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学论文 » 正文

大众文化的特征及成因

2021-4-9 | 当代文学论文

 

我们知道,西方马克思主义延续了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思想,从科技、消费、文化等各个维度切入来批判现实,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社会批判理论,这其中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尤其值得重视,因为,大众文化批判不仅仅是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视角,而且成为当前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当务之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笔者认为只有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前提,审视当今的文化建设,才能在文化问题上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一、大众文化特点的透视和分析

 

大众文化已经成为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主导文化形态。就如同中世纪的宗教、十九世纪初德国的哲学和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自然科学一样,它以其自己的方式得到确立并深入人心。正如伊格尔顿所言“:高雅与后现代文化日益融合,成为西方社会的文化‘主导’”〔1〕81。因此,我们要深入探讨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和价值取向,从而对大众文化进行整体的透视和分析。

 

(一)大众文化使文化由高雅走向世俗。在传统社会里,文化的力量非常强大,伊格尔顿就指出,在宗教正在失去它对劳动大众的控制时,文化曾经是作为一个代用品在场的。我们可想而知文化力量的强大。而大众文化的出现,使得文化已经由原先作为高雅、追求真、善、美和激发人们欲望的精神物品转变为受市场所主导、被消费所控制的商品,是人人都可以得到的东西。在传统社会里,文化意味着教养,肩负着教育的作用,起着引导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的作用。伊格尔顿认为“,国家要繁荣,它就必须向其国民灌输适当类型的精神倾向;而这正是文化或教育的观念根据一种从席勒到马修•阿诺德的古老传统所预示的”〔1〕7。到了后现代社会,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受到身份政治、市场文化和后现代的意识形态怀疑主义的攻击,文化从精英阶层走向普通大众,从贵族式的“文明生活”变成了普通民众的“文化生活”,文化成为了人人都可以有的东西,文化曾经意味着巴赫和巴尔扎克,现在它已经扩展到海滨文化、警署文化、天空穿越文化等。文化也不仅限于少数的工艺作品,而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

 

(二)大众文化成为一种商品。在后现代社会,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文化和工业、贸易、金钱紧密相联,大众文化就像生产汽车一样被制造出来。它的生产主要是关心什么可以出售,而不是什么有价值,更不管使用价值,只追求交换价值。更为可怕的是,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正成为商品,甚至理论也成了商品,大众文化已经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消费品,文化成为商品生产的一部分。对此,伊格尔顿认为,“晚期资本主义宣称,如果艺术品是商品,那么商品也总是艺术品。‘艺术’和‘生活’的确近亲繁殖,即在一个密封的循环里,艺术向已经披上美学魅力外衣的商品形式看齐”〔2〕。过去,殖民政策是资本主义扩张的本质,而现在文化成了资本主义扩张的最重要工具之一。它像产品生产剥削剩余价值、军事侵略直接掠夺资源一样是为了获取市场和利润,与以往相比手段更加隐蔽。

 

(三)大众文化颠覆了传统价值观。大众文化将西方社会弄得分不清方向。这种商业性、有组织的大众文化的出现,对文明价值观的继续存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大众文化并非仅仅是对高雅文化的公然挑战,而使得文化从高雅走向世俗,而且它破坏了整个社会生活的道德基础。过去文化与经济属于两个过程,是互不影响的,而现在文化与经济紧密地融为一体。“文化的高雅目标与价值屈从于生产过程与市场的逻辑,交换价值主宰人们对文化的接受”〔3〕。因此,大众文化的反叛力量是高雅文化无法匹敌的,远远超过高雅文化对社会的引导作用。伊格尔顿指出,“高雅文化很难作为一种物质力量与文化工业的诱惑、一种宗教的偶像或一面国旗相匹敌。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说,作为崇高的文化很难与作为力比多的满足的文化抗衡”〔1〕83。这样它就消解了传统一体化、标准化的终极价值、唯一价值,使文化在价值观上处于无政府状态,表面上看是民主的、没有拘束的,社会大众更是处在无约束的狂欢中,在当下的享乐中舍弃了对社会应有的批判,抛开了对意义的思考,放弃了对价值的追求,这是一种没有底线、没有思考的吸毒式的文化享受,使人们从精神的禁忌与压抑滑到了宣泄与放纵的一端。

 

(四)文化问题也是政治问题的组成部分。大众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文化风格,它隐藏着政治的意蕴。在后现代社会,文化问题不再是纯粹的文化问题,也成为政治问题的组成部分,是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犬儒主义的全面投降。后现代主义和政治纠结在一起,文化已经不是纯粹的文化,是一种孤芳自赏的产品了。伊格尔顿指出“,我们这个时代所出现的情况是,文化好歹都已经再次———而且是自六十年代后期以来第一次———成了政治斗争的一个领域”。文化已经由解决办法的组成部分一跃而成为问题的组成部分,“一般文化与具体文化之间的冲突,不再仅仅是一场有关定义的战斗,而且是一种全球性的斗争。它是个现实政治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个学术问题……它是新千年世界政治格局的组成部分”〔1〕60。那么文化问题为什么会成为政治问题呢?伊格尔顿认为,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后现代主义是政治失败的后果,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早期的政治骚动中悄然浮出,“无论后现代主义出自其他什么地方———‘后工业社会’、对现代性的最终怀疑、先锋派的重新发现、文化的商品化、生机勃勃的新政治力量的出现,关于社会的某些经典思想体系和主体的崩溃———它也是,并且主要是一场政治失败的后果”〔4〕28。

 

二、大众文化产生的原因分析

 

大众文化产生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以追求资本利润最大化,攫取剩余价值为目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罪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已有论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文化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生产也起到根本性作用。在后现代社会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大众文化的关系,伊格尔顿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资本的本性,市场机制是促使文化商业化的动力。伊格尔顿说:“市场是保证社会既高度解放又深深反动的最好的机制。”〔1〕82第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断扩大市场的需求是为大众文化泛滥奠定条件。“对于社会主义思潮而言,资本主义,这第一个真正全球性的生产方式,已经为一种更加积极的普遍性奠定了条件”〔1〕89。第三,后发国家对现代性的渴望与追求,客观上促使了大众文化的全球化,这与后殖民主义也是紧密联系的。“有些国家,在这个古怪的时间变形中,必须拼命地跑着追上现代性,是因为其他的国家认为他们在它的前面”〔1〕97。第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庇护的意识形态为大众文化作了辩护。“资本主义的掠夺行径通过自卫反应的方式培养了大量的封闭文化,而资本主义的多元论意识形态然后又可以将他们当作丰富多彩的生活形态加以赞赏”〔1〕15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