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农业
黑白仰鼻猴(Rhinopithecus bieti)又名滇金丝猴或雪猴,是我国特有的生存在高海拔高寒地区的珍稀濒危灵长类之一。分布于金沙江和澜沧江间的狭长区域(98°37′~99°41′E),跨越3个纬度梯度[1]。生活在海拔3800~4300m的原始冷杉林中,有时也会在4300~4700m的低矮灌丛、草甸和流石滩上活动[2],这些区域基本上都属于高寒山区,多数植被一旦被砍伐或被火烧毁,自然恢复的周期很长,在人为干扰的情况下有些甚至无法恢复[3]。而据《顺宁府志》记载,在光绪30年,即1904年,它还出现在兰坪县以南的凤庆县境内[4]。过去100年间,该种丧失了约1/3的纵向领地[5]。黑白仰鼻猴分布区从北到南,伴随着纬度和海拔的逐渐降低,生物多样性和人口密度逐渐增加,在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下,人口增长势必转嫁为依靠森林来供养。兰坪县少数民族人口居多,计划生育政策较宽松,人口大量增加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再加上该地区的居民还依然沿用着刀耕火种,轮歇耕作的生产方式;因此,毁林耕地最终会导致黑白仰鼻猴栖息地自然资源的枯竭[3,6]。啦井镇是兰坪县的畜牧大镇,畜牧业的发展使得原有的草场往往不能满足牲畜的生存,于是少量农民便放火烧山以获取更大面积的牧场,使得这一区域所特有的高寒树种面临消失[6]。因此,对兰坪县黑白仰鼻猴社区经济变迁的分析,找出社区经济变化对该区域环境的影响,可以指导该地区猴群的保护。
1 研究区域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地处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横断山脉纵谷地带,是内地县和边境县的结合部。县内居住有白族、普米族、怒族、藏族、傈僳族、彝族等14个少数民族[7]。本次研究所涉及的是黑白仰鼻猴活动区域内的兔峨乡和啦井镇(图1)。
1.2 数据来源
研究区域的社会经济数据源于兰坪县档案馆。由于年代跨度很大,因此为了保持数据的准确性,剔除了有缺失和污损的年份的数据。所以最终采用的数据有两部分,兔峨乡的数据有1963、1971、1976、1989、1996、2001六年的;啦井镇的数据有1970、1976、1987、1990、1998、2002六年的。
1.3 研究方法
用STATISTICA 4.5软件对兔峨乡、啦井镇的人口数量、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牲畜数量等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R2和p的值,判断其显著性,再将兔峨乡的收入来源和啦井镇劳动力分布的数据做柱状图,判断兔峨乡收入来源的变化以及啦井镇劳动力分布的变化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啦井镇
1970~2002年,人口逐年增加(F1,4=303.37,R2=0.99,p<0.01)。虽然耕地面积并未伴随人口增长而增加(F1,4=1.47,R2=0.27,p>0.05),但是粮食单产却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增加(F1,4=10.3,R2=0.72,p=0.03),最终啦井镇的粮食产量增加了,但不显著(F1,4=5.55,R2=0.58,p>0.05)。人均耕地面积逐年减少(F1,4=20.36,R2=0.84,p=0.01)。牲畜数量随人口增长而增加(F1,2=26.49,R2=0.93,p=0.04)。1987~1998年,木材产量逐年增加,但不显著(F1,1=1.79,R2=0.64,p>0.05),竹材没有逐年增加(F1,1=255.7,R2=0.99,p>0.05),非木材林产品逐年增加(F1,1=255.7,R2=0.99,p=0.04)。1987~2002年,啦井镇总劳动力逐年增加(F1,2=159,R2=0.99,p<0.01),其中从事农林牧副渔业的劳动力的比重最大,到了98%以上。劳动力从事的行业逐年减少(F1,2=21.16,R2=0.91,p=0.04),农林牧副渔业劳动力随着总劳动力的增加而增加(F1,2=74.89,R2=0.97,p=0.01),运输业劳动力逐年增加,但不明显(F1,1=1.84,R2=0.65,p>0.05),商业,饮食业劳动力逐年增加,不明显(F1,1=11.37,R2=0.92,p>0.05),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增加,但不明显(F1,2=7.62,R2=0.79,p>0.05)(图2)。
2.2 兔峨乡
1963~2001年,人口逐年增加(F1,4=39.37,R2=0.91,p<0.01)。耕地面积伴随人口增长而增加(F1,4=8.94,R2=0.69,p=0.04),但人均耕地面积逐年减少(F1,4=20.33,R2=0.84,p=0.01)。粮食产量增加(F1,4=10.59,R2=0.73,p=0.03),粮食单产增加(F1,4=10.72,R2=0.73,p=0.03),人均粮食产量随耕地面积增加而提高,但不明显(F1,4=4.31,R2=0.52,p>0.05)。牲畜数量逐年增加(F1,4=26.56,R2=0.87,p<0.01)。1989~2001年,木材产量逐年增加,但不显著(F1,1=1.28,R2=0.56,p>0.05),竹材产量的增加不明显(F1,1=19.55,R2=0.95,p>0.05),非木材林产品增加也不明显(F1,1=33.66,R2=0.97,p>0.05)。1971~2001年兔峨乡总收入逐年增加(F1,2=22.34,R2=0.92,p=0.04),农林牧副渔业的收入比重均达到了92%以上,收入种类逐年增多,但不明显(F1,2=17.07,R2=0.89,p=0.05)。农林牧副渔业收入逐年增加(F1,2=18.73,R2=0.90,p=0.05),运输业收入逐年增加(F1,1=1785.97,R2=0.99,p=0.02)(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