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宗教文化论文 » 正文

民间宗教文化生命力源泉及其功能

2021-4-9 | 宗教文化论文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虽然对自然力量的认知与控制水平不断在增强,但是就人类社会整个发展历程来看,对神秘力量的信仰从来就没有间断过。这其中的原因何在,本文拟通过对三家台蒙古族村的田野调查来阐述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即通过实例揭示民间宗教文化生命力的源泉所在。同时,我们也客观的认识到,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在推崇以科技知识改变人们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今天,传统的民间宗教文化有其自身不可否认的负面影响。为此,我们在展望民间宗教文化发展前景的同时,希望结合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农村社会变革的现实,探寻发展民间宗教文化的可行之策。研究过程中以湖北省鹤峰县三家台蒙古族村为田野调查点,该村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要民族的多民族村,也是湖北省惟一的蒙古族自治村。由于长期脱离其主体民族,在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他们较好地保持着对传统宗教文化的信仰,呈现出与周边其他民族有着较大差异的特点[1]。因此,我们认为对这样的个案进行深入研究有着较强的代表性。

 

一、民间宗教文化生命力源泉

 

民间宗教文化盛兴不衰,对各种神灵的敬仰在代际间不断传承,究其原因,是因为民间宗教文化在民间社会发挥着巨大的功能,其信众的日常生活为民间宗教文化的生存提供了富饶的土壤。主要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科技水平低下———对未知外力的畏惧

关于人类对神灵信仰的起源学界已多有讨论,无论是泰勒的“万物有灵论”、马雷特的“泛生论”、卢伯克的宗教阶段论,还是涂尔干在《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一书中所论证的宗教思想来源于集体生活,其实都包含了一点,那就是人类对未知外力有一种迷茫和畏惧,无论这种未知外力来源于自然力还是人类社会本身对人的限制与约束。部氏族人①在其生存和发展的历程中,同样也脱离不了社会环境的整体影响。以同样的方式劳作,农作物的收成却丰欠有别,以同样的方式生活,却总有意外产生。在科学技术并不发达的时期,对自然界的变化,对社会生活中各种偶然事件的发生,他们是无法获知确切的原因。在他们的思想观点中,无论是自然界还是日常生活中那些变幻无常的事物,对日常规律性的生活总是会产生干扰,平静安宁而富足的生活始终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而这些事物又远非自身力量所能控制,只能借助于神灵的保佑,祈祷冥冥之中驾驭这些力量的神灵赐于人们平静的生活。正如村中83岁的老人BXH所说:现在来讲嘛,我们那个时候的人都迷信,好多事都搞不清楚。就比方说一年到头种点东西,该做事我们也晓得做,还不是有时收得多,有时收得少。都认为是菩萨在管。有的屋里喂的猪突然一下就死哒,或者是大人小孩好好的也就突然病了,也不晓得是么原因,别个就说是得罪菩萨了。反正这样的事多得很,大家都讲不清楚,就都只晓得敬菩萨,求以后莫出这些问题。把未知事物的发生归诸于神灵的意志,这应当是人们普遍的心理。更为重要的是,越是未知的事物越容易引起人们的恐惧,所以对这些未知事物提供解释的宗教信仰体系就成了人们理解现实生活的法宝。从对未知力量的畏惧转变成对掌握未知力量的神灵的敬奉,人们获得了生活的安全感。

 

(二)生存风险巨大———渴望生活的安定

 

对未知力量的畏惧是人们对世界了解有限的情况下产生的自然的情感,而一旦人们建立起了宗教信仰,通过对神灵的祭祀,获得了祈福禳灾的途径,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借助神灵的护佑去有效抵御社会风险也就有了寄托,这就给生活艰难中的部氏族人带来了心灵的安定。在部氏族人生活的三家台蒙古族村,生存条件极为艰苦,在农业技术并不发达的过去,维持生存是人们的头等大事。在相对静止的社会中,人们的生产方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阻碍这一目标的实现,大多来源于各种环境,而主要是自然环境所产生的不确定性。为了实现安定的生活,除了人为的努力外,就只能期盼风调雨顺。期盼仅仅是一种主观上的意愿,而要变成现实,就必然要付出代价,这代价便是以人的崇拜换取神灵的眷顾。在部氏族人的信仰体系中,神灵掌握着所有人类无法企及的力量,对这些力量的发挥人们无法预知,但人们相信凭借与神灵建立一种尊卑有序的关系,并以虔诚的心态去祈求,必然会带来良好的效果。从这个角度来说,生存风险虽然巨大,但是通过恰当的方式还是可以换取平安幸福的生活。即使个体或是群体遭受灾难,人们也认为这是因为对神灵的敬奉不够,是可以通过修正自己的行为来达到与神灵的再次和谐,这样一来,未来的生活依然是充满希望的。所以说,无论生活顺利与否,宗教信仰体系都给人们带来适当的心理慰籍,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就永远不会被抹杀,克服各种艰难寻求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才不会消失。或者说,宗教信仰对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行动给予了理论和心理的支撑,无论行为的结果如何,在这一体系中都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三)人际交往的纽带———社会功能凸显

 

上述两个方面主要说明了部氏族人在面对不可知外力时,所采取的有效应对策略,以求得内心的安宁。在现实生活中,对于民间宗教信仰的笃信还有其社会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这诸多的祭祀来达到个体与族人的交流和互动,从而调整着族人间的社会联系和加强群体整体的整合。这样的行动是如何实现的呢?我们可以以清明会为例。部氏族人每年的清明会是全族参与的重要祭祖活动,在这一活动中,虽然不同的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是每个人都在这次活动中获得了与族人交流沟通的绝好机会。其主要的社会意义在于两个方面:其一,通过宗族组织所号召的对祖先的祭奠,人们对自己属于部氏群体的身份再次加以确认和强化。通过在共同的祖先面前缅怀其功绩和对族人的贡献,一种群体自豪感油然而生,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逐渐得到加强。大家在活动中共商族内事务,单个家庭被群体的事务所取代,对集体的强调而不是个体的强调成为祭祀的主旋律。群体的集体利益得到彰显,有效地把族内人统一起来,为群体的整合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因此,从群体的角度来看,祭祀活动所起的整合与协调作用对部氏族人的整体发展做出了贡献。其二,在整个活动中,虽然个体让位于集体,但毕竟活动的每一个程序都涉及到个人,所以说不仅是群体的联系得到强化,每一个个体也在全族成员面前强化或是调整着自己在族内的地位。主持仪式的族长作为活动的核心人物,其地位与特权得到了大家的再次认可,其族内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负责祭祀活动的具体组织者,通过恰当的安排祭祀进程和对人力物力财力的组织与分配,显示了其超出一般人的管理能力,在以后的交往中,其号召力便会得到增强。参与了祭品购置、场地安排等事务的参与者,由于与族内声望较高的人有了更多的交流与互动,为以后在宗族内部地位的提高埋下了伏笔。更多参与祭祀但没有负责具体事项的族人也在静静地观察着别人的言行,哪些人能够顾全大局积极参与,哪些人不够诚心在其心目中都有了一个辨别,也成了日后交往的参考。所以说,类似的活动,在体现了族人宗教信仰所包含的本质情感外,也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对个体,对群体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