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生态文化论文
一、面向全社会构建生态文化观的政策支持与哲学依据
历史总是在矛盾中辩证地发展。现代工业文明在带来进步的同时,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也暴露出它固有的内在缺陷,突出地表现为生态、环境和资源压力日渐增大,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日益突出。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表现。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党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中国应该在经济发展中注重生态问题,把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统一起来。生态文明教育需要面向全社会进行,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全社会有义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为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同一问题在不同的场所、不同环境中应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不能千篇一律,生态文明教育也要面向各具特色的对象。我们的党和政府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要面向全社会,全社会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生态问题是伴随着人类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尤其是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一端是展现出人类物质财富大幅度增长,另一端是暴露出以牺牲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生态问题。作为事物发展中产生的矛盾的影响,生态问题所带来的影响使我们每个人都深受其害。因此,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由全社会来承担,决不能由社会某一个组织、某一群对象来解决。
二、构建生态文化观对于解决生态问题的必要性
本文所指的生态文化观特指按照不同群体的特征,依照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本精神,构建群体的生态文化观,利用这种生态文化观影响本群体活动,解决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生态问题。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极其宽泛的概念,既可以指人类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亦可指科学、艺术、哲学、信仰、道德风俗以及思想观念等精神成果。文化可以划分为物质、社会组织结构、观念精神三个相互联系的层次,这三个层次构成一个同心圆的圈层结构,观念精神当然属于核心,构成了文化的固有内核。每一种文化的形成都是特定的信仰与观念通过社会风俗、文学艺术、科学和教育传播展开,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各个层面。生态文明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要求构建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符合社会发展的文化观念,本文力图针对不同的受教育对象,构建出不同的生态文化观,以影响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教育,推动社会发展问题。
三、生态文明教育的五个对象现有的生态文化观基本情况分析
本文认为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在“企业”、“政府”、“学校”、“媒体”四种组织和一个特定身份“个人”中开展,这五种教育对象有着不同的身份,有着不同的特点,他们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在贯彻“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政策时,教育形式应该不同,这五种对象的生态文化观也各具特色。
1.以“资本获利为目的”的企业是否形成了既能发展又能环保的生态文化观?本文认为近代工业社会以来的生态问题主要是企业造成的,企业应承担主要责任,企业应该成为维护生态文明的生力军。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企业数量大幅度增加,但是企业的生态意识缺乏,单纯的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忽视了企业自身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内部缺乏生态文明观念,加之大量企业本身缺乏自身文化观念,企业生态文化观念更无从谈起。目前我国企业中尚未形成构建本企业生态文化观的趋势,我们有必要引导企业构建内部生态文化观念。
2.以“服务公众为目的”的政府是否出台了强有力的保护生态环境政策?政府工作人员是否具有生态观?本文所指的政府指广义的政府,即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等公共机关,因为政府代表着社会公共权力,政府在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生态问题时,承担着组织者的地位和表率者的身份。从立法角度上看,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已成体系。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规范体系,指由污染防治、生态保护、资源保护等环境保护法律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我国的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法律解释、环境标准以及国际惯例和国际法中都已经具备了规范的体系。从执法角度上看,我国环境执法存在较多问题。大概存在以下问题:执法环境较差,影响执法水平,一些企业甚至暴力阻碍法律执行;环境执法形势日益严峻,执法队伍人员少、装备差、监控手段落后、经费难以保障等问题突出;环境执法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总体看,环保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大量存在,改变不了这种状况,环保法律就是一张废纸。从司法角度上看,环境司法也面临突出问题。比如涉及环境保护案件取证难,诉讼时效认定难,法律适用难,裁决执行难。从政府机关及公务人员素质上看,在生态上,有些政府机关、公务人员素质表现得不是特别好。
3.以“教书育人为目的”的学校是否建立了系统的生态教育课程和拥有专职生态课程教师?学校生态文化观念又如何?我国的教科书从初级教育到高等教育中都贯穿有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教科书中都纳入了生态文明的知识。学生们不仅通过所学的生态教育知识规范了自己的行为,而且通过自己的生活约束、影响其他人的行为,尽管有时候这种作用表现得微不足道,但是长期作用下,一定程度上影响、改变了社会人员的行为。但是问题往往存在于当学生逐渐成长并走向社会之后,从事工作中忽视了环境问题,似乎忘记了以前所学的知识。当然,这些问题一方面要归结于整个社会大环境问题,也有学校教育本身问题。
4.以“传播信息为目的”的媒体是否体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拥有自己的生态文化观念?媒体是指宣传的载体或平台,比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此外,还应有户外媒体,如路牌灯箱的广告位等。这些传播、宣传载体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媒体传播信息具有快速、放大功能,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功能宣传生态文明理论。据观察,目前许多大的网站、媒体都开设有公益频道,这些频道在传播生态环保教育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腾讯公益频道”、“百度公益频道”、“新浪公益频道”、“凤凰网公益频道”,这些网站一方面作为媒体、另一方面又是企业,在宣传生态环保方面起到很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