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教育教学论文
一、多元文化语境及其对大学生美育的影响
德国美学家席勒认为,审美教育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唯一途径。“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1]他还认为,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2]1795年席勒发表《审美教育书简》,第一次明确提出“审美教育”这一概念。我国从上世纪初至“五四”运动前后,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王国维、蔡元培等人明确提出并积极倡导美育以来,美育与德育、智育和体育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美育,它促进了青年学生个性全面而充分的发展。然而,在我国,美学和美育过去总被看作是十分神秘的东西,似乎成了一些美学家或艺术家的专利。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社会处于快速转型期,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新的文化现象逐渐萌生,大众文化崛起,使美学泛化,并使当代大众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异:审美追求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审美趣味由功利型走向娱乐型,由纯理性化再到感官化的加强。这种转变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理想主义被实用原则和现实精神取代,过多的承诺和过高的期待被无情地抛弃,审美情趣长期以来处于压抑状态,富裕光荣、追求审美、享乐无罪的思维逻辑在全社会广泛传播。[3]于是,中国社会文化呈现出了多元交流融合、激烈碰撞的态势。当代大学生被置于五彩纷呈的多元文化语境之中:主流文化的中心地位被弱化,精英文化的神圣光环被消解,传统文化受到冷落,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休闲、消费、娱乐等大众文化方兴未艾。社会主流文化、当代西方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网络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区域文化、本民族文化、校园文化以及由来自不同国家的教师、留学生带来的异国文化等各种文化共生并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交融,共同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学习态度、思维习惯、审美取向和价值追求。美学的泛化和大众审美观念的变异对大学生审美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如此复杂的多元文化语境,大学生该如何做出生活方式的取舍和审美价值之判断呢?如果没有科学的审美教育体系来导航,大学生就无法在纷繁复杂的多元文化语境中分清美丑,辨别良莠;就会缺乏理性的审美取向和价值判断;就会如坠烟海,迷失方向,甚至误入歧途,不能自拔。
二、时下部分大学生的审美取向突显出大学生美育之缺位
毫无疑问,当代大学生生活内容丰富多彩,思想活跃,时代气息浓厚,接受新生事物快,并渴望美,欣赏美,创造美,展现美,这是当代大学生得天独厚的优势。当今社会的多元文化语境极大地开阔了大学生的审美视野。但值得关注的是,在当今多元文化语境中,各种文化共存互动、相互交融,一些消极、落后、甚至腐朽堕落的文化思想、生活方式也总是通过各种途径渗透进来,直接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生活甚至人生价值观的形成与选择。特别是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一些大学生不仅听不懂高雅音乐,热衷于流行歌曲和无病呻吟的通俗歌曲,对高雅音乐不感兴趣,审美趣味感性化而且崇尚时尚低俗,漠视传统和精英艺术。审美品位低下,审美趣味媚俗,表现为对古典严肃的文学艺术的冷落,通俗浅薄的文学作品在高校大学生中的流行,牛仔裤、文化衫、迪士科、街舞等成为时尚;在审美方式上,表现为追求浅显直接;在审美意识、审美情趣方面,表现为审美追求的感性化。[4]当然,大学生作为最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特殊社会群体,爱美、追求美是其主流。但是,目前有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审美心理出现了偏差,没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低下。一是以丑陋或怪异为美。混淆美丑界限或美丑颠倒,对于一些丑陋的东西,不以为丑,反以为美;对于一些不良的习气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过分追求新、奇、怪,过于喜欢标新立异,一味追逐所谓新潮、另类。二是以享乐为美。花钱大手大脚,视父母供自己吃喝玩乐为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情;生活上相互攀比之风经久不衰。有的追求高消费,超前消费;有的非名牌不穿,沉醉于“不求天长地久,但求今日拥有”的谈情说爱等等,丝毫不觉得铺张浪费,反而认为是潇洒有派。三是以虚幻为美或以不求上进为美。流连于游戏厅,沉湎于网上聊天、网恋等;有的甚至思想上消极落后,情绪上萎靡不振,言论上冷言冷语,行动上懒懒散散,学业上甘于落后。四是在偶像崇拜方面,表现出重表轻里(重外在美,忽视内在美),追求超时尚、反传统等;在艺术追求上,热衷于低俗和平面化、无深度的作品,审美心理浮躁,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对青年学生应有素质的诉求形成了鲜明反差。五是热衷于过洋节,诸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而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却兴致不高,对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不甚了解,感情淡漠。六是对具有浓郁民族气息和深刻文化底蕴的我国民族艺术,如民族歌曲、民族音乐、国画以及我国的国萃——京剧等毫无兴趣,也不会欣赏,对相关的艺术名人名作也一无所知。有的对这些不屑一顾,对学习、崇尚和创作这类艺术的人也是嗤之以鼻,视之为过时或不合时宜,而对西洋的东西盲目崇拜,对那些审美品位不高的作品却十分热衷。这些大学生的数量虽然只是占极少数,但他们却严重地影响了整个大学生的形象,也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健康,破坏了大学生的整体形象美,与社会对大学生的主流诉求相去甚远。尽管这与社会文化的大背景和美学发展的走势有密切关系,但对于大学生来说,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社会文化的传承人,如此这般审美素质和审美品位,着实令人担忧。席勒认为:“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以外,别无其他途径。”[5]美育的目的归根到底在于培养人、发展人,使人成为身心健康的完美的人。所谓完美的人,是既有物质生活又有精神生活,既有理智又有情感,既有工作能力又善于生活和娱乐的人。一句话,就是热爱美的人。而审美教育就是要培养人们对美的热爱,从而感到生活的乐趣,提高生活的情趣,培养对生活的崇高目标。[6]可见,加强审美教育,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使大学生能对审美现象做出独立的、正确的判断,对积极、健康、高雅的生活方式做出自觉的选择,并养成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终身热爱和追求的情感,丰富生活情趣,不但非常必要而且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