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医学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保证患者治疗成功的关键[1],所以是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需要尽快掌握的基本功。自从进入护理部工作后,笔者一直主抓护生管理工作,护理部在进行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及电话回访时,时有患者及家属对护生的静脉输液技术表示不满,并提出不愿再让护生进行静脉穿刺,同时护生反映由于静脉穿刺失败而导致自信心受挫影响临床实习顺利进行。针对护生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及对策笔者总结如下。
1原因
1.1社会环境因素
1.1.1患者及家属不配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法律意识的增强,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在技术和服务态度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患者都渴望得到最好的护理技术服务,由于患者及家属对医学知识缺乏了解,对护士的穿刺技术要求较高,造成护生严重的心理压力,以致求胜心切,过度紧张,导致穿刺失败。
1.1.2学校基础教学不牢。实习护生由于学校不同、学制不同,在学校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层次不同,很多学校从未安排进行真人静脉穿刺操作,使得学生对从模拟人到患者的转换无所适从。
1.1.3护士社会地位比较低。目前我国的护士地位比较低,护士们的辛勤工作得不到社会、患者和家属的充分的肯定,护生进入临床后面对这样的现实再加上工作比较繁重,造成护生工作责任心不强,进而导致穿刺不成功。
1.2护生个人因素
1.2.1护生缺乏良好心理素质和沟通技巧。护生缺乏与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沟通,操作时过于紧张不敢上手,即使去了,其胆怯的态度也会使得患者及家属产生不信任感及抵触情绪。
1.2.2操作不符合规范。护生由于操作技术不熟练,基本功不扎实,造成穿刺失败。(1)进针后,往往见了回血就匆忙固定针头,不敢继续把针头顺血管走向平行进针一小段,害怕刺破血管,因为针头斜面距离血管穿刺点太近导致局部肿胀。(2)穿刺成功后固定针头时,不小心把针头带出一小段,这一小段往往就会拉近针头斜面到穿刺部位的距离,导致液体外渗。(3)进针角度大于5°,多数护生达到20°,致使穿刺针头斜面一部分在血管外,一部分在血管内,更甚者穿透血管下壁,引起液体渗入皮下组织。
1.3带教老师因素
带教老师本身静脉穿刺技术水平较差。有些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不负责任,没有耐心,教学方法过于简单粗暴。
2对策
(1)提高护生的心理素质。带教老师应让护生熟悉病房环境,带护生观摩静脉穿刺,消除护生的紧张情绪。
(2)苦练基本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护生之间互相模拟静脉穿刺,特别强调要找准血管触摸感知血管的弹性,进针后一定顺血管走向再平行进针一小段,确保针头斜面完全在血管内。根据不同的患者如小孩、老年人、水肿患者等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3)教会护生与患者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和支持,减轻护生的心理压力。同时好的沟通还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痛苦[3]。理解、同情、关心患者包括疾病及生活方面来拉近与患者的距离。必要时带教老师可以与患者进行沟通,向患者说明临床实习对护生及医学发展的重要性。
(4)带教采用一对一的“导师制”,即每个护生在每个实习科室固定带教老师,跟随带教老师上班。孔月菊等[4]认为“导师制”可以提高护生的静脉穿刺成功率,有助于培养护生的静脉穿刺能力。笔者认同以上观点,首先每年对带教老师进行遴选、培训。另外带教老师不要总是板着面孔,要和善、和蔼,发现护生的进步要及时表扬和肯定,提升护生的自信心,让他们轻松“上阵”。带教老师发现护生穿刺不成功时应及时补救。
3体会
笔者通过寻找护生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对临床教学进行改进,包括从心理上、技术上以及护生的沟通技巧上及带教老师的培训,护生的静脉穿刺成功率大大提高,并有效地提高了护理水平及患者的满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