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文化产业论文
不久前落下帷幕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一次以文化体制改革为鲜明主题的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我们在新时期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明确指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根本指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这对于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一、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是提升我国国家综合实力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范围内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日益表现为国家间综合实力的竞争,文化作为体现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方面,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国际竞争的形式既有经济实力、军事力量等“硬件”的比拼,又有文化影响力、价值理念等“软件”的较量,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世界各国对其的重视程度从层出不穷的文化产品生产和输出大潮中可见一斑。在这样的背景下,着眼于提升国家综合实力,我们有必要抓住新的历史机遇,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其次,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应有之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统工程的重要方面,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完备的文化体制为保障。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将限制文化发展的因素影响降到最低,营造利于文化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将不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影响降到最低,形成利于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新型产业结构;将阻碍文化价值作用发挥的条件限制取消,创造服务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导向。由此,我们可以说,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第三,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是新时期我们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必要体现。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应始终站在为人民服务的立场上,要真正做到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需要不断增强执政能力、提升执政水平。我国现在的主要矛盾仍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新时期新阶段,能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必然成为执政党能力建设的重要体现和奋斗目标之一。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及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继承与发展概述
马克思、恩格斯对文化的内涵和本质的理解是基于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而提出的。首先,从物质生产方式的视角解读精神生产。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里写道:“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①其次,文化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即“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②同时,也指出文化的独立性和反作用,即文化与经济基础是相互作用的关系。恩格斯指出:“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他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③恩格斯的这一论述在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里得到更为详尽和明确的表述。他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④这也成为我们党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标志性观点之一。中国共产党在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过程中始终注重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例如,毛泽东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主张;邓小平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重要论断;江泽民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建党学说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要求在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重要文化理论纲领。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
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推进我国文化体制改革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保证文化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没有坚定的思想引导和方向导航是不行的。这就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坚定不移地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出发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张新教授在《论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观的新进展》一文中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概括为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就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特征和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求解放的、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⑤这一概括科学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对于如何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也有借鉴意义: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课题,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探索文化发展路途。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解答资本主义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的探索过程中创立的,形成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成为新的时代课题,对这一课题的解答内在地包含着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因此,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中,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仍是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