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文化产业论文
电影和连续剧是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和最受欢迎的娱乐类型。作为通俗文化产品,电影和电视剧均能反映出所处地域的思维模式、价值体系以及生活方式,而这些文化要素与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又紧密关联。全球经济的发展,资讯时代早已到来,各种信息需求、娱乐需求、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影视文化产业也随之急剧发展和膨胀。台湾电影市场长期以来被外片所占据,台湾影视界一直致力于票房和收视率的努力。本文以时间为轴线,重点关注台湾具有代表性的影视剧,试图进一步梳理近几年台湾影视产业的具体走向。
一、台湾影视产业主流趋向青春剧
近年来,每年台湾本土电影票房排名靠前的基本上都是青春片,定位在年轻的观众群,在演员的选择上多数是青春偶像,以年轻的心态作为创作素材,青春片业已成为台湾影视界的主流。严格来说,青春剧与偶像剧还是有差别的。偶像剧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说,也可以称之为青春剧。青春剧准确地说应该是追忆青春,而不是青春偶像。在偶像剧中随处可见的俊男靓女已被清新可亲的男孩女孩所代替,不再是灰姑娘与白马王子的爱情故事,而是极具平民生活色彩的普通故事,具有喜感的幽默场面也不再是无厘头的搞怪,而是真实发生在普通人成长过程中的私密记忆。
回顾2007年,除了李安执导的《色戒》外,其他卖得叫座的电影分别是《不能说的秘密》、《练习曲》和《刺青》,后三部均是青春片。整体而言,2007年台湾影视市场还算活跃,虽然整体亏损的电影仍不少,没有完全脱离原有的框架。台湾著名电影人候孝贤在谈到台湾电影的现在与未来时,认为台湾电影工业正在消失中。他甚至曾悲观地表示,“台湾电影现在基本上是残破的,未来是不可知的。”[1]
然而,从2008年开始,台湾电影突然逆势而上,有一部影片大受欢迎,取得骄人成绩,创造了台湾本土化奇迹,它就是由魏德圣导演的《海角七号》(CapeNo.7),由台湾歌手范逸臣和日本演员田中千绘主演。《海角七号》不仅“创下了上映第二周票房比首周成长121%、甚至在第三周蹿升为票房冠军并连霸八周的惊人成绩,最后以超过五亿台币(台北约为二亿三千万)的总票房,成为台湾史上最卖座的华语片”[2],后来该片还获得了第十届台北电影奖剧情长片百万首奖、剧情长片最佳摄影、剧情长片最佳音乐,以及第四届亚洲海洋电影节首奖多项殊荣。更为重要的是,《海角七号》的热映,也让一个台湾电影导演群成功登陆,出现了一批不同于以往台湾导演风格的群体。有着“台湾电影教母”称谓的著名影评人焦雄屏将他们冠之以“超过世代”这个词,这个称呼“既可以期许他们‘超过’前几个世代的沉闷,更能形容他们的声势”。[3]“超过世代”的导演指的是魏德圣、钮承泽、陈怀恩、杨雅?础⒘钟?汀⒘质橛睢⒅苊懒岬龋??碜鞣直鹞?镀?饲啻骸贰ⅰ?895》、《?啄泻ⅰ贰ⅰ毒沤捣纭贰ⅰ锻3怠返取M??窃?008年,中视筹备了一部八点档大戏———台湾电视制作人王伟忠制作的眷村题材的电视剧———《光阴的故事》。说起电视剧名,不免会让人想起一部台湾同名电影(英文名inourtime),它是1982年由杨德昌、柯一正导演,李立群和张艾嘉主演的。著名歌手罗大佑为此还专门创作了一首名为《光阴的故事》的歌曲,传唱至今。或许正是制作人的精心设计,这次关于“光阴的故事”改用电视连续剧的形式来演绎,故事情节也完全不同。电视剧《光阴的故事》(英文名timestory)主要的情节是围绕生活在“自强一村”里几个典型家庭的故事展开的,时间上溯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国民党政府退守台湾后,退伍的国民党士兵和台湾本地人结合,一起紧跟台湾的社会进步而发展,充分展现台湾各种族群融合。简单地说,这是一个关于台湾眷村的故事,透过几个家庭的生活轨迹,折射出历史和文化的变化。剧中始终弥漫着浓浓的怀旧气息,很快将观众吸引到故事中来,随着剧中人物的悲喜而悲喜,而家庭中孩子们的共同成长也让现在的年轻人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更对自己父母们曾经的岁月多了几分关注和了解,让现代年轻人能借此了解自己父母的过去。这种感觉正如电视剧片头里制片人王伟忠独白的那样:“回头看看来时路,是往前的更大动力,所以我们决定为您叙述一个这样的故事,故事开始之前,请容我提醒您:不管此刻你的心里是混乱、慌张、失落还是其他,总之,先把心掏空吧。这样才能装下那些被我们不经意留在曾经里的家财万贯,再次上路。”[4]的确,生活给予我们的虽然简单,却很真实,值得研磨。说起王伟忠的眷村系列片,无论是话剧《宝岛一村》还是电视剧《光阴的故事》,都给观众带来了几许别样的惊喜,让人们可以体会到更多关于生活的温馨、乐观以及淡淡的哀愁。
不过,2008年台湾影视界的风光并没有持续到2009年。这一年台湾市场上映了大约260部华语片和外语片,其中外语片超过200部。单看台湾本土电影,市场反映更是惨淡,全年上映27部作品,年度累计票房收入仅有大约5300万新台币,相当于年度总票房的1.6%左右,比起2008年的12.09%的份额有相当大程度的下滑。
令人欣喜的是,2010年台湾影视界风云再起,钮承泽以影片《艋?》席卷全台,创下2.3亿新台币票房。此片6千万的制作成本,加上近两千万的行销预算,较之《海角七号》以五百万做宣传营销,《艋?》则是以更专业的商业化营销来保证票房的成功。当然,《艋?》影片中同样包含了怀旧、青春、偶像等青春片成功的因素,在电影前期、后期的宣传方面,大量运用网络、电视等媒介,不断进行舆论造势,这也超过了之前所有台湾电影的宣传力度。其实,从2010年6月到9月,共有10部台湾本土电影上映。由九把刀执导的第一部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YouAreTheAppleOfMyEye》在台湾创下新台币4.1亿元票房,并在香港以6129万港币刷新华语片票房纪录。台湾岛内媒体称之为“民众集体都在追青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同样是这一类的青春题材电影。影片中的戏剧矛盾仍然集中在成长的范围内,让观众随着剧中人物一起去找寻自己年少时的影子,真诚的情感使这部影片同样获得了观众的认同,收获了票房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