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版权贸易论文
199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正式颁布实施。随后,我国又相继加人《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这标志着我国图书版权贸易进人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进人21世纪以后,我国图书版权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为我国图书市场的繁荣和中外文化的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国图书版权贸易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日渐暴露出令人担忧的失衡问题。它阻滞了我国出版业走向世界的步伐,阻滞了文化产业走向成熟的脚步,影响了我国文化的健康发展和海外传播,影响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构和提升,影响到国家文化安全体系的重塑和完善。
一、我国图书版权贸易总t
我国图书版权贸易主要通过出版社进行,版权代理公司和其他机构进行的图书版权贸易所占比例较小,出版社图书版权贸易构成了我国图书版权贸易的主体,基本上反映了我国图书版权贸易的全貌①。根据国家版权局公布的资料,2000一2006年间我国通过出版社进行的图书版权贸易共计77413种,其中引进版权69216种,输出版权8197种;2000年我国进行的图书版权贸易共计8081种,其中引进7343种,输出638种;2006年进行的图书版权贸易共计130(X)种,其中引进10950种,输出2050种,2003年是7年间图书版权贸易的最高峰,图书版权的引进、输出总量高达13327种,占图书版权贸易总量的17.2%,2002、2003、20()4、2005、2006年连续5年的图书版权贸易总量都在万种以上(见图一)。7年间年均增长率为8.31%,其中2002年增幅最高,增长率高达22.93%,其次是2000年,增长率是17.5%。2004、2005年连续两年由于图书版权引进数量下降致使我国图书版权贸易在总量上出现负增长,尤其是2004年出现了一1738%的增长率,2006年又有较大幅度增长(见图二)。
二、我国图书版权贸易的失衡
我国图书版权贸易总量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令人担忧的失衡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数量失衡
从图书版权引进数量上看,2000一2006年间我国共引进图书版权69216种,引进数量最少的年份是2000年(引进7343种),引进数量最多的年份是2003年(引进12516种);20(X)一2003年间,我国图书版权引进继续20世纪末期的增长势头,仍然持续上升,2003年达到近10年来图书版权引进的最高峰,此后的2(X)4、2005年则连续两年‘开始下降,2006年略有回升。这表明,2003年以后,我国的图书版权引进在经过一个阶段的持续上升以后,出版业对图书版权的引进更加理性和冷静(见图三)。从图书版权输出数量上看,2(X)0~2006年间,我国通过出版社输出的图书版权共计8197种,与国外出版业发达国家的图书版权输出相比存在着较大差异,如不考虑美国输人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图书版权,20(刃-2006年间仅输人到我国的图书版权就多达27145种,是同期我国图书版权输出总数的3.3倍。不过,除2003年受“非典”影响我国图书版权输出增长率有所下降外,2000年以来我国的图书版权输出基本上每年都在增长,2000年输出图书版权638种,20()6年输出图书版权已达2050种,增长了3.2倍(见图四),尤其是2003年以后,政府主管部门鼓励图书版权输出的宏观政策的出台有效地促进了图书版权输出的快速增长,2004年的增长率高达37.1%,2006年也达30%(见图五)。通过图书版权引进数量和输出数量的比较可以发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图书版权贸易存在着明显的逆差,版权引进和版权输出的数量失衡。进人21世纪以后,这种失衡现象依然存在。版权引进和输出的数量比例,20(刃、2(X)1、2003三年都在10:1以上,2(X)3年则高达巧.4:1。尽管2003年以后这种贸易逆差状况有所改观,但逆差依然存在,数量失衡问题依然严峻,这从这几年的贸易逆差数量上就能明显地得到反映(见表1)。目前情况下,这种数量上的失衡虽然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且在短时间内难以消除,但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弊端,尤其是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国家文化安全体系建构和文化软实力提升等方面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
(二)省区失衡
一方面,从参与图书版权贸易的省份范围上看,20(刃一2005年间,除西藏自治区以外我国其他30个省、市、自治区都参与了图书版权的引进和输出,参与图书版权贸易的省区分布广泛。另一方面,从各省份图书版权引进和输出的数量上看,2000一2005年间引进图书版权最多的地区是北京市,共计引进图书版权38632种,占全国图书版权引进总数的66.3%,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2000一2005年间图书版权引进最少的是青海,只引进1种图书版权;位于2000一2005年间图书版权引进总数前10位的地区分别是北京、上海、辽宁、广西、吉林、江苏、天津、湖南、广东和浙江,这ro个地区占2(X)0一2005年间图书版权引进总数的88.1%(见表2)。2000一2005年,我国图书版权输出数量前10位的省份分别是北京、上海、广东、辽宁、江苏、浙江、湖北、河南、四川和陕西,累计输出图书版权5469种,占图书版权输出总数的89%;其中输出最多的是北京市,共输出图书版权2964种,占输出总数的482%,处于图书版权输出的绝对优势地位;其次是上海,共输出图书版权953种,占输出总数的巧.5%;输出最少的是安徽,共输出图书版权127种,占输出总数的2.1%(见表3)。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图书版权贸易的省区失衡主要体现在国内绝大多数省、区(市)广泛参与的基础上,图书版权贸易交易量大部分主要集中在少数省、区(市)。一方面,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新一轮图书版权贸易兴起以来,参与图书版权贸易的省、区(市)也在不断增加。仅2000一2005年间,参与图书版权输出的省、区(市)数量年均22个,参与图书版权引进的省、区(市)数量年均27个,除西藏以外,我国大陆地区所有的省、区(市)都参与了图书版权贸易(见表4)。另一方面,我国图书版权引进和输出数量的绝大部分又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省、区(市)。从版权引进方面看,根据表2的统计,2(X)0一2005年间,位于我国图书版权引进前三名的北京、上海和辽宁共引进图书版权利422种,占这一时期全国图书版权引进总数的76.24%;从图书版权输出方面看,根据表3的统计,仅20(X)一2005年间,位于我国图书版权输出前三名的北京、上海、辽宁三个省市共输出图书版权4282种,占这一时期全国版权输出总数的69.6%。可见,我国图书版权贸易数量在省、区(市)的分布上又存在着明显的相对集中的趋势。显然,这种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减慢了我国出版业的国际化进程,延缓了我国出版“走出去”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