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版权贸易论文
21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以民族文化为单元的多元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加快了融合与互动进程,以版权、影视、会展等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已成为公认的朝阳产业,引发了世界范围内文化贸易的蓬勃发展。其中,图书版权贸易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在国际经济贸易格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中国作为一个世界文化大国,正在致力于以版权合作与贸易推动中国图书融入全球出版网络,谋求中华文化的崛起。在此背景下,研究中国图书版权贸易的发展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版权贸易的定义及内涵
版权贸易主要是指在版权许可(CopyrightLicense)和版权转让(CopyrightTransfer)过程中产生的贸易行为,属于许可证贸易的范畴,也是无形财产权的贸易。当前,对与版权相关贸易的界定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有争议的,甚至对版权贸易(CopyrightTrade)这一名称也还没有定论,在欧美及中国港台地区多称为版权交易(CopyrightExchange)。一般认为,版权贸易指以版权为标的的交易活动,是与版权有关的经济权利的转让与许可。也有学者认为,版权贸易是中国版权界的一种习惯用语,其内涵除了版权许可和转让之外,还包括与其相关的一些业务或工作。还有学者认为,版权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所以版权贸易本质是出版文化选择功能的延伸。从广义上讲,在版权许可或转让行为过程中,当事人无论是否为同一国籍、或在同一地域,都可以称作版权贸易。但在实践中,中国业界所称的版权贸易通常是狭义的概念,主要指国际间或不同地区间的涉外版权贸易行为,通常指著作权人与使用者不在同一国家或地区的情况,但中国大陆与港澳台地区之间的版权贸易行为,也称为版权贸易。1992年10月15日和30日,中国先后成为《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的成员国,对外版权贸易开始进入国际法的框架内运作,也才开始进行涉外版权贸易(包括对港澳台)。图书版权贸易是版权贸易的一种,我国目前图书版权贸易所涉及的版权内容主要是翻译权的转让,以及中国大陆与港台间的中文(简、繁两种字体)专有出版权的转让。因为当前我国其他版权贸易量不多,所以现在所指的版权贸易一般就是图书版权贸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的出版社向海外的出版商出售版权;二是中国的出版社从海外出版商或版权所有人手里引进和购买版权。
二、中国图书版权贸易发展现状与问题
中国的图书版权产业在改革开放中不断调整政策,逐步扩大对外开放,全国除西藏之外,各省市的出版社均有开展版权引进和输出的记录。根据国家版权局网站公布的信息统计,1992年至2007年,我国内地图书出版社引进版权累计96005项,输出版权累计14508项。2001年中国加入WTO,成为中国出版业版权贸易事业和对外交流合作快速发展的又一契机,我国图书版权贸易稳步推进,从规模数量型向优质高效型转移。
(一)图书版权贸易数量增长迅速,逆差明显
1992年我国图书版权贸易总数是1666种,2007年达12826种,15年间增长了近7倍。其中,版权引进由1057种增加到10255种,增长了8.7倍;版权输出由609种增加至2571种,增长了3.2倍。1992—2007年,我国图书版权贸易引进和输出状况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1992—2007年,我国图书版权的引进和输出数量逐年攀升,总体上呈稳步增长的态势,但引进数量在2004年、2005年和2007年有较大幅度的回落。自1994年起,图书版权的引进数量开始快速增长,到2003年的九年间,年均增长率为36.74%。这说明,我国内地出版社在经过加入两个国际版权公约初期的短暂的茫然后,很快就适应了国际版权贸易规则,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来,随着我国内地图书分销业市场的逐步开放和业内版权意识的日益加强,图书版权引进已经成为国内许多出版社的一个新的市场开拓空间和经济增长点。与此同时,输出数量增幅缓慢,九年间仅增长了11.41%,由此带来中国图书版权贸易逆差逐渐加大的局面。2003年,中国的图书版权贸易逆差为史上最大值11705种。
(二)图书版权贸易对象国集中
在过去的近十年里,我国内地对外图书版权贸易的对象不够均衡,贸易对象的国别和地区集中。
1.引进对象的国别与地区分布
2007年,我国内地图书引进版权的数量分别为:美国3878种、英国1635种、台湾地区892种、日本822种、德国585种、韩国416种、法国393种、香港地区268种、新加坡228种、俄罗斯92种、加拿大33种、其他地区1013种。可见,从欧美地区来看,目前我国内地图书版权引进主要集中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与俄罗斯等五个国家。如果仅从亚洲地区来看,日本和我国台湾是主要的图书版权引进地,从我国香港、韩国和新加坡等地引进版权数量也相对较多。2000—2007年,我国图书版权引进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是美国、英国、台湾地区、日本、德国、韩国、法国和香港地区。从表1中可以看到,2000—2005年,以上8个国家和地区的引进额合计占当年引进总额的90%以上,这一比例在2006年有一定程度的下降,2007年又增长至87%。
2.输出对象的国别与地区分布
就我国内地版权输出的国别与地区分布而言,排在最前面的是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主要集中国家是韩国、新加坡和日本等亚洲国家,其次才是美国、英国等国家。可见,目前国际出版市场对中国图书还缺乏了解和认识,虽然输出国较多,但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从表2中可以看出,除个别年份外,我国图书版权主要输出的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量之和均占当年图书版权输出总量的90%左右,输出对象的国别与地区分布集中。
(三)图书版权贸易的作品类别分布不均衡
我国内地图书版权作品引进的类别已经从以外语学习和文化生活为主的单一化发展到多样化,这是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热点及国内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近年来,图书品种不断增多,其中科学技术类、经济管理类与语言类图书成为引进书的三大热点。2003年,引进数量较多的图书类别是工业技术(T)、经济(F)、文科教体(G)、文学(I)、社会科学(C)和语言文学(H),合计占当年引进图书总数的72%(如表3所示)。大量文化生活类作品的引进,满足了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而大量科技、经济与管理等作品的引进,也说明了图书版权贸易在我国“科教兴国”战略中的主要作用。从我国内地版权输出作品的类别来看,社会科学类图书占绝对优势,其次是科技类和综合类图书。2003年我国社会科学类图书输出590种,占输出总数的72.75%;科学技术类图书183种,占22.56%;综合性图书38种,占4.69%。其中,版权输出较多的是历史、地理、文化、文学、医药、卫生等类别;航空航天、工业技术只有8种,生物科学5种,交通运输3种,数学科学、化学2种,天文学1种。从内地输出版权作品的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和医学上。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亚洲的日本、韩国对上述类别的书籍尤为感兴趣,新加坡、马来西亚则对少儿、语言类图书颇感兴趣,欧洲国家往往对东方文明怀有好奇,对中国传统艺术和传统医学兴趣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