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英语教学
大学英语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是对人的自然生命力的一种追求和塑造,这就意味着大学英语教育应该直面人的生命,满足人的生命发展的需要,彰显人的生命活力。而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育却遮蔽了这种本源性特征,无视人的生命的存在,背离人的生命的本质,剥离了大学英语教育与学生生活间的鲜活关系。在一定意义上给教育带来的直接结果,便是当今学生的身心不健康、社会适应能力低下、创新能力不足、人文精神弱化的“四有人才”。诚然,给学生带来的这些后果不完全与大学英语教育有绝对关系,但大学英语教育的育人之本质功能与价值取向不可否定和偏离。为此,深刻认识与反思生命化教育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缺失,开辟大学英语教育的生命教育途径,对于深化大学英语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1大学英语教育的生命教育观
所谓生命教育,就是教育要关注、融于和成全人的生命。要以学生的生命为基点,以张扬学生的生命个性为核心,以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为最终目的。要把学生的生命本质、特征和需要,以及对学生生命的关注、尊重、珍爱、欣赏、敬畏等体现在教育过程之中。以此尊重学生的生命需要,完善学生的生命发展,捍卫学生的生命尊严,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追寻学生的生命意义和价值,使教育真正成为学生生命的诗意栖息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界也开始走出工具理性和科技理性的狭隘视野,逐渐认识到了学生的生命应该成为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生命化教育也由此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如2004年4月在杭州市召开的“两岸三地教师、课程与人格建构研讨会”上,来自北京、上海、南京、杭州、香港、台湾等地的40多位专家教授纷纷呼吁必须重视校园“生命教育”。上海市教育厅首开先河,于2004年开始制定《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并于2005年颁布实施,这说明生命教育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已开始进入我国中小学校园。但是,严格意义上的生命教育的研究在我国只是刚刚起步,特别是从生命教育的视角探讨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发展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众所周知,生命与人的教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此,站在生命哲学的高度,就大学英语教育来说,应珍视学生生命存在的需要,遵循学生生命的特质。不只是让学生记得单词、语法,它还应该给学生呈现出人的精神、情感、态度、认知、价值观、是非观,让学生受到一种充满人性的关怀和教化,使学生整体的人格精神、生命品性得以熠熠生辉。应该更充分、更深切地让大学英语课程进入学生当下的生活世界与其生命特性相融,从而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品质,拓展、提升学生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因此,当我们用生命哲学对大学英语教育进行审视时,意味着对大学英语教育的思考要从生命出发,要把对生命的思考和理解作为大学英语教育发展的核心价值,要把“以生命为本”作为大学英语这一学科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动力。
2生命教育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缺失
2.1人文教育的缺失
顾名思义,人文教育即是以“人”为目的、以“文”为手段进而实现人文关怀的一种教育理念或方式。在教育中,没有人文教育不行,那种以工具价值为主体的知识教育与以人格培养为目的的人文教育不是平等的,人文教育要高于知识教育,从根本上制约着知识教育。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以人文的方式进行教育,把教育变成人文欣赏的过程,变成体验生命价值的活动过程,使教育成为具有人文教化意蕴的、全面的教育。而当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对人文教育已经发生了异化。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与学习,过多的规范性、程序化教学过程和方式占了主导地位,一味地把学生培养成“知识人”、“工具人”,只看到“物”——知识、技术,却对活生生的“人”视而不见。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蔑视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压抑了学生的情感,难以给学生带来成功的乐趣和生命的感动。其次,现行大学英语课程评价标准虽然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但在实际教学评价中却只见对“知识”的量化测评,不见对“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方面的评价,不见过程性评价及相对性评价。背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忽视了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存在着差异,是不断发展、完善中的“人”。不是为了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挖掘学生的生命潜能、激扬学生的生命活力,而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忽视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缺失“人性”的关怀。
2.2学生的生活世界被割裂
人应在教育中舒展着自己的生命,体验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着生命和生活的快乐。因此,关注学生个体生命自由成长的生命教育,必须在生活世界中进行。现实中,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却忽略了把学校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过于重视英语理论知识的操练,忽视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内在逻辑,忽视学生对生活的情感体验,造成大学英语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脱节。大学英语教育课程远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难以让学生产生对真实生活的情感体验。
2.3学生的生命灵性和创造被泯灭
教育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就是要培养一个人的思想、精神与灵魂,要让学生赋有生命的灵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教育,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促进人的发展。而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知识、技能占绝对权力和权威的教师仍在教学中指挥、控制着学生的学习、活动和行为,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以教材、考试达标为中心,把教育传递文化的功能完全蜕变成了搬运功能。即把知识从书本机械地搬运到学生的头脑中,让学生记住大量的“标准”知识,把标准答案作为权威,杜绝知识中的或然性和未知性。甚至控制着学生的思想、情感,学生缺乏自主选择、自主决定和自主表达的权利和机会。学生的角色也由知识的“生成者”异化为知识的“接受者”,主动性的“知识”教育异化为被动性的“知道”教育,盲目地占有和追求大量“标准知识”等,学生难以参与教学过程,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久而久之,学生不仅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激情,而且会形成有悖于人本性的被动生存方式,泯灭了生命的灵性和创造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