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外语翻译 » 正文

翻译中的雅字之本义探索

2021-4-9 | 外语翻译

摘  要:严复提出的译事“三难”“信、达、雅”,对中国的翻译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们对“雅”字的争议也从未间断。对“雅”字的进一步探讨得出翻译中的“雅”合理的解释是语言的“正确,合乎规范”。
关键词:翻译;雅;解释; 正确
    引言
    严复提出的译事三难“信达雅”一直倍受推崇并得到丰富和发展。许多文章也在评论严复的翻译观点,而人们对“雅”的理解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名正言顺,只有对“雅”字本义做出合理的解释,才能使之更好的指导当今的翻译理论与实践活动。
    1.“信、达、雅”的提出
    1898年《天演论》译例言中,严复就翻译问题提出了“信、达、雅” 的标准。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已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易》曰:‘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已。’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严复 2002:147-148)。
    “信、达、雅”的问世,一改中国译论零散的局面,至此,翻译中的种种问题被浓缩为三个字,短小,精练,朗朗上口,易于传诵,不失为一种历史的创新,是一千多年来中国译界的伟大突破,并在之后的一百多年间发挥巨大影响。严复“信达雅”作为中国经典译论之一,“客观上起到继往开来的作用,一方面集汉唐译经之大成,另一方面,开近代翻译学之先河”(罗新璋 1984:593)。如今人们谈论中国的翻译理论,离不开“信、达、雅”,甚至只要想起中国的译论,人们脑海中最易浮现出的也会是“信、达、雅”。“信、达、雅”在翻译中已经具有了约定俗成的效力。
    2.“雅”的各种理解一瞥
    随着“信、达、雅”的提出,人们对其争论似乎从未间断。在众多的争论中,“雅”字又成为其焦点:
    陈西滢先生认为,严复的第三个条件,即“雅”,在非文学作品里根本用不着,认为“在翻译文学书时,‘雅’字或其他相类的字,不但是多余,而且是译者的大忌。”“译文学作品只有一个条件,那便是信”(陈西滢1984:401-403);
    “‘雅’,就是典雅,特指译文的体裁、结构和修辞特点构成的整体效应与原著相一致,但它注重的是修辞,强调的是译文对原著文学语言形式的忠实,也就是再现原文文本语言的‘典雅’风格”(袁志广 2001);
    “‘雅’是指译文应象客文一样雅,一样美,即要使译文在客文中达到原文在主文中的同等水平”(郭小静 2006);
    王振平认为严复的“雅”,用“汉以前文字”的目的是“为达易”,“实则刻意求显”,实为“达”并最终服务于“信”的,是追求“达”的手段,但不是并列于“信”和“达”的第三个标准(王振平 2000)。他认识到简单地把“雅”解释为文辞古雅优美,甚或牵强到文章的风格上都有失偏颇,但是还是没有考虑给雅一个合理的解释。
    王秉钦在谈到严复的“信达雅”时,给“雅”一个较为合理却宽泛的解释,认为“雅”有三层含义:第一是译作的文学艺术价值,即如郭沫若先生所说的“所谓‘雅’,不是高深或讲修饰,而是文学价值或艺术价值比较高”;第二是指(同城派文人的)雅俗观,“雅”是为了“达”;第三是指“雅”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理论“框架”(王秉钦 2004:69-70)。
    王晨婕则认为“颇遭后人非议的‘雅’,其实质是雅正,即用纯正而标准的汉语,而不是像有些论者所谓的古雅或俗雅 (王晨婕 2008:70-73)。”在2005到2009年的跟踪关注中,笔者很高兴发现这一观点,只是她的作者没有集中对其作系统的深究。
    众多专家学者对“雅”字的理解是对其很好的丰富和发展并对翻译理论与实践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但仔细推究不难发现,观点各异的根源在于对“雅”的基本意义,人们没有统一的认识。
    3. 翻译中的“雅”字本义探索
    严复当时提出“信、达、雅”,并没有为此三字作明确的界定,对于“雅”,他只是说,翻译要用“汉以前的字法句法”。一个“雅”字,足以让翻译界议论纷纷。
    以下便是对 “雅”应作“正确,合乎规范”的这一新解释的论述。
    3.1“雅”的词典之义
    请看《辞海》(1989:3555-3557)对“雅”的一些解释:
    雅:①通“复”,指中夏地区的语言。
    ②正确的,全乎规范的。例如:
    雅之为言正也。——《风俗通•声音》;
    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毛诗序》
    文章尔雅。——《史记•三王世家》。索隐:皆训正也。
    ③高尚;不庸俗。如:雅兴,雅事。美好;不粗鄙。例如:
    忽忘雅素。——《汉书•张禹传》
    雅步擢纤腰。——《陆云诗》。注:“闲雅谓妖丽也。”
    都督阎公之雅望。——王勃《滕王阁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