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英美文学
一
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该大纲在提出转变英语本科教育观念时明确指出:“如何为21世纪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服务,处理好外语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是摆在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和全体外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沿用的纯语言、纯文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讲,外语是一种技能,一种载体;只有当外语与某一载体相结合,才能形成专业”。因此,我们必须面向社会市场,朝着所谓的“外语+专业”(如商贸、计算机、建筑、会计、法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这一教学大纲把英语专业的课程分为三个板块:专业技能课(听说读写译技能)、专业知识课(语言学、词汇学、语法学、英美文学、英美社会文化等)和相关知识课程(经贸、法律、管理、新闻、科技等)[1]。从整体上看,教育部颁布的这个《大纲》应该说是符合我国外语教育实际的,因为我国目前的确是处在一个市场经济的特殊转型时期,对外开放需要大批精通外语又懂得技术或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毫无疑问也体现了高等教育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因而,在《大纲》出台的同时,就有专家撰文指出:“我国每年仅需要少量的外语与文学、外语与语言学相复合的专业人才,以从事外国文学和语言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而大量需要的则是外语与其他学科如外交、经贸、新闻等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这种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是市场经济对外语专业教育提出的要求,是新时代的需求。”[2]着眼于国家层面来看,这种判断是完全正确的,也是外语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即外语高等教育培养的多数人将来主要是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而从事纯粹语言文学研究的仅仅是少数。
然而,高等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具有某种特殊性,因为高师院校的根本使命是培养具有高尚人格、良好的综合素质和扎实语言基础的中小学师资。不过,这种“特殊性”几乎被完全忽视了。大多数高师院校的英语专业不顾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热浪下,特别是在“有用乃大”的功利主义思想的鼓噪下,大量增加本不擅长的外贸、经济、法律、科技、计算机等课程。“专业知识”课程模块的英美文学课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冷落,日益被边缘化。长期在师范院校从事外语专业教学研究的蒋洪新教授指出:“纵观近十年来的英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实践,屈指可数的成功者局限于几所复合专业强大的院校。这些院校有悠久的专业历史、良好的办学条件和能操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如经贸院校的商务英语,往往能办出特色与成绩,但是财经类院校、师范院校等鲜有成功者。”[3]真可谓一语中的。
根据《大纲》本科课程设置规定,英语专业在大学三年级时设置“英国文学”,课时数为72学时;在大学四年级时设置“美国文学”,课时为72学时。整个英语专业的总课时为2000多学时,而“文学”课程仅占7%。“英语专业”原来的名称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而作为专业核心内容的“文学”,所占比例不到十分之一,显然偏少。不仅如此,作为英语专业主干课程的“英美文学”,目前在高师院校遭遇的冷落更为触目惊心。在我们比较了解的西部高等师范院校中,大多数学校就连《大纲》要求的课时数都没有达到,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两个群体中的相当部分人都认为英美文学课程属于“可有可无”的课程。程爱民等提供的《关于我国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比较全面地描述和分析了当前英美文学课程的困境,特别是在谈到教学材料与方法时,更是切中要害:长期以来,多数教师以史为主,沿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注重教师的讲解,对学生的参与要求不高。在讲授一部作品或者一个作家时,先是从时代背景、作家生平讲起,接着是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这四段论的程序化方法极易使课堂气氛变得沉闷,学生也只有被动地听。由于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什么兴趣,课后阅读也不太积极[4]。
当然,高师院校英美文学教学的问题远不止在课时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到目前为止,虽然我们没有见到学者专门对高等师范院校英美文学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过研究,但已有不少学者包括王守仁、蓝仁哲、张中载、李公昭等教授对国内高校英美文学课程所遭遇的困境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他们所提出的英美文学课程的问题大部分也是高师院校所存在的。综合各家之言,并结合高师的教学现状,我们认为,高师院校英美文学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在课程体系中有不断被边缘化的趋势。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对这类“无用”课程的价值没有足够的清醒的认识,而去追捧那些所谓“实用性”强的外贸、经济、法律等课程。由此,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有本末倒置的危险;第二,师资资源匮乏。很多院校都没有受过硕士以上正规教育的文学教师,在我们所在的重庆市,所有市属二本院校中,几乎都开办有英语专业,但是除了一所外语专业院校外,80%的学校都没有文学教授;第三,教学方法和手段亟需改进。大部分教师仍然是“满堂灌”,即便是使用了PPT多媒体,但是仅仅是把该板书的提纲打在屏幕上而已,根本没有“多媒体”的内涵。程爱民的调查报告显示,60%的教师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性不足;第四,教材建设滞后。大部分学校使用的教材还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英美文学史,或者文学选读。这些教材的编写者大都是名家,教材本身的质量是不错的,但是这些教材大都“大而全”,用在课时、学生兴趣都发生重大改变的当下显然不很合适;第五,课时太少。由于教育部整体上压缩了本科生的课堂学时数,而又有经贸、外贸、会计、法律等“实用性”课程的挤压,英美文学课程一味被减少。实际情况是,在不少高师院校英美文学课开设为两个学期:第七学期“英国文学”,第八学期“美国文学”,各36学时,再减去毕业论文写作,英美文学课程的实际学时往往不足60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