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学论文 » 正文

后现代教育对现代文学教改的启示

2021-4-9 | 当代文学论文

 

中国现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及素质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曾经是备受瞩目的显学,也深受师生们的重视与喜爱。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时代环境的巨大变化,不断冲击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和心态,由此带来了对现代文学课程的看法和认识的变化。现代文学逐渐风光不再,不断出现的问题使学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这些问题愈发凸显出来。如何摆脱困境、应对挑战,成为现代文学教学改革的焦点,学术界由此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一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问题与困境

 

(一)时代的变化对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物质欲望的不断膨胀,文学教育在商业化社会环境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而首当其冲的,是学生精神面貌和追求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学生,已经不再把丰富和扩展自我的精神、深化自我对生命的认识和体验放在求学的首要目的,而是非常现实地把大学教育当做谋求生存,谋取物质利益的手段。因此,文学课逐渐在各种能够发挥就业效果的证书面前黯然失色,学生们对现代文学课逐渐热情不再,他们为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等殚精竭虑,却不愿意花时间去厘清文学思潮、分析文学现象、阅读文学作品、理解现代文学大师们深刻的思想及独特的艺术魅力。正如学者李怡所指出的:“对教学的挑战,除了目前教育体制的原因之外,其中相当大的力量则来自于中国现代文学这一课程最基本的接受者———广大的青年学生,应该说这样的力量是更令人忧虑的,因为来自接受者的阻力便是来自未来的阻力,通向未来道路的梗阻是最可怕的。”[1]

 

(二)大学教育的改革,使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空间日益狭小

 

这主要表现为课时数的减少,给教学带来捉襟见肘之感。大多数高校目前正面临着由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的转变,随之而来的是学科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重构和整合。在此指导思想下,中文学科过去的专业框框和传统逐渐被打破,大量交叉学科的基础课增加了,而学生时间却是有限的,结果便是现代文学的课时被压缩到原来的三分之二,甚至二分之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往往在面对纷纭复杂的文学线索、灿若群星的作家与恒河沙数的作品的时候,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既兼顾文学史的线索,又兼顾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的分析。于是,即使是现代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作家如老舍、沈从文、巴金、曹禺,学习的学时安排也相当有限;而其他著名作家如萧红、废名、林语堂、钱钟书、穆时英、李?氯说韧??荒茏饕桓黾虻ソ樯堋U庋?南执?难Э伪湎嗟爻闪?ldquo;现代文学述略”,学生接受起来更是粗枝大叶,理论似是而非,线索模糊不明,既无法分析文学现象,也缺乏对作家作品的感性认识。

 

(三)现代文学教师拥有研究者和教授者双重身份,两者之间却存在着明显的冲突

 

温儒敏曾指出: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源本来就和大学教育息息相关,从业人员十之八九都是教师,其成长理当彰显教学的“主业”地位[2]。但是,在大学老师的职称评定上,却是把科研作为硬指标与教师的职称晋升挂钩,注重教师撰写学术专著及论文的情况,却很少注重考察教师的教学效果,教研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对于在现代文学教学活动中,教什么,怎么教,效果如何?这些重要的问题,却被相当多的现代文学教师忽视了,更有甚者仅是为了应付教学任务而上课。于是我们看到,在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模式中,一成不变的依然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三段式教法(作家生平及社会背景,作品的内容,艺术特色)充斥课堂,教师们沉迷于满堂灌的课堂讲授,教学方法拘泥于“告知式讲授,接受式学习”。学生们则越来越养成了依赖教师讲授的习惯,不再有主动学习的热情、独立思考的积极性,于是理论空疏,课外阅读量小,视野狭窄,写作能力不强也就在所难免。结果不仅学生的专业基础不够扎实,更缺乏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及创新的能力。

 

二后现代教育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启示

 

后现代教育思想与20世纪中叶开始兴起的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紧密相关,它的异军突起,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基本内涵主要表现为重视个人选择和参与,崇尚创造性、差异性、多元性等。具体而言,就是强调“去中心化”,破除科学中心主义,破除在现代教学中教师和课本的权威地位,从而在师生之间构建平等、互动的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倡导“对话”的教学方式,根据美国后现代教育学者罗蒂提出“对话理论”,即要求对话者平等、开放、富有创造性,具有多元价值观[3],鼓励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倡因材施教,从而使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教师和学生之间互惠式而不是从前那种传授式和控制式逻辑衍生的教学关系”[4];尊崇“差异性”,不强求每个受教育者都得到“全面发展”,而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追求“个性发展”,因此教学不能把学习者视为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而更应看做是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提倡阐释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启迪学生进行意义建构和创生。后现代教育思想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对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无疑具有极大的启迪意义。

 

(一)更新教学理念,突出人文精神

 

同过去时代社会发展主要依赖于自然资源或物质资源相比较,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5]。因此,当代教育最为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即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所强调的“去中心化”,即是倡导打破在现代教育中过于崇尚知识本身价值的科学中心主义,而凸显出人文精神的价值和意义,使我们认识到人文精神关怀人生的终极意义,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风尚,是塑造民族品格、传承民族精神的动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源泉。中国现代文学积淀着人文精神的深厚内涵,自立自强自尊和崇尚个性自由的人文关怀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精神的培养息息相关。譬如20世纪女性作家有冰心、庐隐、凌淑华、白薇、丁玲、萧红、张爱玲等作为群体在文坛涌现,我们在引导学生了解作家及其作品的时候,也要进一步引导他们去思考,沉默了几千年的中国女性开始集体浮出历史地表,她们在争取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在争取女性自立自强的道路上,走过了怎样的艰辛与坎坷,发出了多少痛苦的呻吟。她们那种追求自尊自强自立自由以及独立人格的精神,对那些在商品化大潮中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犬儒主义等侵蚀的当代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剂清醒剂,足够鼓舞学生尤其是女学生们独立自强,唤起他们的思考,引起他们的共鸣。又如鲁迅,在他弃医从文的经历中,在《阿Q正传》《祝福》《孤独者》《铸剑》等等篇章中,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现代文人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和担当、对人性对命运的深切思索,其他如老舍、沈从文、曹禺等作家,也无不如此。以这样的人文精神去熏陶和影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培养他们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对社会对历史的责任感,形成健全的人格,意义是巨大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