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正文

高职语文教育设计

2021-4-9 | 高等教育

 

近年来,各个高等职业院校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不断强化培养人才的职业能力,加大对学生职业实际技能的实训,在课程设置方面强调围绕就业开设实践性和应用性都较强的专业课程。而作为最重要基础课程之一的大学语文因其自身的“边缘化”特征,被许多高职学院以课时压缩、增强实训能力为由,大量压缩教学时间,甚至有一些学校根本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而以写作或选修的形式进行教学。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目前高职院校开设的大学语文内容教学与高职学生的实际需要相脱节,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高职教育加强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功能和定位也不能真正满足高职教育的实际需求。  

 

一、基本设计

 

笔者基于高职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探索了“以就业为导向”高职语文的教学设计,即坚持一个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两个支撑(专业需求与通识教育)、五个方面(专业能力、基础能力、励志、敬业、起疑),切实把就业教育纳入到日常的教学内容之中。

 

1.一个中心(以就业为导向)

 

张尧学认为“凡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发展就快”[1];温家宝总理也多次强调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因此,作为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也应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这个中心,把这个观念正确地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按照各个专业的建设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这就要求课任教师及时了解所教专业的人才不断与专业教师和学生加强沟通和了解,并且能够对所授专业的发展规律和就业前景作出适当的分析,根据所受学生的专业特征和通识要求,围绕“以就业为导向”,灵活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切实作用。

 

2.两个支撑(专业需求与通识教育)

 

大学语文开设的根本目的是“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2]。鉴于此,笔者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选择和调配,协调专业需求和通识教育两个方面,体现为高职培养的服务特征。

 

(1)专业需求

 

“高等职业院校……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3]。这就非常明确给出了课程建设的方向和基础,包括两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一是专业能力,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的物流专业为例: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掌握现代物流技术,并能将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应用于汽车工业等制造业、流通企业物流的采购、仓储、配送等环节作业和物流服务营运;以及从事各类物流企业国际、国内物流经营与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从这里可以得出,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语文专业能力为:要求高职学生能熟练掌握汉语拼音和各种语法的使用规范(为各种材料的录入打下基础),会说流利的普通话及物流专业术语(现代物流客服的基本要求)等等;二是基础能力,要求学生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便于书写材料的交流与沟通),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如简历、工作计划等),具有独立思考和阅读的能力(会做基本的市场调查和分析),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等。因此,在日常教学内容上就要按照这些专业能力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努力加强这些能力培养的教学,特别是关于市场调查和分析等方面要特别予以重视,切实推动学生好就业、就好业,并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具备可持续发展。

 

(2)通识教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高全喜教授认为,通识教育能够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结合的人格,……使他们能够成长为一个更有价值的人,能够更快实现自己理想和抱负的人。首先是励志。高职学生大多缘于高考的失利,低着头进入高职院校的,据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苏志刚曾统计,目前高职学生70%以上缺乏自信心,60%以上缺乏自律性,10%以上的学生心理问题严重(其中1%重度)。因此让高职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明确自身的优势,增强自信心就是

 

首先高职学生入学要解决的任务。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此于2007年开始启动“成功大学———素质拓展训练营”,将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进行学习,取得了巨大效果,这就给高职语文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思路。笔者依据高职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实际需要,选择《孟子》的几篇经典作为重要讲述内容:“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梁惠王上》)、“圣人与我同类者”(《孟子•告子》)就是肯定每个人都有成为圣者的内在潜质,士人理想人格的培养具有普遍可塑性而并非幻想,“出于其类,拔乎其萃”(《孟子•公孙丑上》)的现象说明人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性,从这些内容中让高职学生正确意识到自身的优势,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还是大有可为的。

 

其次是敬业。梁启超《敬业与乐业》一文中把《礼记》里“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安其居,乐其业”结合起来,提出“敬业乐业”,把敬业放在第一位,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将宽泛的和具体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敬业观念进行强化,提升为一种敬业精神。高职院校的定位是培养适合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学生所学的专业基本上就是以后从事职业的主要方向。因此,敬业的教育就应该是一项重要的人文教学内容,学生所学专业指向的具体工作岗位热爱的教育,学生必须通过对于适应岗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充分的把握,不断地强化对岗位的理解,强化对于岗位的感情,使将来走向岗位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为此,笔者选择《礼记》的几个经典片段作为讲述内容,从“三年视敬业乐群”来展开,强调敬业精神和群体意识,通过具体实例来强调“敬业”对于高职学生的重要性,真正地实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