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外语翻译
1引言
翻译,从广义上讲,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信息转换。翻译改变的只是社会语言符号,而不是其文化信息。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文化传达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和任务。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这说明翻译要将两种文化结合起来,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不可能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
宗教,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几乎与人类文化同步产生和发展。宗教文化,可以说是对人类和社会影响最深最广的一种文化形态,它不仅影响到社会的经济、政治、科教、哲学、文学艺术,而且积淀在人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中,潜在而长久地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
2宗教在英、汉两语言中比较
汉英两民族的宗教信仰不同,自然也会体现在语言方面。英语中出现的文化主要是基督教文化《。圣经》在整个西方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与之相应的是在我国影响极为深远的佛教文化。两种文化在思维习惯上,语言表达形式上,词汇意象和含义上,都有着自己的特色,故翻译时特别要引起注意。例如Hawkes把《红楼梦》中的“阿弥陀佛”竟然译成“ God bless my soul”,把上帝拿来代替佛教的无量寿佛,这很可能让西方人以为中国人也信奉上帝。这样的译文大大地削减了中国文化内涵。又如“天诛地灭”这一成语运用“天”、“地”作为最高权力的象征,但它只能适用于深受天道观影响的中国,故不能用反映基督教信仰的God取代。
在西方文化中,许多历史典故来源于古希腊和罗马神话及圣经故事。例如: as old as Methuselah,as rich as a Jew,as wise as Solomon。玛士撒拉(Methuselah)是《圣经》中以诺之子,据说享年969年;古代犹太人多因高利贷盘剥蓄财,犹太人(Jew)就成了富人的代名词;所罗门王(Solomon)是《圣经》中记载的古代以色列王,以智慧著称。Manna一词源于《旧约出埃及记》,当摩西率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时,在旷野绝粮,此时天降食物,众人取而食之,称为“manna”。现在manna一词指不期而遇的东西,令人精神振奋的东西。
东西方文化中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历史典故浸透在各自的语言表达之中,只有深刻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理解语言中的文化内涵,才能避免错译、误译,使翻译真正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
3应对英汉翻译宗教因素影响的策略
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文化障碍和文化冲突,有时难以在译语中找到和源语文化意义相对应的、具有承载同样文化信息的表达方式。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冲突可以体现在文化概念的不同方面。由于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之间的差异,原语符号和译语符号常常几乎不可能在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上一一对应。中西方不同的宗教文化,在其各自的语言中有不同的词汇及其表现形式。根据源语词汇的宗教文化内涵,可采用以下策略来进行翻译。
3.1意译
意译是杨宪益夫妇在翻译《红楼梦》时经常用到的一种翻译方法。它既保留了源语文化中的宗教因素,又使国外读者了解到地道的中国传统文化。如:刘姥姥道:“阿弥陀佛,这全仗嫂子方便了。”“Buddha, be praised! I’m most grateful for your help, sister.” exclaimed Granny Liu.
3.2直译
在翻译文化内容时,运用直译法把源语中的文化内容直接翻译成目的语,既保留了源语文化,又使这些文化内容易于被目的语读者接受。“我只保佑着明儿得一个咬舌的林姐夫,时时刻刻你可听‘爱’呀‘厄’的去。阿弥陀佛,那才现在我的眼里。”“I just pray that you’ll marry a husband who talks like me,so that you hear nothing but‘love’the whole day long. Amida Buddha! May I live to see that day!
3.3直译加注
为了能尽量译出源语承载的文化信息,直译是常用的翻译策略。但考虑到译文读者的接受情况,可适当运用解释性文字作为补偿手段,以保留原文的宗教色彩。如:“光阴弹指,七七之期已过,范举人出门谢了孝。”(《儒林外史》,第四回)After that the forty-nine days of mourning passed very quickly, and Fan Chin came out to thank those who had taken part. (杨宪益、戴乃迭译) “七七”之俗源于佛教因果轮回之说,佛教认为人命终后,转生前为“中有”阶段,其间以七日为一期,寻求生缘,最多至七七四十九日止,必得转生。故佛教丧俗盛行七七四十九日中,营斋修福,以祈有助于死者转生胜处。译者把“七七之期”译为“forty-nine days”加上“of mourning”进一步解释,虽已经传达了原文的交际意义,但却不够贴近原文。建议采用直译的方法加上解释,译为“seven seven-days of mourning”。贴近原文,而且还能体现“七七”所蕴涵的文化内涵。
3.4音译加注
当源语词汇所承载的宗教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对等语,而造成词汇空缺时,可采用音译的办法。为了能尽可能准确地把源语意义传递到译入语,让译文读者获得源语信息,有时还得借助解释性文字。如:平儿忙笑道:“那是他们瞅着大奶奶是个菩萨,姑娘又是个腼腆小姐,固然是托懒来混。”(《红楼梦》第五十五回)霍译:Patience said:“They think that because Mrs.Zhu is such a kind, saintly person and you are such a quiet shy young lady they can get away with anything” .杨译 :“...They’re trying to take advantage, because Madam Zhu’s a real Bodhisattva and you’re such a gentle young lady.”乔译:Ping Erh laughed:“...It’s because they see that our senior mistress is as sweet-tempered as a‘Pu-sa’,and that you,miss, are a modest young lady, that they, naturally, shirk their duties and come and take liberties with you...”“菩萨”是佛教中的形象,代表着慈悲和善良。因此,汉语中有“大慈大悲的菩萨”的习惯说法。此处有三种不同的译法。霍译为了使译文读者易于理解,放弃了“菩萨”的宗教形象,只译出了其比喻意义。而杨译用语义翻译方法,保留了“菩萨”的宗教色彩,传达了中国佛教文化。乔译则采取了音译加解释的翻译方法,既保留了“菩萨”的宗教色彩,又译出了“菩萨”一词的比喻意义,既传播了中国佛教文化,又有助于译文读者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