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论文 » 正文

现实主义在后现代派文学的表现

2021-4-9 | 文学理论论文

一、“现实主义”的概念

 

在文艺理论领域,“现实主义”这一概念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作为一场具体的文学运动或文学思潮,它指的是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由巴尔扎克、狄更斯、托尔斯泰等为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他们相信,作家只要通过客观冷静的描写,就能真实地再现外在世界,并揭示其内在本质。1929至1931年间,前苏联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协会(“拉普”)提出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这一概念。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有各种不同的理解和界定。最初同时也是最偏狭的见解是卢卡契提出的“伟大现实主义”,他把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作为一种标准来衡量作品的优劣。就最宽泛的见解来说,有法国理论家罗杰•加落蒂提出的“无边现实主义”的主张。他认为:“现实主义是无边的,因为现实主义的发展没有终期,人类现实的发展也没有终期。在这个发展旅程中,现实主义没有确定的码头,没有最终的港口,即使是大卫•库尔贝、巴尔扎克或者司汤达这些威名赫赫的名字的港口,也非最后的停泊所在。”[1]从具体的创作方法来看,这一对现实主义的理解由于过于宽泛而失去其作为概念的意义。但如果把现实主义看作作家的创作精神、心理倾向,加络蒂的这段话显然有其合理因素。罗伯-格里耶也曾说过,“现实主义不是一种定义明确并使一部分小说家与另一部分对立的理论;相反,它是一面旗帜,在这面旗帜下会聚着绝大多数———即使不是全部———当代小说家。”[2]这里所说的现实主义与作为文学运动或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不同,它是作家的对世界的体验方式,也是在作品中建构世界的心理倾向。这正是我们所要说的现实主义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对外在现实的冷静客观的描写,更体现在对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表达,强调“我”对世界的体验与发现。在20世纪的作家们看来,外在世界只是现实的一部分,人的隐秘不现的内心世界是整个实在世界不可缺少的。这一点突出表现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中。在形形色色的后现代流派中,尽管作家创作方法、理论主张等各不相同,甚至相去甚远,但他们都是从自己的角度来表达对现实的理解,并在作品中竭力创造着现实。

 

二、美国后现代小说的现实主义精神

 

后现代主义小说是二战后新兴的各种反传统小说的总称。它的产生与发展与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密不可分,这一点在美国战后文学中尤为明显。原子弹爆炸所带来的不仅是生命的毁灭,它同时还毁灭了人们的信仰与精神支柱。二战后的冷战及其后一系列的动乱、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人口过剩以及现代科技等对人的生存造成灾难性的威胁。在文化意识方面,美国社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潮和哲学理论的影响,其中最明显的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胡塞尔的现象学及萨特存在主义理论。启蒙时期以及现代主义有关确定、完整、中心、本质等理念不复存在,现实世界不再是自明、有序的了,它常以零散片段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其复杂性和变动性令人困惑。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人的存在变成了一种缺乏精神向度的、荒诞的、没有根基而又无可奈何的生存。精神上的障碍,对社会、前途的失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茫然失落是当时美国的普遍现象,精神贫乏取代了以往物质贫乏的矛盾,成为当时社会最突出的问题。作为社会中最敏感的群体,作家们在思索的同时,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感受把这一矛盾表现在作品当中。为了更加充分、准确地表现这些社会现象,后现代主义作家不得不抛弃已有的创作方法和技巧,因为这些方法对他们来说已不再适用,不能够展现他们所发现的现实。要使形式更好地适用内容,更充分地表达主题,他们只能去创造适合自己的新方法。但是,创作方法的改变并不意味着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改变,相反,它是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变化了的现实。有时,甚至创作形式本身就是现实的体现,如后现代小说家库弗的小说语言晦涩,结构支离破碎,但他却认为自己的小说比传统小说更加真实,因为它在主题和结构方面同时达到了与现实的对应。另一后现代小说家费德曼认为小说与现实的唯一联系在于文本结构。他说:“由于语言变得非理性,变得不可读,新小说家们将文本与现实的荒诞和历史的虚伪联系起来。通过对现实的‘非实在’的处理,小说家反而更加接近现今世界的真相。”[3]后现代主义文学虽然在形式上采用拼贴、戏仿、隐喻、脚注甚至图像等极端的表现手段,但其背后或本身隐含着强烈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表现出对人的现实存在的关怀。后现代文学各个流派的创作始终贯穿着关注现实、关注人类生存状态的现实主义精神。这一点可以从美国后现代主义各流派的小说中看出。

 

(一)垮掉派小说

 

杰克•凯鲁亚克是垮掉派作家的三大台柱之一,《在路上》是他最有名的作品,同时也是垮掉派的代表作。《在路上》没有完整、系统的故事情节,也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小说主要以主人公索尔•佩拉提斯的回忆叙述了他的四次远游。索尔是受过教育的美国青年,他不满足于城市中悠闲平庸的生活,希望在自由自在的西部寻找一块属于自己的乐土。因此,结识狄恩后,与朋友一起在几年中多次来回奔波于美国东西部,最后终于身心疲惫,不得不承认人生就像无头苍蝇,一直处于盲目的、疯狂的、可怜的奔波中。《在路上》全面地反映了50年代后美国“垮掉的一代”的思想风貌。二战后的美国对外实施冷战政策,对内实施高压统治,许多知识分子受到迫害,美国人历来崇尚的自由遭到破坏。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失去了精神上的信仰,生活也随之失去目标。他们蔑视传统习俗与道德价值标准,对“现代文明”抱有成见,不满于社会现实但又无力改变,只能在吸毒、酗酒、飞车和爵士乐中来表达自己的愤懑之情。

 

(二)黑色幽默小说

 

黑色幽默小说是美国后现代小说中另一重要流派,其主要代表作家有约瑟夫•海勒、托马斯•品钦和库尔特•冯纳古特、查理•西蒙斯、约翰•巴思等。黑色幽默小说尽管在主题思想、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创作风格等方面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不同,但它同其他大部分后现代小说一样,都是以表面上的违逆生活真实来最大限度地表现更高意义上的真实。正如莫里斯•迪克斯坦所说:“黑色幽默作家指出,除了往往在我们想象中显得如此阴森可怕的个人困境外,我们都就有社会和整个人类环境所强加的共同命运的种种特点。虽然对个人本质的追求具有不可避免的个人特点,但在某种意义上我们都是可以互换的。”[4]黑色幽默作品中的人物、具体的社会事件、社会场景、现实灾难等在表面上各具特色,但实质上它们只是一个中介符号,代表着人类整体处境的荒诞性和宿命性。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这一小说流派的典型。《第二十二条军规》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驻扎在意大利附近的皮亚诺扎岛上。小说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它所描述的是美国空军基地上四十多个人物的言行以及发生在他们周围的事件,而这些事件主要是通过投弹手约塞连联系在一起。小说中的皮亚诺扎岛是一个非理性的无秩序的梦魇世界,到处是一片混乱与疯狂。作为投弹手,约塞连从来不关心炸弹落在什么地方;两位最高指挥官之间的公务是相互猜疑排挤;梅杰发明的规则使他成功地在二百多人的小岛上当上了隐士;食堂管理员迈洛为了自己的私利与德军签订合同,轰炸自己的部队……这是一幅经过变形夸张处理后的立体世界,它触及了当时美国的许多社会问题,暴露了所谓正义、真理、自由、荣誉、爱国等口号掩盖下的利益冲突,指认了人类理性所建立的社会制度对人的无所不在的控制,因而暗示了人类历史的悲剧性命运以及无可避免的自身悖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