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当代文学论文
早在20世纪30年代,当美国修辞学还处于低谷的时候,思想超前的肯尼思•伯克就对现代主义进行了质疑和批判,甚至提出了具有解构意义的认识论方法,在修辞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引发了对修辞学与哲学之关系的讨论,为美国修辞学走出低谷,迈上兴旺之道作出了贡献。伯克以“戏剧主义”著称,美国著名小说修辞学家WayneBooth曾这样评论道:“在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以及修辞学家中,他(伯克)的‘戏剧主义’越来越被认为是至少必须在人们的索引中出现,不管人们是否试图去弄懂伯克。”[1]“伯克广博的知识、犀利的洞察力以及敏锐的判断为他赢得了1920年及1930年来自美国文学界众多著名人物的赞誉,而到了1940年和1950年他的声誉扩展到了心理学、哲学、人类学等领域,现在他被认为是20世纪最有趣、最重要的文学评论家之一。”[2]伯克在20世纪修辞学界的影响无人能比,故被誉为“当代的亚里士多德”。他获得的两个大奖足以证明其学术贡献和影响:文学与批评奖(1975)、国家文学奖(1981)。戏剧主义既是一种语言哲学观也是一种话语的修辞批评方法,因为它把语言看作行动并以此为基础用“戏剧五位一体”去考察修辞话语的运作①。本文将探讨伯克的戏剧主义所蕴涵的后现代思想,并指出其重要启示。
一、关于后现代主义的解读
提起“后现代主义”,首先必须提及“现代主义”。“现代主义”通常是指欧洲启蒙运动后出现的一种主张主体人的中心论以及对理性、终极现实和永恒真理的追求和迷信。作为启蒙的产物,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关于客观知识的信念。它试图揭示外在客观世界和内在主观世界的真相,发现知识,获得其永恒真理[3]。这个特征蕴涵的基本假定是主客体相分离,主体可以驾驭客体,摆脱现实世界的影响和支配,从而获得客观知识、达到永恒真理。显然,现代主义倾向于把知识和真理视为中立的、客观的、普遍的,认为它门是推动进步和解放的力量。现代主义对客观知识、永恒真理的迷信,蕴涵着一种表象主义的观点,即:人的心灵能像镜子一样反映外部世界的本质,从而获得知识、真理。
总体来说,后现代主义是对启蒙的一种反思、质疑和批判。利奥塔曾将“后现代主义”定义为“对元叙事的不信任”[3]5,换言之,后现代主义反对启蒙关于“永恒真理”和“人类解放”迷信。20世纪上半叶后,一些哲学家开始对启蒙以来的这段历史进行反省,对支撑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方式提出疑问,提出“后现代”以同“现代”相对抗,这些思想家的思想被称为“后现代主义”[3]229。作为对现代主义的一种反驳,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两点:(1)反对以个人主体为中心,反对主客体二元论;(2)反对追求认识的确定性、明晰性、结构性、普遍性、整体性等,主张要关注知识的局限性和非稳定性,认为知识是一种相对的发展历程[4]。在后现代主①戏剧五位一体”(pentad)是指由戏剧五要素“行动者”(agent)、“行动”(act)、“场景”(scene)、“工具”(agency)、“目的”(purpose)构成的有机体。它们之间的相互搭配可以形成二十个关系对子(伯克称“ratio”),如“场景—行动”、“行动—场景”、“行动者—行动”、“行动—行动者”等等。关系对子之间显示出一种逻辑上的因果关系,前者“呼唤”后者,或者前者决定、导致后者。就某一事件而言,不同的人对它的阐述可能不同,表现在他们用不同的戏剧对子去描述它。义看来,主客体二元论会导致镜象反映论,而镜象反映论最终会导致“客观知识”和“永恒真理”的迷信。所以,后现代主义反对二元对立,采取“视角主义”(Perspectivist)的认知观点,认为所有关于世界的认识性再现都受到历史和语言中介的影响[4]50。后现代主义也拒斥统一的、总体化的理论模式,因为它遮蔽了社会领域内的差异性和多元性,这就容易在政治上导致对个体性的压抑,造成与现代精神相违背的霸权。
在后现代主义中有一个影响深远的学说,那就是20世纪60年代德理达创立的解构主义,其理论基础是这样的语言哲学观:语言是游戏,意义在不断的迟延中。解构主义的关键在于解构“逻格斯中心主义”所坚持的语言符号或文本意义的确定论,故它用“意义链”概念取代结构主义的结构概念,从而摧毁了意义的稳定性和确定性。解构主义反对逻辑实证主义,因为对实证主义的推崇必然会导致对“理性”、“科学”、“进步”的迷信,进而使用理性主义精神建构的哲学体系变成凌驾于科学和现实生活之上的思辨思想,导致与理性精神相悖的独断论[5]。后现代主义思想在伯克的修辞学中得到了回应,并成为推动美国修辞学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戏剧主义视角的后现代思想之体现
(一)戏剧主义的涵义
根据伯克[6],所谓戏剧主义,就是把语言作为行为(action),而不是作为传递信息的手段,因为在人类的活动中,人们是用语言象征自己的问题及行动,并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7]。伯克本人为戏剧主义下的标准定义载《国际社会科学大百科全书》中:一种分析的方法和对应的术语批评,其目的是表明:对人类关系之动机的最直接研究是通过对术语系列或簇群及其功能进行有效的探讨。戏剧主义方法蕴涵在关键术语“行动”之中。它是基于这样的观察:有行动的地方,必须有行动者,同理,也必须有行动者实施行动的场景。在一个场景中行动,行动者必须使用某种手段或工具。行动之所以是行动,是因为它还涉及目的。[8]伯克的戏剧主义是基于这样的人性论哲学观:“人是使用和滥用符号的动物、否定的发明者;他由于其制造的工具而与他的自然条件相分离;他受等级精神的驱使,并由于至善而变得迂腐”[6]316。伯克把人看作符号/语言的动物,避免了语言沦为工具的陷阱。他对哲学家杜威视语言为工具的观点表示反对,因为人可以把工具拿起来放置一边,但对语言却不能随意这样做。人的“符号/语言使用”之特征决定了人是伦理的动物,因为语言中的否定最终导致人的道德化[6]419,而人的道德化则决定了人是修辞的动物。用伯克戏剧主义术语来说,语言作为“场景”(相当于“人生活在语言中”这个论断)决定了作为“行动者”的人的本质特征。这个逻辑关系体现在“场景—行动者”的戏剧对子(scene-agentratio)里面。伯克认为所有社会政治的等级秩序都是由语言造成的,人类一切行动及关系都是戏剧。这个观点蕴涵在其戏剧主义的格言(motto)之中——“由语言所引发,通过语言运作,超越语言”(Byandthroughlanguage,beyondlanguage)。所以,戏剧主义旨在考察人的戏剧是如何因为语言所引起,如何由语言所复杂化,如何在语言中运作,如何在语言中消解,又如何影响社会关系,也即揭示人类社会中各种等级中的非语言、语言、元语言之间的因果关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