五中全会要求“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传播能力”。加强和创新虚拟社会管理,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新升华,是深入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所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目前,学术界关于社会管理特别是虚拟社会管理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于社会管理涵义的研究。马凯国务委员[2]对社会管理做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指出“维系社会秩序”是社会管理的核心内涵,“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认同、秉持社会公正、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治安、应对社会风险”是基本任务,政府和社会各方是主体,“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创造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础运行条件和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是直接目的。关于社会管理科学化,郑杭生[3]提出“在我国,所谓社会管理科学化主要是使社会管理更加符合规律性,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并把一些好的理念转化为科学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当前,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应重点把握我国社会的发展状况和社会成员的需求”,“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利益,努力满足群众的愿望和需求”。第二,关于社会管理实现路径的研究。李培林[4]指出:“创新社会管理是我国改革的新任务”。杨宜勇[5]认为,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变化提出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解决好这个课题,需要我们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创新举措。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6]在2005年发布“加快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改革”的研究报告,提出了加快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改革的总体思路和若干建议。何增科及其课题组于2007年发布“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社会工作发展研究”的报告,对改革完善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和意义、总体思路、社会工作发展等进行研究,提出“深化十大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构想”。陈振明及其研究团队于2008发表了“我国社会管理格局和管理体系构建”课题研究报告,探讨转型期我国社会管理格局和体系构建问题。应松年[7]提出“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的基础和框架内,完善社会管理的体制和机制。”

 

第二,网络社会及其治理的研究。首先,关于网络社会概念的梳理。郑中玉、何明升[8]通过考察提出,网络社会分为作为一种新社会结构形态的“网络社会”(networksociety)和基于互联网架构的电脑网络空间(cyberspace)的“网络社会”(cybersocie-ty),尽管在中文上是同一“能指”,但各有不同“所指”。夏学銮[9]提出:“网络社会既是一种社会形态,又是一种社会建构”,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网络社会学建构。其次,关于网络社会的治理必要性。刘伟、杨益哲[10]认为,网络治理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为众多的行动主体彼此合作、共同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提供了一种具有启发性的理论视野和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框架。当然,作为一种全新的治理模式,其走向成熟与完善需要一个过程。曾润喜、徐晓林[11]认为,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致使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政府与网民都面临着困境,因此,加快对互联网治理的研究迫在眉睫。最后,关于网络治理的路径分析。刘挺[12]从“网络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风险社会”的角度、郑爱龙[13]从伦理学的角度、李欲晓[14]从信息社会法律的角度提出网络社会的治理对策。

 

第三,关于虚拟社会管理的研究。首先关于虚拟社会性质的研究。刁生福[15]认为虚拟社会是指“基于全球计算机网络化的由人、机器、信息源之间相互联结而构成的一种新型的社会生活和交往的虚拟空间。其基本特征是虚拟性,但作为一种人类智慧的创造物,其所有构成要素都是真实的,根本无法脱离现实的世界,因此又具有现实性”。曾令辉[1](42)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角度出发,认为虚拟社会本质是人类社会和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利益需求场域的拓展。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统一于人类整个社会。其次,关于加强虚拟社会管理的必要性的研究。王成兵,吴玉军[17]指出,虚拟社会“碎片化、虚拟性的生活方式,对当代人的认同感构成了极大挑战”;谢俊贵[17]提出网络虚拟社会的七大突出问题,应切实加强网上虚拟社会建设。再次,关于虚拟社会管理的途径。朱荣等[18]从公安工作的角度提出创新互联网虚拟社会管理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2010年8月24日,中国法学会召开了以“网络虚拟社会管理之法律问题”为主题的专家恳谈会,提出要“加强网络的法律规制”[19];杨守建、郭开元[20]认为,加强网络制度建设和优化互联网运行机制是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工作创新的重点和方向,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互联网管理模式和创新互联网管理的方式手段是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工作创新的重要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