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计算机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我国的高校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发展。高校教育计算机基础教学知识面广,有很多方面需要研究和探索,需要不断创新,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满足信息社会对高层次、复合型信息人才的日益旺盛的需求。
1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任务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计算机应用日新月异,对高校的计算机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形势下,社会各界对计算机的使用已经由单机使用为主过渡到以网络为主,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最基本的技能。高等教育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知识,掌握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通过计算机查询信息、获取信息、整合信息的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得自己的专业、又能开展计算机应用的复合型人才。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大学生接受计算机知识教育的第一门课程,对于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网络化教学模式架构
2.1授课方式多媒体化。授课是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是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的重要标志。目前大多数高校已普遍采用了网络多媒体的先进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主要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多媒体网络教室充分地利用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制的各种教学课件,能够创造出声像并茂,生动逼真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对静态的课本和板书,难免枯燥乏味。一些抽象的过程、抽象的概念,一些局部的、静止的、平面的内容,教师讲解起来也费劲,学生也难理解。引入多媒体教学。能够将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各种各样的信息引入计算机基础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传播教学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澡堂信息量。对于计算机这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利用网络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是非常必要的。
2.2课后辅导网络化。由于计算机技术是比较抽象的技术,一般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学生无法及时理解,于是课后的辅导答疑就成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必要补充。一般来讲,传统的答疑方式是由教师安排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召集学生参加并对面对面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但是由于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或学习任务都较繁重,合理时间的安排无疑不是一个非常容易的问题。另外,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有产生问题的可能,这种传统的答疑方式经常不能满足好学者的需要。网络化的答疑方式则可以避免以上的种种问题和缺陷,及时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从而有效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种辅导主要可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即时通讯形式,主要通过QQ、msn等聊天软件,在学生自主学习或完成作业时,对其实行网上远程指导,该形式可以采取图像、可视电话、文件发送等形式解决学生问题。另一种是博客或论坛形式,教师开设博客或者使用专版论坛,达样可以通过发贴发起话题让同学讨论,也可以在网上展开学习讨论和课堂答疑。这样的方式即有利于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又大大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2.3考试方式多样化。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最终手段是考试。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应用技术学科,主要凭试卷来检测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能力。而且传统的试题多是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是否了解,不是考核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严重影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通过网上考试系统,则考试形势更加多样化,并且更加有利于引导学生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平时上机实验中就进行课堂考核,出一些应用题。让学生通过分析找出懈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应用领域的知识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又如在校园网络平台上设置一些学习,对话、软件发布等栏目板块,对参与者加权积分,作为考核总成绩的一部分,从而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应。另外,由于网上考试可以从题库里随机抽取形成试题,考试结束后系统自动阅卷并统计分数。一方面保证了人人异卷,提高了考试的保密性,减少了作弊现象的发生,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教师批改试卷的麻烦。同时,网上考试系统可以为学生提供了多次考试机会,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在适宜的时间进行考试。
3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化教学建设的要求
3.1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能力水平。教师在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的过程中承担着指导者、激励者和引路人的角色,其自身的技术水平至关重要。计算机技术的更新速度是任何其他一门学科所没有的,这就要求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自身须不断努力学习,不断通过继续教育提高能力水平,使自己的知识架构能够跟得上形势,适应得了发展。教师要不断追踪专业的发展动态和应用技术,探索实训实习与应用技术的有机结合,建立完整的能力培训体系,加强学生的目标体系建设,培养出与社会所需同步的技能型人才。重要的是同步。教师要不断进取,进行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学习与提高,要不断的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3.2要重点突出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的应用性。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其今后的发展方向不是计算机理论人员或科研人员,而是在本专业领域内使用计算机处理问题,他们大多数将来是计算机应用人才,而不是计算机专门人才。现在分配给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课程学时有限,决定了学习的内容有限,这也就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以应用为目的,设计出一个合理的结构。计算机基础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本素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应当按照应用的需要和类别来设置层次和组织课程。应充分考虑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把体现计算机发展、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反映到课程体系中来,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