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教育研究
一、背景及现状
专业课教学是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途径。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课程教学的主旋律。良好的专业课教学效果,对学生在本领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2]随着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对专业科技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对高校专业课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一方面,生产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专业内容日新月异,需要教授给学生的知识量急剧增加;另一方面,随着教改的深入,教学计划的调整,专业课课时也在不断缩减。专业课教学如何适应新的形势,综合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解决好在有限的课时内“讲什么”和“怎么讲”的问题,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的课题。本文以应用无机化学教学实践为例,浅谈关于本科生专业课教学内容增加和课时缩减之间的矛盾及应对办法。
二、专业课内容的撷选
“讲什么”是专业课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不仅必须符合课程教学目标,而且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需求,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服务。应用无机化学是化学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内容博大精深,教学课时却明显不足,仅有32学时。目前可用于该课程的教材有几种版本,内容繁多,有的强调理论,有的注重生产实践,各有所长。面对丰富繁多的专业课内容,如何撷选是开设好专业课的第一步。为了在有限的学时内,确保将必要的专业内容传授给学生,应用无机化学专业课参考了多本教材及众多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并充分考虑生产生活、科研成果、学科前沿这三部分内容的比例,撷选课程讲授的内容,保证课堂的知识容量。具体撷选原则为:
(一)密切联系生产生活
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是为了学以致用,为日后参加工作奠定专业基础,同时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毕业时面临深造和就业的双向选择。选择毕业即就业的学生,希望能够通过专业课的学习,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方法、新思路,使自己具备更多的择业优势,为更好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部分同学非常关注专业课内容的实用性。我们在撷选应用无机化学课程内容时,“无机化学在精细化工领域中的应用”一章,就是与实际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学生学习该部分知识时,既有对未知知识的新奇感,又感觉到内容贴近生活,理解起来非常容易。
(二)教学科研互动
科研成果的特点是对前沿科学问题的探讨和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和提高,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探讨性,能够反映专业课所属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教师将科研工作中的成果和体会讲授给学生,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有利于开拓学生的专业思维,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感受到所学的知识不是单纯抽象的概念,而是我们身边正在进行的科研课题,距离自己并不遥远。应用无机化学中的“无机光、电、磁材料及其应用”章节,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就是笔者所带领的课题组取得的科研成果,因而讲解时得心应手,学生研究专业课题时也感同身受,彼此很好地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互动。[3]
(三)准确把握学科前沿
学科前沿进展的介绍可以丰富专业课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了解该领域的尖端科技和研究热点,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特别是那些准备继续深造的学生,期望了解本专业最前沿的科学知识、研究的热点课题和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在应用无机化学课程中,我们探讨了“无机纳米材料及其在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具体介绍了纳米机器人、纳米器件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进展,这些前沿知识的讲解,有助于准备继续深造的学生选择今后研究的方向。[4]
三、课时不足的应对办法
解决好“讲什么”的问题后,还应该在“怎么讲”上着力,才能较好地解决课程内容增加和课时不足之间的矛盾,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几年的专业课授课经验,建议采用以下几种应对措施: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注重课堂辐射效果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强调教师的讲解,忽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专业思维空间的拓展。这种教学模式,虽然每节课都在讲授专业知识,但这些内容往往只局限于“讲”与“受”,课堂辐射拓展作用不大。要获得更好的专业课授课效果,可以采用多种模式并用的专业课授课方式,注重课堂内容的辐射作用和“抛砖引玉”效果。专业课教师作为课程所属学科领域的引路人,不仅要非常熟悉讲授的专业课内容,而且还要在教学方式上创新,积极听取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专业课学习困惑,不断丰富课程内容和专业内涵,实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相互激励。在应用无机化学授课过程中,除教师讲授外,我们还针对课程的部分内容,采取了专家讲座、小组讨论、课外兴趣实验等教学模式,扩大了专业课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起到了很好的课堂辐射效果。
(二)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现有的教学模式中,讲授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在课堂上系统地讲授自己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如果不顾及学生的情绪和思维,学生没有自由思考的时间和氛围,久而久之便会形成对教师和课堂笔记依赖的习惯,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不加批判、不加思考地全部接受。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事实上,在教和学这对矛盾中,教师讲授虽然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终究不能包办代替学生学习。教师是传播知识的载体,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职责与义务,但没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有意识地获取知识和提高运用知识的技巧,“教”也很难获得成功。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问卷调查、课后交流等多种沟通方式,了解学生学习这门课的目的、感兴趣的内容、期望学到的知识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等,根据反馈的信息调整授课内容和方式。另外,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没有一成不变的生产运行模式,学生必须有足够的思考空间,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最适合有效的解决办法。专业课教师的作用还在于通过积极的引导,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学生刻苦钻研,激发专业学习的兴趣,使教学效果产生质的飞跃。同时,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增加学生对教学过程了解的环节,通过短时间的教学互换,比如让学生针对某一专业问题站上讲台发表一下自己的认识和观点,亲身感受到学习主体的地位,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教学程序和知识积累的重要性,还可以融洽教学关系,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