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音乐 » 正文

综合性大学音乐教学评价

2021-4-9 | 音乐

 

在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实践中,要求学生能够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味,提高人文素养;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课程目标决定了课程建设的方向,也是进行课程设置工作的前提。

 

1立足音乐这门学科的本位基础

 

音乐在众学科分类中,有它独特的技术基础部分。而现在,我们对于高校音乐教育往往过于要求音乐教育要发挥审美及辅德的功能,而却忘记了音乐单单作为一门学科的基础意义。再看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基础音乐教育至今尚还处在初始基础阶段,带着这样的基础进入大学后,可想而知其音乐基础并非想象中那么乐观,甚至水平与中小学生相差无几,并不具备优势。如果学生连基础音乐知识和技能都是空白,我们开设的音乐欣赏类课程纵使教师再尽心负责的教学,其效果甚微是可想而知的。

 

面对这样一个十分现实又窘迫的状况,我们综合性大学在考虑通过音乐教育培养激发大学生审美情趣,塑造全面人格之前,得用心帮助他们先解决好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在课程设置上,需考虑到那些基础并不理想并且也渴望能在大学音乐教育中获得改善的同学,为这批同学开设部分较基础的音乐知识方面的课程,教会他们一些以后在音乐活动中都会用到的音乐基本技能,使他们拥有一把可以去开启音乐大门的钥匙,而不是让他们因为音乐基础上的脱节而始终与音乐无缘。因此,注重音乐学科本位在课程设置中首当其冲。

 

2课程设置的均衡性

 

1980年,美国学者费得曼(E.B.Feldman)曾将艺术课程分为四种类型:①侧重技术的课;②侧重心理学的课程;③侧重美感的课程;④侧重人类学的课程。他的这四种分类彰显艺术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大学学科众多,各学科学生的特质和需求、爱好都有所差异,对于这样较复杂多样的受教育群体,课程设置均衡是一项关键性工作。同时,大学音乐教育的课程中,除了音乐基础性的知识内容外,还要综合其他人文课程的内容,比如跟心理学、美学、人类学的结合。我们的音乐教育并非平面化,而是呈现一个立体式的进入,以达到使我们的音乐技术多元化、具有综合性的音乐心理机制、能构建个人独特的音乐美感体系、也能有民主开放的音乐人类学思想等教育目的。

 

在实行音乐课程均衡性上,由于目前学科类别的分化和专精,音乐教师在音乐课程涉及到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的内容时,未必都能精准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所以,在对待这些课程的准备工作上就要更为慎重和严谨。备课前可以先找相关学科的专家或教师一起商讨,并通过教学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让他们在课下也试着关注别的学科知识,这样得到锻炼后而逐渐建立起来的综合性学习思维,对于大学生的任一方面的成长都是十分有益的。

 

3选修课和必修课要相结合

 

国家教育部出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课程设置一项,列出了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的要求,甚至非常详尽地列出了学分标准以及相关参考课程。这表明随着目前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以前在大学里只开设艺术类选修课是不够的,还需得调整和补充。

 

现在的综合性大学,艺术选修课的要求还是比较宽松的。每一学期学校都会有林林总总不同学科的选修课,学生可供选择的范围很大。艺术类老师都有一定教学工作量的规定。但一所学校学生的人数每年都基本稳定,可教师数量却往往超出编制。这一现实制约了教师,使他们非常被动。他们的教学工作量指标是跟选课人数息息相关的,正因为有这种硬性的考核机制,对师生双方都出现了很多不好的现象。教师为了增加学科人数,就必须做到吸引学生,但如若并不是自我要求很高的老师,那他们就不会在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上下功夫,而是走旁道,将注意力集中到怎么样才能投学生所好上去,以这样一种目标前提来审视规划自己的课程内容。同时,也因为想要有更多的生源的关系,不得已将自己的教学要求降低,在学习要求、课堂纪律等方面不再严格要求,而是尽量通融解决。有些学生也对教师的这一心理掌握得相当透彻,从而充分利用这一点。他们为了凑学分,十分喜欢选择这种要求不高、约束不强的艺术类选修课。像这种存在于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通融,各取所需又彼此心知肚明的教学风气,对于整个教学体系都是相当不利的。

 

基于上述的这些现象和原因分析,在这时推出的限定性艺术选修课就显得十分之必要。它的设立对教师设课的自由度和学生选课的随意性上增加了很有分量的约束力。同时,它的产生让教师摘下了原本为了求选课数而戴上的紧箍咒,自由支配度大大增加,不用一再降低自己的教学要求,也不用再去为了迎合学生的喜好而舍弃真正应该教给学生的知识内容。而且一门限定性课程可以分给多位老师来完成或者由多位老师分别向学生授课,每一位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内容作为材料,根据自己的所长,形成迥异的教学风格。

 

在必修课保证教师教学质量、知识传播面的基础上再结合选修课这个平台,能够让教师放下包袱,抛开完成工作量的压力,在其中各展教学魅力。

 

4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

 

我国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课程尚未形成一套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大学课程设置及其实施必须进行经常性、常规性的课程评价,以检验课程设置与实施的科学性与实效性。课程评价机构的人员一般包含三方面:一是掌握一定课程评价理论,具有一定课程评价经验和技巧的专家;二是课程管理与决策部门的人员;三是参与课程实施的教师和学校领导。在综合性大学,音乐课程评价机构的人员除上述三方面外,还因为音乐这门学科的专业特性,决定了在组成课程评价机构的人员中必须有学科相关方面的专家参与评价。因此,在组成对音乐课程评价的人员队伍中,需有音乐学科专业人员或者事先邀请音乐教育方面的专家与其他机构人员一起参与制定音乐课程评价标准,以确保音乐课程评价体系的合理及可操控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