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货币金融 » 正文

国外面对货币升值压力的经验借鉴

2021-4-9 | 货币金融

 

一、日本经济崛起与日元升值压力

 

1.日本经济崛起。二战后,日本相对于美国经济实力逐步增强。1955年,日本GDP还仅占美国的6%,德国的56%,但到1968年就已超过德国,仅次于美国。从GNP增长率来看,1961-1971年,日本平均GNP增长率为10.4%,超过美国的3.6%。1973-1980年以及1981-1985年,受尼克松冲击和两次全球石油危机冲击的影响,日本经济发展势头有所放缓,平均GNP增长率分别为4.1%和3.8%,但仍然高于同时期美国的2.5%和2.4%水平。从劳动生产率来看,1961-1971年,日本平均劳动生产率为9.8%,远远高于美国的2.9%,这也与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日元严重低估且汇率稳定,日本出口在趋势上大于进口,经常项目保持持续性顺差相吻合。1973-1980年以及1981-1985年,日本劳动生产率虽然有所降低,分别为6.1%和5.3%,但仍高于美国同期的1.6%和3.7%。从失业率来看,1961-1971年日本平均失业率仅为1.2%,低于美国同期的4.8%。1973-1980年以及1981-1985年,日本平均失业率虽然有所上升,分别为1.9%和2.5%,但远好于美国同期的6.6%和8.3%。从通货膨胀率来看,1961-1971年以及1973-1980年,日本的平均通胀率分别为5.6%和9.5%,高于美国同期的2.8%和8.5%。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和美国通胀形势出现反转,1981-1985年,日本平均通胀率降至2.7%,低于美国同期的5.3%(见下页表1)。20世纪80年代,美国面临贸易和财政“双赤字”,里根政府试图通过高利率政策吸引外资和解决国债购买问题,并维持国际收支失衡,但高利率让美元走强并令脆弱的制造业雪上加霜。1984年,美国贸易逆差高达1090亿美元,其中对日贸易逆差约占一半。为此,美国许多制造业部门、国会议员等利益集团强烈要求政府干预外汇市场,更多经济学家也加入了游说政府改变强势美元立场的队伍,要求日元兑美元升值。相比于美国经济颓势,1985年,日本GDP占美国GDP比重已达32%,并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日元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储备货币,日本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日本制造”商品行销全球,对美贸易顺差增加和日元资产需求上升都对日元升值形成内外压力(王允贵,2004)。因此,在1985年“广场协议”签署之前,日本经济实力就已达到改变对美经济关系的地步,而协议的最终签署只不过是日美之间经济关系再调整的反映。

 

2.日元升值压力。1949-1971年,日本实行固定汇率制,日元与美元汇率一直维持在360日元兑换1美元的状况。然而,随着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后各项宏观经济指标不断接近甚至大大优于美国,日元兑美元的升值压力陡增。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以“史密森协定(SmithsonianAgreement)”签署为标志,日元兑美元汇率跌至308日元兑换1美元。随着1973年日本正式实行浮动汇率制,日元升值压力得到释放并由此走上了一条升值之路。从1973年至1980年,除石油危机造成日元1973-1975年短暂贬值外,日元基本上保持升值态势,从1974年的300.94日元兑1美元升值到1980年的203.60日元兑1美元。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时,日元兑美元汇率为240∶1,但到1988年1月就升值到了121∶1,并于1994年突破了80日元兑1美元的大关。总体来看,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元升值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3-1985年,属于缓慢升值期,这一升值阶段的特点是幅度不大,但周期较长持续了10多年;第二阶段是1985-1995年,属于快速升值期,这一升值阶段的特点是幅度较大,没有太多的反复(见图1)。从日元兑美元汇率走势来看,日本经济的黄金增长期是战后的20多年,但日元升值则相对滞后了10多年。从美国对日元升值施压来看,虽然有学者认为战后日本与美国结盟,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对其有很强的依附关系,因此,当日本对美国构成挑战时,日元面临的升值压力比对美关系相对松散的德国马克大一些。但笔者认为这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归根结蒂还是日本战后经济相对美国持续高速增长以及对美贸易持续顺差等内在压力所致。

 

二、德国经济崛起与马克升值压力

 

1.德国经济崛起。战后德国通胀严重,生产发展缓慢,商品供应不足,直到1952年,经济发展才接近战前水平,但在随后的二三十年,德国许多宏观经济指标都要好于美国。从GNP增长率看,1961-1971年,德国平均GNP增长率为4.2%,超过美国的3.6%。1971-1981年,德国与美国持平,同为2.5%。但是,1981-1985年,德国平均GNP增长率仅为1.2%,低于美国的2.4%。从劳动生产率看,1961-1971年,德国平均劳动生产率为5.5%,高于美国同期的2.9%,这也与在此期间德国经济稳定发展,国际收支顺差,并在1971年外汇储备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的情况相吻合。从1973-1980年以及1981-1985年,德国平均劳动生产率分别为4.0%和3.9%,均高于美国同期的1.6%和3.7%。从失业率来看,在德国经济高速增长的1961-1971年,失业率仅为0.8%,远低于美国同期的4.8%。1973-1980年以及1981-1985年,受德国经济下滑的影响,失业率有所上升,分别为2.9%和7.1%,但仍比美国同期的6.6%和8.3%要低。从通胀率来看,1961-1971年,德国平均通胀率为2.8%,与美国同期持平。从1971-1980年以及1981-1985年,德国平均通胀率有所上升,分别为4.9%和3.8%,但仍低于同期美国的8.5%和5.3%(见表1)。

 

2.马克升值压力。德国战后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1949-1960年,马克与美元汇率一直维持在4.2马克兑1美元。随着德国经济高速增长,贸易顺差持续加大,1969年德国政府主动将马克与美元汇率调整到3.66马克兑1美元,但仍没有彻底反映德国经济日益强大的现实。为了维持马克与美元的汇率稳定,德意志银行大量购入美元,从而导致外汇储备快速增加,基础货币(BaseMoney)大量投放,并直接威胁德国物价稳定。1971年“尼克松冲击”发生后,面对美元大幅贬值,为避免通货膨胀,德国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马克升值压力也随之开始释放并走上了一条升值之道。总体来看,马克兑美元汇率走势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4-1979年,马克兑美元汇率保持了升值态势,从2.59马克兑1美元跌至1.83马克兑1美元;第二阶段是1980年至1985年,德国经济增速下降和受1978-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冲击影响,马克兑美元汇率出现了短暂贬值,从1.82马克兑1美元升至2.9马克兑1美元;第三阶段是1985年“广场协议”签署达成了包括马克在内的世界主要货币兑美元上调,加上德国经济实力回升,马克兑美元汇率迎来了持续升值,从1985年的2.94马克兑1美元跌至1995年的1.43马克兑1美元(见图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