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教育研究
“妈妈,为什么别的小朋友家的院子里都没有蚯蚓,只有我们家的院子里有?”“妈妈,老师说,蚯蚓的身体上应该有一道环,为什么我们院的蚯蚓身上没有环啊?”“妈妈,为什么一下雨,蚯蚓就都跑出来了?”还记得,女儿小的时候,简直就像“十万个为什么”,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总会源源不断地从她嘴里冒出来。只要我和爱人陪她散步,总要回答她数不清的“为什么”。常常,一边回答着她的问题,我就一边会揣摩:她小小的脑瓜里怎么会有那么多的问号?为什么好多我们平时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情,在她眼里却“疑云重重”?曾经,我无意中和同事们谈起女儿的这些事情,却惊讶地发现:原来,每个同事家的孩子,几乎都会像我女儿这样,带给爸爸妈妈无数的问号、无数的惊奇!大家惊异于孩子们那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惊异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惊异于他们的无师自通在爸爸妈妈们的眼里,孩子们无异于一个个“小神童”!
可是,前一段时间看了一则报道,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学生做了一个调查,发现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是排名第一的,而想象力排名是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是倒数第五。这则报道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大家特别关注的是“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到底怎么啦”、“中国孩子真的没有想象力吗”、“中国孩子的想象力是被谁扼杀了”看了这则报道,我不由得又想起了我的孩子、同事们的孩子。在大家眼里:中国的孩子从来都是不缺乏想象力、创造力的!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一点都不比外国孩子差!可是,那可能仅仅是小孩子!自从他们进了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之后,或许是由于学校、教师、家庭教育教学方法的不当,孩子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逐渐被埋没了、不被发现了。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想:必须将学生好奇、好问、好想象、好创造的秉性重新发掘出来,还学生以“原生态”。
还学生以“原生态”,首先教师应转变观念。每一位教师都应充分重视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在自己所任教的学科中,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到学科实践中来,在实践中,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
就拿语文阅读实践来说吧。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篇、经典范文。语文教师就可以以这些课文为依托,发掘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而学生“个性化”的、“独特”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正是其想象力、创造力的外在体现。通常,一句话、一个词,表面的意思可能大家理解得都差不多,可是一旦深究起每个学生读了这个词、这句话的阅读感受时,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如果这时,教师在课堂上能够为众说纷纭者提供一个讲话的平台,能够为特立独行者报以赞赏的目光,也许,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还记得我在执教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朵杏花》时,一个问题一下子让课堂活跃起来。课文中说,竺可桢爷爷问邻居家的孩子:“你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吗?”孩子回答不上来了。竺爷爷告诉他:“明年你可要留心点。”学到这里,我抛给学生一个问题:“邻居家的孩子不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那竺爷爷知道吗?”这个问题一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就连平时萎靡不振的几个孩子也像突然睡醒般积极投入了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由最初的平心静气渐渐争论成面红耳赤。有的说:“竺可桢爷爷年纪大了,他已经记不清第一朵杏花开放的准确时间了。”有的说:“竺可桢爷爷非常清楚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他不说出来,只是想培养孩子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还有的说:“竺可桢爷爷虽然年纪大了,脑子的记忆力不行了,可他有笔记啊,他有一整套的关于植物的详细记录啊,他肯定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准确时间。”还有的说:“竺可桢爷爷虽然有记录,但他这是刚从外面回来,身边没带笔记本,所以一时半会也想不起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了。”最终大家各持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学生们都想让我给他们一个标准答案,可我却始终没给他们这个答案,而是把大家积极参与讨论、有理有据的一面大大表扬了一番。我想:就让孩子们的好奇心多保留一会吧!没准这种好奇心可以指引他们继续探究,探究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原生态”的阅读体验,在驰骋思维的快意中感悟更独特的、更新颖的思维方式,这应该是比收获知识更可贵的能力收获吧!
其次,学生的语文实践离不开社会这个大课堂、大自然这位名副其实的老师。教师可以鼓励孩子在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时,多观察,多想象,有自己的独特发现,有自己的小小创造。
宋代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曾经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每一学科的学习都应坚持“学习与生活相联系”的原则“,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在语文学科中就有很多需要孩子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的素材。关键在于,教师能不能充分利用好这些素材,给孩子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在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时能时时处处注意留心观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最近,西安交大少年班在青岛面试。考官给孩子们每人一个一次性纸杯、一根吸管、一根牙签、一个曲别针以及剪刀、胶带等工具,要求考生制作出一个用于飞行或旋转的装置。一个孩子剪开纸杯做了一个“竹蜻蜓”,抛出去后飞了好一阵子。赢得了考官们的普遍兴趣。如果我们深究一下这个孩子“竹蜻蜓”的制作过程,可以推断:这个“竹蜻蜓”一定不是他在考场上临时想起来就做出来的,而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他有了做“竹蜻蜓”的实际经验,熟知“竹蜻蜓”的制作工艺,考场上,他才会利用有限的材料,由此及彼,由感而发,发明创作出同样具有飞行能力的“纸蜻蜓”。这个“纸蜻蜓”的成功试飞,让我们相信,孩子们的“原生态”是一直隐藏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未曾消逝的,假如它们能有机会被还原、被释放,那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们的绽放一定会是非常华美、璀璨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