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体育
社会和谐发展已成为新时期实现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同时也是对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必然要求。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有的文化氛围,正有形和无形地影响着广大学生,促进着和谐校园的建设。
一、和谐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及特性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它以整个高校校园文化和氛围发展为背景,以大学校园为空间,以学生和教师为参与主体,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多种多样体育锻炼项目为主要内容。它是一个系统开发的文化形式,既有严谨的科学方法,健全的组织机构,又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具有独特的形体表现形式和时代特点。
1.导向性。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可以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它就像一个指向标,校园倡导什么,学生就关注什么,追求什么;反之,校园反对什么,学生就排斥什么,远离什么。因此,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规范学生的道德品行,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发展学生的个性,营造良好的校风和学风。
2.多元性。社会文化本身是多元化的,因此校园体育文化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结构。体育的特点加上学校教育的特殊功能,使得校园体育文化成为包含一系列自然的、社会的矛盾统一体。它将不同的资源和需求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相互作用,按照一定的规律在内部进行自控调节,运动发展,从而形成一个内涵丰富的文化现象。
3.可塑性。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校园体育文化表现出来的体育精神,能够促进学生养成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增强精诚团结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适应不同环境的心理素质和能力,健全自身人格,有力地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4.融合性。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国际化。在国际化过程中,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本土与外来文化发生激烈碰撞与融合,在参与国际文化、教育、科技合作中,兼收并蓄,不断地充实内涵,以提高自身的地位和声誉。在兼容的同时,成为引导社会先进文化的潮流。同时,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还可以增进个体间的交流,人际的交往,促进与社会的融合。
二、当前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校园体育文化思想观念陈旧。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高校体育建设总是围绕着加强学生身体锻炼、增强学生体质展开。对于体育环境的营造和体育文化的建设却涉及甚少。这一方面是由于对体育的认识存在偏见,仅将体育片面的理解为身体锻炼,忽视了体育的其他功能;另一方面是对体育的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相对封闭、保守,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
2.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滞后。体育物质文化是高校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基础,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离不开校园体育场馆器材及相关体育文化宣传设施等有效载体。连年来的扩招,经费的不足,使得高校体育文化硬件设施建设跟不上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体育场馆设施器材建设相对滞后,已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需要。
3.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匮乏。体育具有“育体”“育人”等多重功能,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魄,还可以磨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顽强拼搏的精神。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一些师生对体育文化的精神内涵认识明显不足,认为体育就是身体锻炼,而对于体育“育人”“育心”等功能缺乏深层次认识。在体育活动中,过重强调体育竞技,对于校园体育文化的精神内涵却很少发掘,学生们的体育精神文化处于相对匮乏状态。
4.校园体育制度文化不健全。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学校体育文化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障,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学校体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确保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各级主管部门和学校都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这些制度或是侧重于对体育工作的整体要求,或是针对于某一单独事件,制度执行有时还出现脱节现象,校园体育文化缺乏完整的制度体系。
三、和谐校园体育文化的多重构建策略
1.加强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所谓高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内,通过对校园体育文化进行长期的积淀与整合而提炼出来的,能真实反映出校园体育文化价值观念与意识的总和。校园体育精神文化不但是大学生体育精神生活的方式,也是大学生体育精神生活的重要意识形态。校园体育精神文化作为校园体育思想文化的集中表现,其意义不仅体现在为学生提供了积极健康向上的体育教育环境和氛围,而且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判断、人格塑造、精神风貌、行为习惯、道德情感、态度等都有良好的影响。在具体的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实践中,必须充分利用好各种宣传媒体来对体育精神的主旋律进行宣讲,从而对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及民族自豪感起到有效的激发作用,同时还可以帮助大学生培养起科学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体育参与中体会体育精神,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念。
2.加强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先进的运动场馆、完备的体育设施、丰富的运动器材,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不仅能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而且能让人们一踏入校园就能感受到体育文化的熏陶,引起心灵的冲击和对体育运动的向往。这就要求,首先必须不断加强校园运动场馆及体育设施等硬件设施建设,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次,学校还要通过结合学校体育环境的发展特点及专业设置特色等实际情况来加强体育学科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为建设特色突出及和谐健康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保障。
3.加强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为了保障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高校应不断建立与完善高效的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和健全规范的体育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并约束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加强高校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校园体育文化领导管理体制,建立相应的体育管理机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学校各项体育工作与活动有序地开展。其次要从学校实际需求出发,提出建设目标,对校园体育文化进行统筹规划和建设,构建起符合自身需要的灵活的管理机制。再次要建立健全校园体育文化管理监督体制,加大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引导和管理,尽力与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相互融合,确保校园体育文化的健康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