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语言文化 » 正文

后奥运时代的来源及其概念

2021-4-9 | 语言文化

 

北京奥运会虽已落幕多年,但对中国人而言,史无前例的“盛世体育”仍然萦绕于脑海。于是,“后奥运时代”这个词依旧呈“惯例之势”出现在报纸、网络、电视媒体甚至官方的报道中。从2008年8月24日晚8点那一刻起,似乎在一夜之间,很多事物均被贴上“后奥运”的标签,人们也欣喜地默认了“后奥运时代”这个叫法。诚然,从媒体方面来说,这种叫法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能够吸引许多读者的眼球,但是,当我们秉持着科学的精神,从历史和逻辑学等角度重新审视这个叫法时,发现它有失偏颇,并不够严谨。

 

1从历史角度对“后奥运时代”溯源

 

要溯“后奥运时代”之源,有必要提及当代文化学三大潮流之一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在20世纪90年代,“后现代主义以一种多元边缘的后现代性特征渗入当代文化肌体,泛化为错综复杂的当代‘后’文化形态”。在其影响之下,不论是知识界、学术界抑或是艺术界,确实出现了一种“后现象”。一时间追新逐“后”成为时代的风向标,大家都对“后”这个词缀有着莫名的好感,带“后”字的词语层出不穷。“说这个社会是‘后工业’,这个时代是‘后冷战’,正在消失的留下‘后共产主义’,正在出现的是‘后历史主义’。”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自然也孕育出了“后奥运时代”。

 

依上所述,“后奥运时代”如同其他“后”字一样,来源于“后现代”,而“后现代”一词最早来自于英国画家约翰•瓦特金斯•查普曼在1870年左右提出的“后现代绘画”的概念,指称当时颇为现代和先锋的绘画作品。在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得到充分发展,到了90年代正式形成。而这一“舶来品”传入中国,如果从杰姆逊1985年到北京大学讲学算起,已20余年了。但当代学界这些年对这一问题的追逐,并没有使其彰明较著,反而随着探讨的深入,使得这一问题更为纷繁芜杂。

 

对于“后现代”这样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并不容易下一个精确的定义来描述它,但我们能够很容易感受到它的各种标志特征,比如,崇尚非理性、差异性,解构现代主体性,反对真理符合论等等。众家学者更是“泾渭分明”,有为“后现代”大唱赞歌的,也有坚决反对的。各种理论观点复杂多样,层出不穷,但其基本内涵还是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概括:(一)表示一种时间上的概念,指20世纪60年代以后;(二)代表一种美学风格,概括了1960年以来在消费文化主流中的文学艺术和审美文化的风格特征;(三)代表一种思维方式。“如果说海德格尔、弗洛伊德、列维•斯特劳斯代表了现代的思维方式,那么,德里达、福柯、鲍德里亚、德勒兹则代表了后现代的思维方式”。

 

正是由于“后现代”思潮在中国的涌动,加之学界这些年对它的追逐产生了所谓“后”文化,以至于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后奥运时代”这种提法就已经粉墨登场了。

 

2从逻辑学角度对“后奥运时代”概念的审视和辨析

 

从目前对“后奥运时代”一词的使用情况来看,“后奥运时代”与“后现代”的关系也仅限于语词本身的表述上,即它们都能够代表一个时间概念。但当我们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后奥运时代”这一语词时,发现它是行不通的,甚至还会对人造成某种程度的误导。

 

在逻辑学中,语词和概念是有着十分密切联系的。“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3〕。”概念就是人们头脑中针对某一事物所形成的思想,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因此,我们要想把头脑中的思想传达给别人,就必须借助于有声或有形的语词。许多语词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是概念方面的问题,语词应用的混乱,同时也是对概念认识的混乱。所以,形式逻辑要求概念必须明确与准确,也就是要求我们明确并且准确地使用语词。

 

现在有的人认为“中国的‘后奥运时代’并非奥运改变了社会进程的方向,或促使社会进入一种全新的时代,只是媒体基于奥运之后中国社会发展融入了奥运因子的一种思考和显性称作”。而更多的人认为,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各方面都将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并且由此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鉴于现在人们对“后奥运时代”这一概念的认识不尽相同,因此,“后奥运时代”这一语词也用得并不恰当。概念有两个重要的方面———内涵和外延。“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外延就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事物”。按照现在所使用的“后奥运时代”这个语词表达的概念来看,其内涵可以概括为奥运会(并没有特指哪届奥运会)之后的一个新时代;其外延就包括“1896年雅典奥运会后的时代”、“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后的时代”、“2012年伦敦奥运会后的时代”等等。任何一届“奥运会后的一个时代”所组成的类就是其外延。四年一次的奥运会是一个周期性的活动,“后奥运时代”这个词本身并没有指明是“后”哪一届“奥运”,特别是对若干年后那些不曾经历过这届奥运会的人,或是世界其他国家那些对这届奥运会没有如此热情的人,“后奥运时代”这个词对他们来说并没有什么特殊含义,是会造成理解混乱的。因此,从逻辑角度来看,“后奥运时代”这个语词的外延过大了。退一步说,即使“后奥运时代”中的“奥运”特指北京奥运会(现在也有使用“后北京奥运时代”一词),那么,当若干年后,中国甚至北京再次举办奥运会时,“后奥运时代”这个词又要“粉墨登场”吗?萨马兰奇先生曾说:“中国下一次举办奥运会,至少要20到30年。”如果我们使用“后奥运时代”一词,试想,那下次中国举办奥运会之后又该叫什么“时代”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