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英美文学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将提高教育质量放在了重要位置,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教育部2000年批准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在提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同时,要求英语人才应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其中包括必备的文学知识。而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为此,试从建构主义角度出发,阐述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教授英美文学课程。
一、英美文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英美文学教学是英语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英美文学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美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以提高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它不仅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获得英语学习必要的文学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和审美敏感性,以及敏锐感受生活、认知生活的能力。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英美文学的重要性一直未变。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陈旧,其他专业、非专业课程对文学课的挤压、高校扩招后教师教学工作量的加重等等方面的因素,导致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程兴趣逐年降低,使得英美文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1]。英美文学的教学一直延续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单向传授知识,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过于陈旧,缺乏创新,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的输入,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对教师教授的文学知识和文选作品只是生搬硬套、死记硬背,以期达到考试过关的目的,没有任何自主性地发挥,等考试结束,这些靠死记硬背而记下的东西很快就会被学生忘得一干二净,更不用说让学生对那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创造性的思考与研究。那些文学作品中的智慧、感情、经验、原创力、想象力、生命思想以及审美意识,都会丧失在这刻板、僵化的教学模式中。除此之外,由于课程内容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文学流派众多,作家风格纷繁多样,而分配给文学课的课时却极为有限,教师不得不在极为有限的课时内尽可能多地灌输书本上的知识,努力做到面面俱到,这样对教学内容详略主次不能作到科学把握及合理的取舍,只会是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课时,采用何种有效途径才能使英美文学课成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一门课,成为教师们努力的方向。
二、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英美文学教学
运用网络技术进行英美文学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基础的授课模式,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多种形式的网络材料为基础的授课模式。而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正是符合建构主义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但并不忽视教师指导作用的学习模式。网络教学具有极大的优势。首先,网络是一个开放型的巨型资源库。它能为英美文学教学提供全方位的、最前沿的教学素材。网络中的资料是动态的、实时更新的,而且涵盖了社会(包括文学)的方方面面,为师生双方都提供了很大的选择余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网络学习过程是交互式的。网络界面能够实现人机互动和教学互动,实现了一对多和多对多。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流媒体和音频视频教学,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获得知识。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同样,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在网上搜集各种文学资料,和同学们一起研讨,这就突破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这类教学过程更能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此外,计算机还可以进行大规模作业批改,考试评分以及各种教学管理,使教师提高工作效率。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手段的改革会从根本上引起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变化,使英语教学逐渐从教师主导的课堂讲授法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法。
三、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教学理论基础
从学习论的角度来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英美文学教学的重要理论来源。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2]。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而在这四大要素中“情境”被置于首要位置,这说明了学习中的环境对学习者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谓的“情境”就是指学习环境中的环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认知主体也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包括社会文化)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即所有知识意义都是随着学习环境的变化而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的。因此,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3]。由此可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参与所给信息的认知与理解,积极建构意义。它强调了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重要性。这就为我们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上教授英美文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英美文学的教学也要在建构主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教师要通过一切网络技术,创建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达成最佳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