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 » 正文

职业能力培育下计算机基础教育实践

2021-4-9 | 计算机

 

0引言

 

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的专业技能人才[1],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丰富和变化,反映在招聘过程中,他们更注重对求职者综合职业能力的考量。因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就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成为当前职教改革的重大课题。职校计算机教学必须顺应这一趋势,立足于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具备实施这一能力目标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第一,基础性条件。计算机基础是计算机其他专业课的基础,也是某些计算机衍生学科的基础,如会计电算化等。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培养,能给学生奠定一定的职业能力基础,为学生在其他学科中进一步发展职业能力提供保障。

 

第二,时间条件。当前,职校计算机基础主要讲授一些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教学任务量相对较小,有较于其他学科相对充裕的时间来安排职业能力训练的相关内容。

 

第三,空间条件。对于计算机教学,职业院校一般都配备有软硬件条件相对完善的上机环境,这为教师灵活安排职业能力实训提供了有利的空间上的条件。本文基于上述条件,结合市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对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涉及到的职业能力进行了界定,并对如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进行职业能力培养进行了相关探索与实践。

 

1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涉及到的职业能力界定

 

经过对劳动力市场的调研,本文将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涉及到的职业能力界定如下:第一,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指的是从业者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计算机学科的技术能力,是从业者承担计算机相关岗位工作的知识基础。第二,基础能力。基础能力指的是从业者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积累沉淀下来的普遍意义上的能力和素质。主要包括:

 

(1)学习能力。指的是通常所说的“会学”,只有实现“会学”,才能真正的“学会”,学习能力是从业者在工作岗位上进一步接受教育和谋求自身终身发展的重要条件;

 

(2)语言表达能力。从业者可以精确简练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便于与他人快速、高效沟通,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3)沟通协作能力。从业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相关行业的分工协作、人际交往变得更加密切,这对从业者的沟通协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问题接踵而来而且复杂程度不段升高时,能够系统地找出问题的原因,以最有效的方式解决[2]。计算机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特征决定了行业从业者必须具备敏感的发现问题的能力和高效的解决问题的能力;(5)职业道德素质。从业者必须具备起码的思想道德修养、职业素质、责任意识、敬业精神、主动意识等等。上述能力界定完成了对职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职业能力目标的整合,专业技能和基础能力之间相互联系,更符合社会对职业能力的需求。

 

2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与实践

 

2.1基于职业能力目标重构教学内容

 

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理论和上机实践。传统教学模式下,这两部分的教学内容设计主要围绕学科专业知识展开,单纯突出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基于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必须对这两部分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构。

 

(1)理论知识的重构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理论部分,根据职业能力目标的要求,除了着重讲授专业基础理论、操作理论外,必须同时贯穿沟通理论、协作理论、职业道德理论、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职业能力理论。教师通过综合考虑分析,重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体系,有重点多角度地讲授给学生,使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形成自身对职业能力的认知和理解。

 

(2)上机实践内容的重构相应地,对于上机实践部分,根据职业能力目标的要求,除了展开专业知识的实训外,还必须安排沟通协作训练、语言表达训练、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训练、职业道德规范训练、职业礼仪训练等多个方面。教师针对每次课不同的专业实训内容,安排设置适当的非专业实训内容,既要安排学生按时按质完成专业知识实训,又要保障学生系统有效的进行基础能力训练。重要的是,上述理论和实践内容的重构不是理论和过程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以“多赢”为目标的对于相关多个方面的合理配置和优化整合。

 

2.2基于职业能力目标合理组织教学活动

 

(1)解读就业形势,强化职业能力认识

 

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首先要重视内因对人的发展产生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学生自身形成对职业能力需求的认识。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不同,它是直接是就业为导向的,我们的课堂教学本身不能脱离学生的就业实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开课之前的准备阶段,由教师结合计算机基础课程应用领域广泛的特点,使用多种手段向学生详细解读当前的就业形势,包括当前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分析,人才竞争形势等等,此外,针对如多种行业多种岗位的招聘公告,分析具体的招聘条件,使学生形成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视,以及对岗位要求职业能力的理性认识。当学生认识到所学课程的内容和以后就业息息相关时,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就会被激发出来,这无疑对后续教学活动的组织提供了最重要的条件。

 

(2)重视讲练结合,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当前,职业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一般都仿照高等教育“理论教学放在教室,实践教学放在机房”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在课堂上进行长时间的理论课讲授或者操作演示;学生则常常是被动地听、被动的看,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到了上机课,很多学生还是一问三不知,教师不得不再一次对知识点进行讲授。这就造成了“知”与“行”的脱节,长时间下来,很多学生无法形成整体的课程认知体系,教师也往往疲惫不堪,教学效率低下。基于职业能力目标的要求,必须改变这一现状。计算机基础教学必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将“讲”和“练”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