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外语翻译 » 正文

代词间接回指语的汉译

2021-4-9 | 外语翻译

 

1.引言

 

话语回指可分为直接回指和间接回指。直接回指具有明确的先行语,间接回指语是指出现在话语中的某个新的指称对象,它在前面的话语中没有明确地提到过;对其所指对象的理解需借助于前文信息。(马博森,2010:26)而代词间接回指,顾名思义,是代词充当间接回指语,该提法出自Brown和Yule(1983),间接回指语不再是Kleiber等(Apotheloz,1999)通常所认为的必须是定指名词短语,而可以由各类代词充当。对代词间接回指语的国内外研究多以自然语料为研究对象,本文则重点关注小说语言,包括叙述语言和对话,且把注意力转移到其汉译方法。

 

2.代词间接回指语研究及其翻译简述

 

国内对代词间接回指的研究则首先围绕代词能否用作间接回指语及其典型性。如项成东(2004)、王军(2004)、马博森(2010)等也都认为它的用法不典型,常出现在自然语言、网络语言或非正规语言中。但语料表明,它虽不广泛,却也不鲜见地存在于小说和其他文学体裁中,其规范性是毋庸置疑的。笔者对现当代小说的分析表明,在一些英文名著乃至汉语翻译小说的人物对话和作者的叙述语言中,都存在着为数不少的代词间接回指语的例子。如Salinger的TheCatcherintheRye中有217例,钱钟书的《围城》有25例,杨绛的《洗澡》有39例,张爱玲的《金锁记》31例。因此是值得关注的语言现象。

 

研究的第二个重点是代词间接回指的分类和理解问题。研究发现,现代汉语的代词体系中所包含的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都可以作间接回指。至于代词间接回指语的理解则公认主要借助于先行触发语和话语双方拥有的共享知识。先行触发语(包括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和间接回指语之间存在着的多种常规关系,如实体与类属关系、个体与群体关系等常规关系使听话人通过推理识别代词的指称对象。(Gundel,转引自马博森,2010:31)也有通过共享知识(包括共享百科知识、共享私人知识、共享情景知识和共享语篇知识)来讨论听话人如何推断代词间接回指语的所指。(Maushal,转引自马博森,2010:31)。这些较为明显的语言特征或背景知识可以有效地帮助理解该现象。研究者对代词回指语的语用功能则甚少涉及。它的使用动机可以是语言上的考虑,在易于理解的基础上使语言简洁或结构对称;或出于对读者或听话人的考虑,使其减少理解的心力。(王军,2009:3)也常常出于语用上的考虑,是对话语双方脸面的考虑,起到保持礼貌或避讳或揶揄对方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代词间接回指语都需要特别加以关注,动机和语用功能表现强烈的才是关注重点。

 

有关代词间接回指语在跨语言交际,即翻译活动中的表现可以说少有人关注,这恰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在源语中对代词间接回指语的正确理解的可能性似乎预示着,只要译者把有关的所有信息(先行触发语、隐含的共享知识等)进行直译,它在译入语中就会得到如实的显示和理解。但考察英汉小说互译的翻译实践,却又不尽如此。虽是直译为主,但也有代词明晰化、去除回指语、加入代词等等翻译法。就笔者手头资料显示,直接论述代词间接回指语翻译的言论较少(下文的回指语皆指代词间接回指语)。间接有关的如Hatim和Mason(1990)在涉及人称代词的翻译研究时认为,在译“指称”(包括代词)时,应注意分析指称方式背后潜藏的动力:是惯例、文本类型使然,还是作者的修辞意图使然———这种分析再结合译语特点,才能译出原文的效果。这对代词间接回指语的翻译有启发,因为代词间接回指语既隶属于代词,翻译中亦应考虑指称方式的原动力———是原语、译入语使然,还是作者意图在起作用。

 

至于代词汉译的具体方法,王克非和胡显耀(2010:17)认为,与英语相比,汉语代词的类型较少,使用频率较低。汉语常规的指代方式以“名词复现”和“零代词”为主,较少使用显性人称代词。因此,有人提议在翻译中应少用代词多用原词复现等方式。但现状是,从语料统计分析来看,汉语翻译文学中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原创汉语文学,非常接近于英语。说明汉语原创文学和翻译文学的代词用法又有所不同。下文拟以TheCatcherintheRye的两个汉译本为例,分析代词间接回指语的汉译方法和动因,并提出相应的翻译对策。

 

3.TheCatcherintheRye及其两个汉译本简介和代词间接回指语汉译

 

3.1TheCatcherintheRye及其两个汉译本简介

 

TheCatcherintheRye描写美国有反叛思想的年轻人,他们厌恶旧传统,与现实格格不入,又缺乏对未来的信心,反映了美国的社会思潮。作者用现实主义的笔触,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精神文明的贫乏、空虚的实质,在艺术上开当代美国文学中心理现实主义的先河。语言特色是采用青少年的口吻,大量使用俚语和口语。(施咸荣,译序:2-4)也表现为较多回指语的使用。TheCatcherintheRye的汉译本较多,较为流行的是施咸荣和孙仲旭的译本。前者于60年代完成。当时国人对西方文坛所知甚少,译者对译什么和怎么译有一定的自主权。另外当时的社会背景属于中西文化对峙的建国后十七年,英美文学翻译有一个重要倾向———对文本的选择侧重所谓的批判现实主义,(卢玉玲,2011:18)施咸荣也自觉地对文本和文本的解读态度都采取这个立场。施译本主要用于重现和批判,异化、直译为主的翻译手法也就不足为奇了。孙仲旭译本则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人的个性意识与反叛意识已有所提高,且对美国现状已有了解的前提下产生的,与揭露和批判相比,显示自我、张扬个性恐怕是更大的目的。孙在后记中指出,施译本“颇有口碑”,新译本只为“多一种阅读选择”,且“参考施先生的译本之处甚多”。(孙仲旭,2007:448)既是有所参考,必有所改进。本文拟仅从代词间接回指语的翻译进行对比。以原文和两个汉译本的全文为自建小型语料库进行分析可知,该语言现象的翻译在相同的基础上,相异之处甚多,有必要进行对比考察,分析其表现和原因。

 

3.2TheCatcherintheRye汉译本中的代词间接回指语翻译的宏观分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