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外国文学论文 » 正文

生态女性观下的恋爱中的女人

2021-4-9 | 外国文学论文

 

一、生态女性主义与《恋爱中的女人》

 

法国著名的作家,弗朗索瓦•德•埃奥本在19世纪末期的时候提出了生态女性主义这个概念。生态女性主义在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的滋养下,把女性主义理论作为基础,对人类自身文化进行重新审查,同时引发了对于人类生存发展等问题的关注。从女性生态主义的角度来看,西方文化贬低女人和自然,这两者之间不仅存在历史性、象征性,还存在着政治性的关系,而这些事情的发生都源于父权世界观,父权世界观把妇女和自然资源一并归类到可掠夺的资源,所以男性对待女性就像对待自然一样,毫无人性可言。《恋爱中的女人》是劳伦斯在创作顶峰时期留下的作品之一,这在当时的西方文学界被公认过,而《恋爱中的女人》对他来说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作品。在他作品《恋》中他表达了尊重生命,男女平等的思想,从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对环境恶化的担忧,以及对男女不平等关系的反思,他想要呼吁人们关注环境、关注男女平等。劳伦斯从生态女性的角度来阐述对生态环境和两性和谐的关心,这种独特的思考方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二、工业文明对自然环境和精神世界的伤害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小说的创作背景,工业文明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却没有可持续性。小说的第一章写了在婚礼路上见到的画面,毫无生机的菜园、被灰尘覆盖的白菜残根、暗黑色的田野、污浊的空气和灰色的天空,这一幕幕的描绘,深刻的揭露了工业革命给自然,给我们带来的灾难。农业社会时期的鸟语花香、山明水秀早已不复存在,在工业文明的推动下,社会由早期的绿色调变成了灰色调。对自然的考察出现在文学中,寻找自然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通过对现在生态化境恶化的揭露,意在唤起人们对生态的保护意识,让人们尊重自然,理解自然,保护自然。

 

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而自然环境的破坏预示着人类离灾难不远的事实。从《恋爱中的女人》我们可以看到,在工业文明下的人们被“污染”的程度,人们行尸走肉一般的活着,眼神空洞,精神贫瘠,只有在想要占有某样东西的时候,眼睛才会散发那么一点可悲的光芒。小说的第一章,作者细致的对婚礼上不同的人物进行了描绘,同时也揭示了人们身心受染的程度。Crich太太面无血色,眼里透漏贪婪的目光,像食肉动物发现猎物一样;而新娘的父亲则如鬼魅一般阴森恐怖;Birkin一脸憔悴,为了世俗观念,违背意愿的做着一些事情。工业文明下的人类,失去了精神粮食,环境的恶化加剧了人类的恐惧,极度空虚的精神让人有了失落感。人们身心不再健康,做一些违心的事来伪装自己,内心明明很痛苦却要装作轻松,每天带着假笑的面具活着。为了满足物质生活,人们付出了自由的代价,精神的空虚和一成不变的生活让人开始变得绝望,一直处在外表光鲜内心腐败的世界,比起农业社会来,应该算是得不偿失吧。人在向工业文明靠近的同时,与本性和自然渐行渐远。人是从自然中演变出来的,所以,人与自然只有相互依存才能长远发展,如今,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到最后势必会斗得两败俱伤。

 

三、融为一体是自然环境与精神世界的归宿

 

《恋爱中的女人》基本上写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拥抱自然会得到心灵的释放。环境的污染深深地震撼了读者的心灵,文章通过对环境优美景色大篇幅的描写,激起读者对自然的保护欲。把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时的自然环境进行对比,突出人在不同环境下的心情和精神状况,可见自然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劳伦斯在小说中的描述体现了他拥抱自然的思想,同时也表现了他对自然问题的深度关注和担忧。

 

文章接下来对Birkin拥抱自然进行了细致的描绘,首先他赤裸着坐在草丛中,双脚缓慢划过草丛,张开臂膀躺下,让花香草香渗入皮肤,慢慢地他感觉自己融入到了自然。血液中都饱含了自然的清爽,他觉得这才是该有的生活,这种奇特的感觉让他感到满足,他不再依恋尘世,他要彻底融入自然,这一段把Birkin对自然的迷恋体现得酣畅淋漓。此时此刻,他的心灵得到了释放,摆脱了尘世对他的束缚,只有对自然之美无法言语的喜爱。与自然的融合满足了他的精神,让他觉得幸福,看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仅可以避免灾难,还可以远离污秽,找到精神支柱。

Top