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正文

语文阅读的文本教育

2021-4-9 | 中等教育

 

文本细读源于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语义学,这一流派将语义分析作为文学批评最基本的方法和手段,其中文本细读是语义学对文本进行解读的重要方法和显著特征。什么是文本?文本是指根据一定的语言衔接和语义连贯规则而组成的整体语句或语句系统,有待于读者来阅读。构成文学文本的具体层次,主要有语音、字形、词义、句式、篇章结构、整体内容形象、意蕴与意味等。所谓“细读”就是仔细地“阅读”。作为普通的教师,需要的是细嚼慢咽、字斟句酌的“笨”办法,慢慢熬出文本的“五味陈杂”。然而,现实却沉重得不容我们乐观,仔细审视现实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以下现象屡见不鲜的:

 

一、解读作品时存在多样性和个性化的解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我们看到课堂上出现独具匠心的解读时,往往会伴随着很多雷人的“误解”。这时,一些教师没有理解“文本多样性和确定性统一”的文学理论,不明白“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没有细致钻研文本,无法驾驭学生的答案,无法正确把握文本的审美取向。于是无视学生的脱靶“误解”,忽视文本的客观存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放弃了文本的主体价值,滑离了语文课堂。

 

二、课堂讨论五彩缤纷,而学生却完全脱离文本,就问题而问题

 

有的教师为了贴合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而大搞形式,花费大量精力设计大量问题来讨论,或者是为吸引学生注意力大玩噱头搞活动,把文本束之高阁,忘记了课堂应该是带着学生对语言文字细细研读。

 

三、师生不在文本中专注研读字词段篇,却游离于文本门外,探究与文本关系不大的话题

 

因为不愿意深入专注地研读,教师便无法掌控课堂的重心,教学重点偏移。“种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己的田”,实在是得不偿失。

 

对一个语文老师来说,细读文本的重要性无需繁叙。我们都应当静下心来问问自己,当你拿到一篇文本时,是不是凭借现代手段靠着上网查阅,复制粘贴的方式设计教案?是不是一定要在参读教参的说法之后才敢理直气壮地站在讲台上上课?如今高科技手段现代化,上网查阅,点击浏览教材透析、教学设计、课堂实录……面对先进的网络技术,我们语文老师是否还有勇气拿起文本来品读,是否还有安安静静研读文本的细心与耐心?

 

叶圣陶曾说过:“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是时候放弃现成的“教材分析””,与文本进行“亲密接触”了。教师“细读”的基础是根源于文本,要尊重文本的价值,从文本的字词句出发,“复原文学经典所传达的经验”,注重文本空白处的解读和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对文本所蕴涵的深厚内涵进行尽量的挖掘,“以文中内在的高尚思想、道德、情操拨动学生的心弦,可以既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表现力和生命力,又受到文中情与理的潜移默化影响。”

 

一、在通览基础上细读,字斟句酌,打开细读的大门

 

打开作品大门的钥匙是反复推敲咬文嚼字。作者在行文过程中绝对不会在文本中动情之处做任何标志,从字面上看,有的通俗直白,有的晦涩含蓄,再有修辞的运用和具体语境的变化,所以教师在面对一个静默的文本时,先要“沉入词语”(南帆),通览全文,品尝语味,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都要细嚼慢咽仔细推敲,思考为何作者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用这种说法而不换另一种,如此“在汉语中出生入死”(王尧)才能积累语言,学会语言表情达意的技术和方法,才能较为准确理解作者的情感和作品的内涵。在讲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那雪下得正紧”这句中的一个“紧”就应单独拿出来细细品读。只此一字不仅写了天气,也表现林冲境地的险恶,推动情节的发展。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写景段的几个动词,多少年来值得一品再品。“泻”,照应“月光如流水一般”中的“流水”这个喻体,增强动感,表现了月辉照耀、一览无余的情景。“浮”,水气轻轻升腾,慢慢扩散,以动景写静景,以“青雾”衬“月光”,表现了月光的朦胧、淡雅。“洗”,“牛乳”的比喻承上文“泻”字而来,一个“洗”字表现了月光洁白柔和而又鲜艳欲滴。“笼”,“梦”的比喻承上文“浮”字而来,一个“笼”字表现了月光下叶子与花的轻飘柔美的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古人曾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我们也对“春风又绿江南岸”、“僧推月下门”、“红杏枝头春意闹”等炼字的典故如数家珍。前人在创作时是如此的煞费苦心,我们怎么“一目十行”草草了事?只有细细品读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作者深入对话,更好的与文本对话,全面地理解文本的内涵,从而更好地理解把握“作者之思”和“文本之志”。

 

二、展开想象,品读文章空白处的妙处

 

作者在字里行间总要有意无意留下空白,让读者去填充,去想象,去体会言外之意,倾听弦外之音。这就需要教师要带着学生沉入文本内,去揣摩作者的意图,构建多重对话,读出自我来。例如:和乐天•春词刘禹锡新妆宜到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这首诗的精妙处聚集在最后一句话“蜻蜓飞上玉搔头”:

 

1.为何蜻蜓会飞上女主人公的头上呢?应该暗示了这位女主人公有着花朵般的容貌,以至于使常在花中的蜻蜓也错把美人当花朵,轻轻飞上玉搔头。

 

2.为何蜻蜓会飞上玉搔头而她却不知呢?她下楼时应该是“新妆宜面”,心情很好的,然而下楼后发现庭院深锁无心赏玩,只好用“数花朵”来遣愁散闷。可以想象她就那么一直呆立着默默地数着、数着……以至于蜻蜓飞上玉搔头也不知。表达出她那沉浸在痛苦中的凝神伫立的情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