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教育研究
1引言
随着全球各国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各个领域更加密切的交流,以及学术界的频繁互动,也随之逐步增强.中国和德国之间在语言、文化、宗教、哲学思想的交流、碰撞日益增多.诸多中国籍学生背井离乡,带着亲人的托付,和对日耳曼文化深厚的兴趣,开始了德意志文化的学习之旅;同样德国籍也有越来越多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学子,千里迢迢来到中国进修、学习;笔者作为一名中国籍学子,通过7年留学德国的经历,以及在中国从事外语教学的初步经验,对中德教育体制进行一些浅显的分析.
2中德教育体制对比
仅从体制上看,中德两国都具有初级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种形式,但其内涵与外延互有差异,各有利弊.我们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2.1初级教育
德国的孩子一般6岁入学,和我们国家一样,每学年有两个学期,有寒暑假.德国小学生通常只有早晨上课.家庭作业量比我国小学生少.通常每学年2次考试,基本都是以开卷形式进行.德国的小学初级教育提倡教育、课程多样化,除了书本知识外,烹饪、园艺、手工等专题课,也是孩子们的必修课.德国的小学教育一般为4年,而中国小学教育则为6年.同样也在6周岁左右入学.中国的小学生,一天平均为8节课,比德国小学生多了一倍课时量,同时家长给学生安排了很多课外学习,比如器乐类、书法、奥数等,而这些在中国并不学校的必修课,是在每天繁忙的课业后,由学生家长监督孩子们完成的.德国学校从小培养学生善于沟通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而中国教师偏重良好习惯的养成,认为好的习惯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必要因素.中国小学生的课业,相对于年龄而言,有些偏重、偏多.德国学校注重孩子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通过实践和观察,不断开拓视野,培养好习惯、陶冶高尚情操.中国学校则偏重孩子们的书本知识,书中虽有颜如玉,书中虽有黄金屋,却要建立在孩子们能够真正理解的基础之上.
2.2中等教育
德国的中学分为普通中学、实科中学和文理中学三类.普通中学学制为4年,约有半数的学生会进入普通中学学习,结束普通教育的年龄平均在15岁左右,通常在此时,德国的孩子们继续接受职业教育.实科中学学制为6年,即从五年级到十年级.培养的目标是“中等教育毕业生”.学生所授教育介于普通中学和文理中学之间.实科毕业生具备就读专业学校和专科学校的资格,在调查中显示,毕业于实科中学的学生,就业率最高,占全部德国全部中学毕业生的37%.文理中学学制为9年,即从五年级到十三年级.文理中学是德国传统的“高级中学”,只有毕业于文理学校的学生才有资格进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德国以上三类中学因为分科过早引起众多争议,因此近些年来在德国出现了综合中学.毕业于综合中学,同样可以获得德国联邦各州教育部门的认可.这和中国高中分科,高考后选择专业的形式截然不同.中国的中学阶段分为:初中和高中.共六年时间,高中阶段的学生们,开始划分文科和理科,初中阶段仍属于义务教育的统筹内.作为中国学生,最辛苦的阶段乃是中学阶段;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付出诸多心血的不仅是学生本人,还有学生家长.而德国孩子的中学生涯则是一个强身健体、课外活动多,压力不大的学习过程.中国家长有个传统观念:玩物丧志.认为对孩子学习有影响,或者和学习无关的事,是无意义的,会采取干预、阻止.但是这个观念普遍在德国家长那里得不到证实,因为德国家长认为,只要在不沉迷的情况下,适当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心,也是健全人格的必要过程.比如很多中国孩子和德国孩子一样热衷于养宠物,但是在中国,很少有父母会满足孩子的愿望,认为这个阶段学习任务是第一位的,不适宜分散注意力.有些家长,甚至限制孩子体育锻炼的时间,应引起足够重视.
2.3高等教育
德国的高等院校是由各联邦州的国力设施,教会大学不包含其内.授课形式一般分为讲座和练习.德国大学入学和中国相对比,难度较低;但是,大学毕业并不容易.由于很多德国本土学生和外国学生半工半读,德国高等学府又是一个学分制教育体系,因此,德国的大学生,有的甚至读了7、8年才毕业.德国大学的毕业考试有三种形式,理工、文科和国家考试.德国的国际硕士为文科硕士和理科硕士.对于留学生而言,要想进入高等学府,除了有各国高中毕业证明,(针对有些国家需要大学学习证明),来到德国首先要攻读预科班,也就是语言培训,在学时量满后,必须参加德国国家级别的“DSH”语言测试,通过后方可进修学习.作为外籍学生,获得理科硕士学位过程相对短暂,一般约在5年左右,文科硕士的时间则会更长.而中国的高等教育有自身的特点,比如考大学难,毕业容易;很多高中生进入大学校园后,通过四年本科学习,较容易的就能拿到文凭,同时学校监督力量很大,每个班级都有辅导员,及时将学生在校情况反映给学生家长,监督并督促学生完成课业,按时到校.而德国属于学分制,学生学习完全凭自觉性,因此入大学门容易,毕业获取文凭较难.
3中德教育体制差异的成因
通过上述对比,可以看出中德教育体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笔者以为,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3.1教育背景不同
早在十六世纪,德国的学校都是以教会形式出现,所学习课程仅有神学、医学和文学等科目,德国的教会学校可溯源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时期.当时为了扩大新教派的势力,教会学校因此在那一时期纷纷落成,时至今日,德国的教会学校已经今非昔比.学校、学生和教师,已不再是中国百姓通过传媒所了解的,如同教堂一般神圣的课堂,和修道士一般的着装.但是校园里弥漫的宗教气氛,仍旧庄重,能够感触到一种道德、灵魂和信仰的神圣.那时候的德国没有21世纪全社会提倡的义务教育,能够进入教会学校学校学习的孩童,往往是来自富裕的家庭;早在德国十六世纪教育业形成初期,人们没有依靠知识改变命运的素论和潜意识;仅仅将知识、学问视为教养和内涵的体现;仅这一点,和在中国持续二千多年的“科举”想比,学习的意义截然不同.翻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史册,封建王朝的长期统治,促使平凡的“庶民”,怀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期待,寒窗苦读,一朝成名天下知.这样的楷模,几乎是中国家庭教育的典范.即便是当下社会,中国的父母也惯用“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塑造子女.众所周知,德国是著名的哲学故乡,这里诞生了诸多著名的哲学家,而哲学的实用性从何说起?因此许多人,将学习哲学视为贵族的精神,而哲学家,则是精神上的贵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当今德国教育业基本完善的情况下,在基本杜绝文盲的时代里,更多的德国人,则是以就业为导向,学习相关知识.德国法制健全、保险业健全、就业压力较轻,即便是一时袭人的经济危机做背景,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德国人根深蒂固的“放松意识”.德国的家庭教育,区别于中国家庭教育,最重要一点,是中国的家长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强烈期待,这和我们国家人口众多、就业形势欠佳、农村包围城市的国情有直接关联;而德国的家庭教育,相对比较务实.有些德国孩子,对书本知识不太感兴趣,父母则会主动建议孩子选择技术培训、或者提前参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