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论文 » 正文

当代企业文化建构问题及启示

2021-4-9 | 企业文化论文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30多年来,中国企业正在逐渐增强社会责任的意识,强化企业文化建设。然而在面对全球竞争的大环境下,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体的中国企业如何将政治责任转化为以企业为主体、富有责任感和影响力的全球企业公民形象,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课题。对于企业而言,通过企业文化的创新和建设,内强企业素质,外塑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凝聚力,不仅有利于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也有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进而实现民族振兴、增强综合国力以及赢得国际竞争力。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CorporateCulture或Organi-sational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十分广泛,从层次上看,企业文化包括精神层文化、制度层文化和物质层文化。精神层文化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念、企业风貌等内容;企业制度层文化是企业为实现其目标而对员工的行为给与一定限制的文化,它通过共性和强有力的行为规范的要求约束企业每一个员工的行为。包括企业工艺操作流程、厂纪厂规、经济责任制、考核奖惩等;物质层文化是企业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有形文化,是一种表层文化,它包括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企业的生产环境、企业的容貌、企业的建筑、企业的广告、企业的产品包装与设计等内容。

 

一、我国企业文化的特征

 

我国的企业文化主要是在改革开放后形成的,是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国外企业文化理论的积极成果,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出发建立起来的企业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其具有四个“统一”的基本特征。

 

(一)理论与现实的统一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是传统的儒家文化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起步较晚,基本上处于边实践边总结的阶段,这就充分的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统一的特征。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所包涵的企业物质生产过程理论、价值观念、经营宗旨、管理信念等内容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的内涵。

 

(二)制度与实践的统一

 

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与社会主义企业的基本制度、运作机制紧密结合、相互交融,突出的表现在文化建设与我国的所有制结构、物质财富分配体制、生产经营终极目的、企业承担的社会与环境责任、企业领导制度、人际关系、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等相户联系、相互作用。我国社会制度下开展的企业文化建设实践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遵循客观规律、积极地、自觉而又全面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活动,是制度与实践的统一。

 

(三)集体与个体的统一

 

群众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企业文化建设与实行的主体是企业全体员工,企业通过强有力的文化,将全体成员的个体作用力方向导向一个共同目标,从而发挥群体动力的作用。唯有如此才能树立集体观念、把个人的力量融汇于集体力量之中,形成合力,产生整体效应,推动企业的发展。

 

(四)领导与群众的统一

 

企业文化理论是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产物,它是经过不同时期的全体员工的自觉努力逐步培育起来的。在企业的员工队伍中,由于企业领导在企业中处于核心地位,因而成为企业文化的第一倡导者、创立者和实践者。但如果仅局限于此,就会大大削弱企业文化的影响力,领导者必须在发挥企业员工整体优势、有效地调动员工积极性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孙子兵法曰“上下同欲者胜”,“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作为企业领导,不但要懂得企业文化的基本理论,而且还要运用企业文化去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二、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的问题

 

(一)文化建设的不均衡性

 

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以“移植组装”为主,重引进而轻吸收,因而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大。但随着企业面向国际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企业文化建设也开始迈向“自主开发”的阶段。但纵观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不难发现,文化建设的发展还很不平衡,从东部沿海及大型国有、民营企业到西部内陆和规模小的民营企业呈现出由强到弱、由深到浅的局面。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仍然在不同地区、不同经营管理者间的重视程度不一,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二)文化建设的表象性

 

相当一部分企业存在着经营管理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两层皮”的现象,把文化建设当做一项“面子”工程、领导政绩来抓,导致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核心竞争力脱节、甚至相背离,没有实现企业文化推动企业长期发展的根本目标,削弱了文化的渗透力和实效性。

 

(三)文化建设的片面性

 

企业家是培育独特的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的关键所在,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企业家精神的塑造。诚然,企业家精神是一个企业精神的核心,是影响企业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但企业家精神远远不能涵盖企业文化的全部。而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在文化建设中片面的强调企业家精神、甚至神话企业家精神,结果导致了企业家与企业员工相脱离。作为企业文化的第一设计者,企业家的素质、决策力等重要性越来越显著,但如何使其设计的企业文化得到员工的普遍认同、进而成为员工的行为准则是企业家应该深思的问题。

 

(四)文化建设的非“人本”性

 

人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残酷的市场竞争已经表明,只有注重企业文化中“人才”要素及其价值的开发与利用,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但在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中,“人才”却成为最不被关注的要素,这势必导致企业文化的柔弱性,与企业文化本身的效用相背离。只有注重创造宽松优美的工作环境、重视人才的培训与再培训、强化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满足感和员工职业生涯的全面发展,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五)文化建设缺乏个性和创新精神纵观国内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方方面面都大体相似,但是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风格。企业文化应该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不是统一的、标准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如在理念设计上千篇一律的都用上了“求实、奋斗、团结、创新”等,根本反映不出我国企业文化的个性,其实质上是企业创新精神的缺失。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都不尽相同,所面临的政治、经济、法律、科技和自然环境差异性较大,因而其对内外部环境的反应策略和处理内外部冲突的方式都会各具特色,不可能完全雷同。因此,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重点会各不相同,其价值内涵和基本假设也会因企业而异,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