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英美文学 » 正文

英美文学运用主导主体教育方式

2021-4-9 | 英美文学

 

一、英美文学课的边缘化问题

 

英美文学课是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一门专业知识课,一般在大学三、四年级开设。它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英美文学原著的能力,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英美文学及文化的了解。然而,在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盛行的今天,作为英语语言文学学科重要支柱的英美文学课,却面临着被日益边缘化的困境:课时被无情缩减,教材良莠不齐,学生认为文学“没用”,部分文学教师亦妄自菲薄。面对这种情况,外语界的有识之士纷纷撰文为英美文学课鸣不平,试图改善文学课的尴尬处境。虞建华教授高呼,高等学校外语教学可以包括应用,但应超越应用。在“学以致用”和“学以致知”的角逐中,后者应该是高等教育更高的目标。而文学就是一门“致知”的学科①。郭英剑教授强调,在英语系,不仅要教授学生语音、语法、听说、阅读等等,更要教会学生去思考———进行复杂的、深入的和富有想象力的思考。而文学理论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②。王守仁教授认为,英美文学课之所以被认为“无用”,原因在于教学内容过于死板:讲文学史时,教师罗列一大堆文学史知识要学生死记硬背;讲选读时,教师把重点放在解释句子和单词的意义上,使文学课变成了精读课③。李公昭教授在对各外语学院迎合社会重商主义之风,随意更改教学大纲、削减文学课程的行为做了一番批评后,直接提出下列问题:英美文学课究竟应该如何设置,英美文学课的教材究竟应该如何编,编入哪些内容才更科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英美文学课究竟应该怎样上才能更有效的吸引最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讲授英美文学课的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④?在英美文学课的课程设置、教材选编、教学模式、教师素质等要素中,课程设置关系到文学课的课型(如必修或选修)和课时,教材选编体现出教师的个人喜好,教师素质从某种程度反映出学校的层次,而教学模式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文学课的兴趣和热情,因此是重中之重。笔者结合自己近几年来讲授英美文学课的教学体会,试对“主导—主体”教学模式在英美文学课中的应用作一探讨。

 

二、“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教育思想、教与学理论的集中体现⑤。从我国高校的英美文学课教学情况看,90年代以前的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独白式”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认为学习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输入过程,学习的起因就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因此只要控制刺激就能控制行为和预测行为,从而也就能控制和预测学习效果。根据这种观点,人类学习过程被简化为“刺激—反应”模式,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发挥主要作用,向学生提供外部刺激,即灌输知识;而学生的任务是接受刺激并作出反应,即理解、消化教师传授的知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国内流行多年,影响深远,它的优点显而易见:方便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有利于知识的系统传授。它的弊端也日益暴露: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遏制了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和西方各国交流的频繁,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开始风行于国内各级各类院校,并直接影响到各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此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非被动灌输对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却不能剥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在此种理论的指导下,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敢于冲破传统,挑战权威,对各类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应该说,建构主义理论对英美文学课的教学改革是很有启示的,近年来也有不少教师学者基于此理论展开相关讨论,例如“建构主义教学观与英美文学教学”⑥、“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⑦、“英美文学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实验研究”⑧、“试论基于学生需求分析的多维度英美文学课程设计”⑨等。这些文章虽然题目各异,却无一例外的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可见,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颇得人心的。然而,当众多教师学者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教学观欢呼叫好,并不遗余力的进行各类教学设计时,学界又传来一种不同的声音。吕洪灵在“独白与交往,何去何从?———浅论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⑩一文中,提出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另一种思考。她认为,在目前英语专业高年级的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交往对话行为也更多地走进了课堂。但是,从文学课本身的特征考虑,独白式的教学方式也应是英美文学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独白”和“交往”应该是两种共生和依存的有效教学途径。此文让人联想到何克抗教授发表于2000年的“‘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一文。文章认为,行为主义指导下的传统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教”,而建构主义启发下的新教学模式则强调学生的“学”,两者各有优势与不足,应该彼此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尽管“独白”、“交往”并不完全对等于“主导”、“主体”,但从某种意义上看,两篇文章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即都是对“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两种教学模式的折衷思考。

 

三、“主导—主体”教学模式在英美文学课中的应用

 

英美文学课一般在三年级开设,其面对的学生是已经接受过听、说、读、写良好训练的专业学生。对他们来说,语言理解不应该是最大的困难,而随新课程扑面而来的浩如烟海的文学史料、术语、和批评理论才是令其头痛的问题。因此,初开此课程时,教师的适当“填鸭”是必须的。在文学课时紧张而教学内容庞杂的情况下,教师的主导作用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可以用少量的课堂时间提纲契领的介绍有关历史知识和专业术语,使学生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接触具体的文学作品,了解作品产生的渊源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并熟记相关术语。又比如,现当代各流派的文学批评理论是文学研究的一大难点,却又是英美文学课不能回避的内容,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学生“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从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原型批评、精神分析、女性主义、读者反应,到新历史主义、后殖民理论、文化批评等等,叫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往往是:初学文学的学生还没来得及品尝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早已被这些繁复深奥的理论给吓倒了。因此,教师在这一项内容上也要担当起充分的“解说”责任,把抽象的批评理论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介绍给学生,如以具体文本作案例,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古人云: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眼界再开阔、学识再渊博,讲课再生动,他也只是一位“引导”者,无法替代作为知识意义建构者的学生的主体身份。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去阅读、理解、和鉴赏某一部作品,作品意义的生成必须是学生与作品直接进行对话的结果,而这结果又因人而异,各不相同。下面以笔者的教学实践为参考,以具体文学作品为实例,论述“主导—主体”教学模式在诗歌、小说和戏剧三大文学模块教学中的应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