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英语教学 » 正文

英语专业人才培育的关系

2021-4-9 | 英语教学

 

一、引言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即“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面向21世纪的复合型外语人才”[1]16。当前,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已呈现更加多元化的态势,高科技、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对英语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面临新的形势和发展,特别是在我国英语专业教学水平普遍得到提高的情况下,思考如何解决现存问题和制定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英语教育者们共同关心的话题。前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戴炜栋先生等曾撰文就我国英语专业本科教育发展的现状对30年来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改革过程做了回顾和反思并提出建议和对策[2];其他专家同仁也就相关问题做过研究或发表过论著[3-7]。如今,新千年的第一个10年已经过去了,在肯定进步和成就的同时,我们依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英语专业人才质量还远未到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站在国家外语人才培养战略的高度来看,英语教育未来的走向和发展将一直都是一个常谈常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在学科专业教育与人文素养必须融通的观照下探讨了如何正确处理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三种关系。

 

二、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和语言文学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多掌握一种语言就多一种交际能力。因此,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就是会用它流利自如地去和说英语的人群(包括英语国家的人以及其他国家懂英语的人)进行沟通,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也因此,培养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掌握该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本体知识成了学习过程中各个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和目标。这本无可厚非,甚至是值得提倡和鼓励的,因为把“学以致用”作为最终目标去学外语总比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升学、升迁考试而学,动机要深层次得多。中国将近4亿人的英语学习群体中到底有多少人是为了用而学习英语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的。然而,长期以来在外语教学界,特别是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圈子里,在为数不少的老师和学生当中却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认识,那就是把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混同于英语作为一种学科专业,或者干脆就认为自己是“没有专业”的人,而不知高等院校设置的本科英语专业和社会上大面积针对不同目的的浅层英语学习行为有着本质的不同,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认清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和语言文学之间的区别和关系,没有认清英语专业的人文学科本质。实际上,人文学科中很多门类下设的各种专业都不具备明显的职业针对性,也就是说,都有一定程度的非职业性。很多专业除了每年为本领域培养少量专业人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以外,绝大部分的毕业生就业后都需要重新学习和所从事的具体工作有关的新知识,也即要结合其他相关学科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以提高业务素质和能力。那么,既然“哲学”“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等许多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都是专业,“外国语言文学”下的“英语语言文学”也是一种专业,这自然是不应该有任何疑问的。

 

前面已经谈到,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翻译能力也是考察语言技能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语言知识是指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系统内部的结构和规则,也包括大量约定俗成的习惯用法和搭配,所有这些都最终要通过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言语能力体现出来,也即学习者掌握语言体系的能力和使用语言的能力(包括修辞能力、外语思维能力和直接感知外语的能力或语感[9]351)。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达到上述目标是立身之本,同时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社会上用人单位最起码的要求和期待。但对于一种被设置成本科专业的语言来说,这远远不是全部,更深刻的意义在于这个专业的全称“英语语言文学”所揭示的内涵(遗憾的是,许多学生从入学到毕业都根本不知道这个名称,更别说它包含的意义)。语言文学,顾名思义,除了语言本身以外,还应该包含一切和这种语言密切相关或以其为载体的哲学、历史、政治、文化、宗教、艺术,文学史、文学代表人物、文学经典作品等等以及相关的语言学基础理论知识。据此,英语语言文学的内涵是什么就不言而喻了。

 

由于一些错误的认识,更由于缺乏对“大学”含义的深刻理解,不少英语专业学生只满足于说一口标准流利的英语或美语这种通过上语言培训学校就能达到的技能水平层面,甚至有些学生连这个最基本的要求也不以为然,认为只要学会用英语进行正常的交流就可以,说得是否标准不重要,理由是全世界每天用英语进行交流的非母语人群数量要远远大于英语为母语的人数,这里面又有很多人在说着不同的英语变体或不标准的英语。另外,国内人人都在学英语、看起来谁都会说一点英语但又不能真正精通英语的社会性大面积、低水平的英语交流无形中也使得英语专业学生降低了对自身语言基本功的要求,全然忘记了自己是一个以语言为专业的学生,不可和一般人对语言能力的要求相提并论。曾经有几个英语专业的学生问到一个美国朋友是否知道海明威,因为得到了否定的回答而满脸困惑地来找笔者,他们的疑惑是“美国人都不读海明威,我们为什么要学?”这样的疑问在英语专业学生当中恐怕很有代表性,也是普遍存在的。面对这样的问题,如果老师不能及时给予正确的解答和引导,学生怎么可能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很清楚的认识从而对求学目标有更高的追求呢?尽可能多地了解本国、本民族的文学经典作品以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固然是一个国家对全民的希冀,但现实情况依然是,美国不可能人人都知道海明威,读过《老人与海》,就像不是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曹雪芹,读过《红楼梦》一样。综上所述,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和语言文学是紧密相关、互为依赖又内涵不同、层次有别的几组概念,只有对此具备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才能正确把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

 

三、英语学科专业教育和人文素养的关系

 

上面我们探讨了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深刻含义,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该对人文素养和学科专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同等重要的地位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科学地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英语专业本科生(也包括其他语种类专业)总体上比起文科类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知识面窄、思想深度不够、知识结构过于单一,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各种全国性英语演讲比赛或辩论赛上成绩突出甚至是拿冠军的往往是学其他专业但同时英语水平又非常高的选手。这种现象难道不值得每一位英语教育者深思吗?这只能说明在语言类学科教育中,过分看重语言基本技能的掌握而严重忽略人文素养教育以及批判性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仍是许多英语专业教师和学生的主流思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