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音乐 » 正文

本土音乐文化在地方高校的传承

2021-4-9 | 音乐

 

如何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实现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是当下高师音乐教育发展中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对新的音乐教育理论及模式的探索,晋中学院音乐学院围绕如何实现传统音乐文化的“活态传承”,及本土音乐文化作为教育资源如何走进地方高校进行了尝试。在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活动中,总结出一套较系统的实施办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试从怎样正确认识地方高校在本土音乐传承中的优势,怎样开展本土音乐传承的教学实践,以及怎样建立一种多元化的音乐教育模式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地方高校在本土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优势

 

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的普及,为本土音乐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承提供了可能。以晋中学院为例,作为山西省一所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学院在学科设置、师资教学等诸多方面都为本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创造了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本土音乐文化进入高校音乐教育体系,不仅自身可以得到保护和发展,而且对学校音乐学科的建设也是一个有力的促进和拓展。晋中学院就依托学校的综合学科资源和本土音乐文化,开发了一系列的特色课程,打造了自己的独特品牌。

 

本土音乐文化在地方高校传承的实践探索

 

把本土音乐引进高校音乐课堂,不仅可以使学生在优美的民间音乐中增进对民族地方音乐文化的了解,丰富音乐知识,还可以提高他们在音乐方面的综合素养,为继承和发扬民族地方文化奠定情感基础。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晋中市包括太谷县、左权县等在内的九县一市和一个市辖区,各地区均有其丰富的本土音乐文化传统。如何采集、整理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制订出合理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教材,将之转化成教学资源,是传承本土音乐文化的前提。本着充分挖掘利用乡土音乐资源、突出晋中地区地方音乐特色的原则,经过多方调查和研究后,我们选取了左权民歌(开花调)、左权小花戏、太谷秧歌作为本土音乐文化教学的主要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晋中音乐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而且逐渐出现了“本土音乐文化意识觉醒”的态势。

 

二、课程的开设

 

本土音乐课程的开设是本土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的核心。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根据专业和学生特点,在各个年级开设相关内容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现以晋中学院2007年以来的本土音乐文化课程为例:

 

1.晋中民间音乐文化课程

 

本课程以介绍左权县历史文化及左权民歌的文化背景为主,从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的角度了解晋中民间音乐文化的地理环境、生存背景和发展现状,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培养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爱心”。

 

2.左权民歌演唱课程

 

左权民歌是晋中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音乐,其中的“开花调”尤为典型。2006年,左权“开花调”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开花调”篇幅短小,旋律优美,通俗易懂,便于传唱。学生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学习开花调中的经典曲目,能进一步掌握左权民歌的音乐特点和演唱技巧,感受到左权音乐文化的丰富性,从而树立起学习本土音乐文化的“信心”。

 

3.祁太秧歌欣赏课程

 

祁太秧歌是晋中地方小戏,表演者一般为生、旦,或旦、丑等角色。祁太秧歌诙谐幽默,方言性强,节奏平仄押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看秧歌》、《卖高底》、《偷南瓜》、《上包头》等艺术性较强的秧歌代表剧目,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在学习过程中,可通过独唱、对唱、齐唱、表演唱等不同的演唱形式,让学生感受其质朴、率真的艺术魅力,从而逐渐培养学生保护和传承本土音乐文化的“恒心”。

 

4.左权小花戏舞蹈课程

 

小花戏是一种带有故事情节的歌舞形式,其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介绍小花戏的各种舞步,扇子、手绢的表演技巧等。通过《放风筝》、《打樱桃》等表演剧目的讲解、传授和表演,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本土音乐文化课程建设中,我们把本土音乐和它的文化语境(如地理、历史、社会背景等)紧密联系,使课程的设置建立在坚实而又富于特色的本土传统音乐文化基础之上。

 

三、教学方法的转变

 

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随着本土音乐文化自觉意识的逐渐提高,许多地方高校采用了向民间学习,“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方法。晋中学院音乐学院也聘请了有成就、有修养的民间艺术家和从事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研究、保护的专家来校任课或作讲座,同时举行了相关的实践活动。在2007年11月—2011年9月间,陆续邀请了数位专家与民间艺术家,他们分别是:田青、刘改鱼、石占明、李明珍、刘红权和他的盲人宣传队、孙贵明及杨承迁。他们以晋中学院特聘教授的身份走进音乐讲堂,他们各自的知识、经验和独特的文化背景成为高校课堂中宝贵的学习资源,让学生真正领悟和感受到了本土音乐文化的“灵魂”所在,促使他们树立起保护和传承本土音乐文化的责任感。这是值得各地高校认真借鉴和提倡的。

 

在“请进来”的同时,我们还不时地“走出去”接“地气”,挖掘和整理本地区的民间音乐。自2007年晋中学院音乐学院和“非遗”牵手后,学院展开了一系列的田野考察,如学院老师定期带领学生到左权、太谷等民歌区、秧歌区进行实地采风、采访和录音录像,将收集到的相关文献数据进行分类梳理,并运用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音乐美学、音乐分析学等学科的视角和方法进行总结归纳,为本土音乐教材的编写积累丰富的资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