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音乐
当前,国家正在积极推行大文化的产业政策,有力地促进优秀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民族音乐教育也吸引了愈来愈多民众的关注和喜爱。选择民族乐器学习者也越来越多,使得当前社会上民族音乐文化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在我们目前居住的城镇,古筝、二胡、琵琶、扬琴、葫芦丝等民族器乐的培训班已是竞相争艳、各展风采。然而我走访了几处民族器乐培训处,与多位民乐教师交流探讨时,却发觉在民族乐器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应当积极重视并解决。
一、教学弹奏时,应着重讲解乐曲表达的主题思想
在观摩教学过程并与师生的交谈中,我发现: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传授孩子弹奏时,特别是传统乐曲教学,几乎是对乐曲不做任何的讲解和评析,仅仅是让学生们先完整聆听教师示范演奏后,就直接讲解弹琴技巧难点,接着,就学生自己照看乐谱练习。我认为,学习器乐,不管是民族乐器还是西洋乐器,最主要的目的应该是陶冶情操,并通过理解乐曲的意境来提高对音乐的审美鉴赏力,这应该是学习民乐的初衷。特别是传授民族器乐的教师,还应该通过民族音乐的教学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以便能深刻理解和掌握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文化内涵。如二胡曲《赛马》,它描述的是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日中举行赛马盛会的紧张热闹场面。弹奏前可以先简单的介绍蒙古族生活的地方及其生活习性,再引导学生回忆运动会接力赛时,赛场的气氛怎样?观众心情怎样?从而挖掘学生的生活积累,增强情感体验,然后初步聆听教师的示范演奏,以感受、理解乐曲中赛马场上马蹄急驰、你追我赶、奋力争先的激烈场面。这样为后阶段指导学生更好地运用不同的弓法,弹奏不同的音觉效果埋下伏笔,以充分的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重技巧教学的同时,应重视理解与曲式结构分析与探索
交流中,我还发现,一些教师们在讲解乐曲的技巧难点时,很细致很详尽,甚至一丝不苟、严厉有加,可是这些难点也是一眼一板音对音、节奏对节奏的模拟、示范。我觉得,每教给学生一首乐曲,不应该仅是一个技能技巧的掌握,而应该通过分析乐曲结构,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创作背景,再深入细致的讲解演奏风格并传授技巧,使学生从音乐文化的背景和艺术的高度去把握乐曲的风格、节奏,从而达到正确理解作品、表现作品。以琵琶曲《霸王卸甲》为例,它和琵琶曲《十面埋伏》都取材于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同是著名琵琶大套武曲,同是采用章回式结构,但作品表现的主角完全不一样,《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项羽,乐曲显得沉闷悲壮,而《十面埋伏》的主角则是刘邦,乐曲气势磅礴,凸显壮丽辉煌。如果教师把整个古代战场的激烈战况先描述给学生,再出色地运用音乐手段示范演奏来表现这场古代战争,让学生眼前仿佛出现那生动感人的古战场音响画面,那么学生在掌握乐曲的技巧难点的同时,就可以很轻松的理解小标题的思想内涵,从而感悟乐曲的情感表达,进而激发乐曲在演奏上的实践表演情感。
三、在模仿艺术处理的基础上,重视乐曲内涵的情感表现
一首乐曲的完整演奏,不仅要求学生一招一式上落落大方,抬手弹琴间温文尔雅;同时也强调要把情感表现渗透其中。然而一些教师在要求学生指法运用上、在姿势调整上、在仪态表达上,是严厉有加、样样周全,学生们更是使出浑身解数、细致入微的模拟表演,可表现出来的还是显得很空洞、很刻板、很牵强。这,难道就是体现音乐艺术的情感内涵吗?器乐的演奏,它的生命在于表现音乐的丰富感染力、艺术内涵。一件乐器在手,不管你弹奏的是一段旋律或是一首歌曲,只有感动人心的才是真正的好音乐。要想让学生把乐曲的情感声情并茂的表达出来,就必须先让学生认识并理解作曲家在创作时的蕴藏于音乐之中的心声、情感与内涵,把握作曲家的思想倾向,才能在熟练的掌握乐曲的技巧后,加上教师的声情并茂示范演奏,学生们才能充分地将心中对乐曲的感悟与弹奏的肢体语言融为一体,出神入化地把乐曲表达完整。
透过乐器教学中的这些现象,追寻根源,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一些教师们在乐民的教学中忽视或是淡漠对乐曲的分析,把乐曲的评析与欣赏停留在很浅显的表层,甚至避而不谈,所以出现了上述谈到的一些现象,而这样教学模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们对民族音乐很好地理解和表达。当然,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水平、丰富的音乐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才能把音乐作品分析得透彻明了、讲解得生动有趣,同时具备“手心融合”,能够把人的情感、弹奏技术与音乐表现完美的结合,才能让学生们在不断地练习、鉴别、揣摩中,提高演奏技巧,理解音乐的表现力,最终能够轻松自如地感悟作品并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融入其中,这才是我们希望能达到民族乐器教学的初衷和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